狂言師

狂言師

狂言師,是一種興起於民間,穿插於能劇劇目之間表演的一種即興簡短的笑劇,是猿樂能與田樂能的派生物。流派為鷺流(已失傳),和泉流,大藏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狂言師
  • 出處:日本文學史
  • 國籍:日本
  • 流派:鷺流(已失傳),和泉流,大藏流
解釋,起源,流派,服飾樂器,節目演出,參考資料,逸言齋,參考書目,

解釋

狂言與能一樣,同屬於日本四大古典戲劇,因為它也可以算是能劇的一部分,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和能劇放在一起合稱“能樂”。因為狂言屬於喜劇型科白劇,所以相對於典型的悲劇型歌舞劇----能劇的最大區別在於,它通過在現實世界中取材的人物或事件用幽默的方式給武士和其他貴族階級以辛辣的諷刺。並且因為其作品都是從庶民的生活中取材,再以當時的口語演出,所以比起能劇更能被廣大勞動人民所接受,而成為一種最為典型的平民藝術形式。

起源

狂言與能劇幾乎在同一時間產生,在奈良初期,中國唐朝的散樂(雜技)傳入日本。平安時代,民間藝人在此基本上加入了一些模擬人物的滑稽表演,樂逐漸形成了“猿”,這就是狂言的前身。到了鎌倉時代,狂言已漸漸顯現出與能劇的不同,一直到了南北朝末室町初,由於貴族武士階級的支持與援助,狂言和能劇才算是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此後的江戶時代,狂言發展迅速並已經非常成熟。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狂言擺脫了長期以來只能作為能劇的附屬地位而轉向獨立發展。今天,專業的狂言表演者一方面獨立表演,另外也跟能劇搭檔演出。

流派

狂言在15世紀中頁趨於定型後,主要分成“大藏流”,“鷺流”與“和泉流”三個流派。由於與大藏流同為幕府直屬的鷺流經歷了江戶末期的動盪以後,在明治時期已經失傳,所以我們在這裡主要介紹的是仍然活躍在表演舞台的和泉流與大藏流。
和泉流:和泉流從創派到2012年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流派的表演地點主要集中在東京和名古屋一帶。和泉流在表演上帶有關西風格,演技的風格很有現代的抒情主義特色,表演時也很注重柔和的都市風格式表現手法。現代的和泉流派主要分為:三宅藤九郎家(東京)、狂言共同公司(名古屋)、野村萬藏家(東京)、野村又三郎家 (名古屋)。其中知名度與影響力最大的就要數東京的三宅藤九郎家了,由十四世紀中頁傳到21世紀已經歷經二十世,第十九世宗家和泉元秀是日本狂言界的權威人物,他的父親九世三宅藤九郎更是被譽為“人間國寶”。此外,二世野村萬作(人間國寶)及其長子野村萬齋(狂言貴公子)也在海內外享有極高聲譽。
大藏流:大藏流的演出地點主要在東京和京都,其中位於東京的大藏流的表演風格比較正統,而關西一些地方的大藏流表演卻沒有一個統一的定式,風格比較零散。現代的大藏流主要分為:大藏本支(東京)、茂山一千五郎家(京都)、茂山忠三郎家(京都)、善竹家(關西·東京)、山本東次郎家 (東京)。

服飾樂器

和能劇上百種的面具比起來,狂言的面具種類就少了許多。因為現代狂言表演者在上台表演時是很少戴面具的。和能劇的面無表情相比,狂言雖然在角色上只有神,鬼,精靈,老人,動物等很少幾類,但面部表情卻有二十幾種之多。所以狂言的面具也就主要分為四類:武惡(用來表現鬼),乙(用來表現年輕的女子),猿(用來表現動物),空吹(用來表現精靈)。
狂言的服裝比起能劇來也簡單很多。和能劇雍容華貴的服裝相比起來,狂言的服裝大多是中世紀日本的日常服飾,很貼近一般平民穿著。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肩衣,狂言和服褲裙,襦袢和襯襖 。再有就是狂言表演者穿的襪子也有別於能劇表演者的白色襪子,而是黃色的。狂言服裝在肩衣方面的設計是以獸頭,·蝸牛等等大膽設計化為特徵的,女性的服裝在設計上用金線刺繡加以點綴。
狂言雖然是科白劇,但在表演時也加入了相當多的音樂成分。樂器方面和能劇一樣沒有使用常規的樂器,而是使用的笛,肩鼓,日本鼓和鼓。和能不一樣的是,狂言在歌謠的演唱方面是比較舒緩的。狂言的歌謠主要分為四類:囃子物,小謠,謠和小舞。
囃子物:是狂言歌謠中的一種特殊節奏的吟, 歌曲裡邊的人物都是即興想像出來的,同時也搭配著相應的舞蹈動作。
小謠:人物登場做酌的時候而唱的很短的歌謠。
謠:與能的謠相比有狂言所特有的嘹亮氣勢,種類上也比能的多。
小舞:小舞的產生有著很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室町時代,是由那時帶有地方風俗的歌謠演變而來的。
狂言的主要道具沒有能劇豐富,大的道具只有櫻花樹,大屋台和冢等等幾種而已。在小道具里,相對於在能劇里被廣泛使用的葛木桶,在狂言裡帶蓋子的木桶使用範圍相當廣。另外就是扇子和其他諸如短刀,竹杖之類的小道具的頻繁使用也顯現出了狂言表演時的獨特氣氛。

