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禪(佛教名詞)

狂禪(佛教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對狂禪一詞的使用,一開始就存在兩種含義。先說第一種含義。禪宗發展到第三和第四個階段(註:禪宗的四個階段,詳參看孫昌武教授的《中國佛教文化》,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出現了呵佛罵祖的作風。在這個階段,禪宗修行者提出了平常心是道的看法,認為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穿衣吃飯等,莫非佛道。因此道不用修,禮佛、讀經都是無益的,就是存有求道成佛的一念也是錯誤的。以至發展到背離經教,呵佛罵祖。如石頭希遷的法嗣丹霞天然說:“佛之一字,永不喜聞……吾此間無道可修,無法可證。一飲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慮。”並曾取木佛烤火。他們認為平常心就是佛心,每個人都要自作主人公,做惟我獨尊、不受外惑的人。禪發展到這一階段,又把心性修養工夫變成了任運隨緣的生活,使得禪門一時戒律蕩然,禪徒混跡世俗。禪宗這種背離經教,呵佛罵祖的現象,就被後人稱為狂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狂禪
  • 釋義:指狂放不拘的僧人
  • 出處:《己亥雜詩
  • 前提:已經開悟,證得空性
詞義,出處,

詞義

在自己沒有任何修正的情況下,口頭演說一切皆是自性化用,演說吃肉喝酒也是修行,嫖娼也是修行!對認真修習佛法的人不屑一顧!
據說,禪宗大德中確有呵佛罵祖、燒佛經、劈佛像的狂禪僧,但是:
1、前提:已經開悟,證得空性。(如果未開悟,未證空性,則罪過無量。)
2、目的:為使學禪人破執著。(不是為狂而狂,不是賣弄,不是自命不凡
3、頻率:往往只是一次,並非總是這樣。(破執目的達到後,他們照樣尊敬佛經、禮拜佛像。)
如當代作家、藝術家楊典,也曾寫有《狂禪:無門關鏡詮》一書,從文藝的角度來理解禪宗。

出處

1. 佛教謂學禪不當而流於狂妄。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七八:“狂禪辟盡禮 天台 ,掉臂琉璃屏上回。”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一四一:“似師畢竟勝狂禪,師今遲我 蓮花國 。”
2. 指狂放不拘的僧人。 柳亞子 《西湖謁曼殊墓有作》詩:“安得華嚴能湧現,一龕香火禮狂禪。”
3. 喻學術、藝術流派中僻陋悖理者。 郭沫若 《蜩螗集·題關山月畫》詩:“狂禪誤盡佳兒女,更誤丹青數百年。” 郭沫若 《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假如我們想到 王陽明 的弟子,不一二傳便流於狂禪,這段史影是更容易令人首肯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