犰狳(qiú yú)(Armadillo)是一種生成於熱帶草原和惡地的友好生物,在受到驚嚇時會蜷縮成一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犰狳
- 外文名:qiú yú
Armadillo - 出處:Minecraft
犰狳(qiú yú)(Armadillo)是一種生成於熱帶草原和惡地的友好生物,在受到驚嚇時會蜷縮成一團。
犰狳,是貧齒目犰狳科9哺乳動物。骨質甲覆蓋頭部、身體、尾巴和腿外側,頭部、前半部和後半部的骨質甲分開,身體中的骨質甲成帶狀,可以靈活活動;在身體沒有骨質甲的地方長有稀疏的毛;前腳上生有強有力的爪子10。犰狳因其身上九層的...
狳是一個漢語二級字 ,部首是犭,讀作yú,動物名用字,筆順編號3533411234 。基本字義 ●狳 ◎ 〔犰~〕見“犰”。方言集匯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 yi2 ◎ 粵語:jyu4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狳yú “犰狳”(qiúyú):動物名。哺乳綱貧齒目。全身被甲,口吻突出,四肢強壯,腳特別短,擅游泳,爪...
犰狳是出自《山海經》中的上古神獸,形狀像一般的兔子卻擁有鳥的嘴,鷂鷹的眼睛和蛇的尾巴,一看見人就躺下裝死,一出現就會有螽斯蝗蟲出現而為害莊稼。原文介紹 《山海經·東山二經》: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雜余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
粉紅犰狳,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動物。基本信息 犰狳又稱“鎧鼠”,每次遇到危險,若來不及逃走或鑽入洞中,犰狳便會將全身捲縮成球狀,將自己保護起來。與食蟻獸和樹懶有近親關係,用盔甲似的骨質甲保護自己。Mariella Superina 和她的團隊一直在研究阿根廷門多薩的稀有動物,而粉紅色犰狳為瀕危稀有物種,根本就很難發現。...
小犰狳(Zaedyus pichiy)是犰狳科小犰狳屬的唯一一種,分布於阿根廷草原的中部和南部。體長約為26-33.5厘米,尾長10-14厘米,深褐色頭甲,堅硬的背甲,爪子鋒利。形態特徵 小犰狳身體的上表面,大部分的頭部和尾巴,包括靈活的皮膚覆蓋著一層盔甲骨板和堅硬的角質皮膚。小犰狳保護鱗甲的甲殼邊緣是獨特的鋸齒狀的...
巨型犰狳,哺乳型動物。巨型犰狳:這種哺乳動物的身長可達到1.5米,體重可達到50公斤。它們是一種夜行動物,主要生活在空曠的大草原和熱帶雨林,因此很難發現。由於對它們知之甚少加之種群密度很低,巨型犰狳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出棲息地減少和捕殺導致巨型犰狳過去3代的數量至少減少了30...
犰狳(qiú yú)(Armadillo)是一種生成於熱帶草原和惡地的友好生物,在受到驚嚇時會蜷縮成一團。生成 犰狳自然生成於熱帶草原、熱帶高原、風襲熱帶草原、惡地、風蝕惡地和疏林惡地生物群系,且只會在亮度等級大於等於7的草方塊、砂土、紅沙上,以及未染色、紅色、橙色、黃色、棕色、白色和淡灰色陶瓦(僅Java版)...
三條紋犰狳,身披鉸鏈式盔甲,這身盔甲由兩層構成,分別是角質和骨頭,堅韌的皮把它們連線在一起。這身盔甲足以能夠應付突來的襲擊。當它無意闖入一場馬球比賽中時,犰狳的絕妙表演另人折服。在馬蹄橫飛的場地,犰狳首要的保護措施就是逃跑,可是由於盔甲的笨拙,直接影響了逃跑速度的發揮,於是馬上啟動第二套應急...
長毛犰狳(學名:Chaetophractus vellerosus)上體兩側和4肢外側常覆蓋著骨板與鱗板,並由幾列可動的橫帶分成前後兩部,橫帶間由彈性皮膚連線,可將身體蜷縮成球狀,以防禦天敵侵害;身體和四肢下部,所有的鎧甲鱗片都覆蓋著白色或淺棕色的毛髮。耳小;舌能伸縮;前肢3指,指爪彎曲強大,後肢5趾,具爪;牙齒細小...