節目演出

狂言在剛開始時是沒有劇本的,後來經過慢慢地發展,逐漸有了劇情的記述,再經過狂言師的記錄,就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狂言劇本。21世紀保存下來的狂言劇本大約有260多個,其中大藏流保存了180個,和泉流保存了254個,不過二者有174個劇目是相同的。狂言在表演時,每出劇目演員不超過4人,主角稱為“仕手”,配角稱為“肋”。狂言的劇目主要分為:脅狂言,大名狂言,他羅狂言,婿狂言,女狂言,鬼狂言,山伏狂言,出家狂言,座頭(剃了發的盲人)狂言,雜狂言和舞狂言等幾類。除了雜狂言以外,最大的類別就是他羅狂言。

參考資料

逸言齋

日本古典劇種之一,創始於室町時代(1392~1573)初期,於江戶時代(1600~1867)發展成熟。原在能劇演出的間隙中插演,所以能和狂言合稱為能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狂言逐漸擺脫對能劇的從屬地位,趨向於獨立演出。
狂言與能同出於農村祭神的猿樂(類似中國唐代的散樂)。能發展成為歌舞劇,演員均戴面具演出,而狂言則以科白(表演和對話)為主,原則上不戴面具,也有些劇目穿插著簡短的歌謠和舞蹈,由大鼓和小鼓伴奏。能劇題材多取自古典文學,台詞典雅,多以著名人物為主人公;而狂言則取材於普通人物的身邊瑣事,以當時的口語演出。因此,狂言被稱為庶民的戲劇。
狂言是小型喜劇,情節簡單,每出戲不過2至4個角色,演出時間大約20至40分鐘。上場的主角稱為仕手,配角稱為脅。具有代表性的演出程式,一般是先由仕手或脅上場報名,然後主配角一問一答,逐漸展開情節,釀成矛盾,當局面激化,對立達到頂點無法解決時,便由對立的一方逃走了事。
狂言劇目按其主角的類型分為侯爺(地方豪紳,稱為大名)戲、新娘新郎戲、僧尼戲、盲人戲、鬼怪戲、神佛戲等。
狂言在興起的初期並無固定台本,靠師徒之間口傳,後來有了備忘的劇情紀要,由演員在台上即興發揮。到江戶時代才形成固定的台本,所有台本都是由狂言演員(狂言師)創作,經過多年演出逐漸定型的。21世紀保留的劇目共有260個,大多定型於江戶時代。 大藏流一派的保留劇目有180個,和泉流一派有254個,其中有174個是兩家相同的。江戶時代另有鷺流一派,到明治時代逐漸失傳。
狂言的戲劇內容,除祈福祝頌的神佛戲外,基本上都是笑謔幽默的喜劇。它以當時的社會習俗為背景,針對世事人情中的紕繆,痛加譏刺和嘲諷,因此可以把狂言看作是中世紀時期日本社會的風俗畫。狂言作者對劇中的嘲諷對象並非一律給以辛辣的諷刺,對於社會下層人物,如管家、僧尼、盲人,甚至小偷、無賴等,往往是在嘲諷之中含有寬容的微笑,寓有勸善戒惡的意思。但在不少狂言劇目里卻也夾雜著封建糟粕,例如對封建統治者的屈從、阿諛,對生死輪迴和宿命的迷信,把人世間的貧富等級視為天經地義等。由於狂言是從庶民生活中產生的,很多劇中人物表達的思想感情與人民民眾息息相通
所以直到現在,狂言作為一個獨立的傳統劇種,仍然在一定範圍的觀眾中流行。

參考書目

西鄉信綱等:《日本文學史》,東京,195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