查科裸尾犰狳,犰狳科裸尾犰狳屬動物,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被發現的新種,它是四種裸尾犰狳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連著腦袋)僅30公分左右,尾巴約9-9.6厘米。查科裸尾犰狳的頭部、身體、四肢上方被有厚厚的、一塊塊有序排列的骨板,而尾巴只有稀疏的幾塊小薄板覆蓋著——這正是“裸尾”的由來。分布範圍 分布...
犰狳屬 犰狳屬(學名Dasypus),是犰狳科的一屬。犰狳屬(學名Dasypus),是犰狳科的一屬,包括以下幾種:九帶犰狳 Dasypus novemcinctus 七帶犰狳 Dasypus septemcinctus 騾耳犰狳 Dasypus hybridus 沼澤犰狳 Dasypus sabanicola 凱氏犰狳 Dasypus kappleri 多毛犰狳 Dasypus pilosus ...
大長鼻犰狳 大長鼻犰狳,是南美洲上常見的犰狳,見於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秘魯,玻利維亞及巴西。大長鼻犰狳,這是一種獨立、夜行的陸生動物,一般生活在河流及沼澤附近,透過捕食節肢及無脊椎動物為生。
披毛犰狳(學名:Chaetophractus villosus)上體兩側和4肢外側常覆蓋著骨板與鱗板,並由七、八列可動的橫帶分成前後兩部,橫帶間由彈性皮膚連線,可將身體蜷縮成球狀,以防禦天敵侵害;身體和四肢下部,所有的鎧甲鱗片都覆蓋著白色或淺棕色的毛髮。耳小;舌能伸縮;前肢3指,指爪彎曲強大,後肢5趾,具爪;牙齒...
密毛犰狳(學名:Chaetophractus nationi)上體兩側和4肢外側常覆蓋著骨板與鱗板,並由七、八列可動的橫帶分成前後兩部,橫帶間由彈性皮膚連線,可將身體蜷縮成球狀,以防禦天敵侵害;身體和四肢下部,所有的鎧甲鱗片都覆蓋著白色或淺棕色的毛髮。耳小;舌能伸縮;前肢3指,指爪彎曲強大,後肢5趾,具爪;牙齒...
六帶犰狳(學名Euphractus sexcinctus),也叫黃犰狳,是生活在南美的一種犰狳,分布於玻利維亞、巴西、烏拉圭、巴拉圭等地區,體色為黃色或紅褐色。.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法屬蓋亞那,蓋亞那,巴拉圭,蘇利南,烏拉圭。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哺乳綱貧齒類紅色...
大裸尾犰狳 大裸尾犰狳是帶甲目犰狳科動物,分布範圍分布於阿根廷(科連特斯,米西奧內斯),巴西,巴拉圭,烏拉圭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哺乳綱貧齒類紅色名錄——低危(LC)。
南方裸尾犰狳是一種裸尾犰狳屬,犰狳科,有甲目動物,廣泛分布於南美洲,生境包括熱帶雨林及草原等。是一種獨行及夜行性的陸生動物,主要以螞蟻及白蟻為食。晚上覓食時掘出近16厘米直徑的地洞,並於翌晚重新挖掘。地理分布 南方裸尾犰狳廣泛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秘魯、玻利維亞及巴西。亞種...
凱氏犰狳是一種犰狳科哺乳動物,主要分布於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法屬蓋亞那,蓋亞那,秘魯,蘇利南,委內瑞拉。分布範圍 分布於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法屬蓋亞那,蓋亞那,秘魯,蘇利南,委內瑞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哺乳綱貧齒類紅色名錄——低危(LC...
阿根廷裸尾犰狳(Cabassous tatouay),又名大裸尾犰狳,是南美洲的一種犰狳。地理分布 這種阿根廷裸尾犰狳現在多分布在巴西的東部和南部,烏拉圭的東北部,阿根廷的東北部,和巴拉圭的東南部。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3年 ver 3.1——無危(LC)。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
耶佩斯犰狳 耶佩斯犰狳(學名:)是一種生活在南美洲的犰狳,是阿根廷及玻利維亞的特有種。其原生的棲息地為亞熱帶乾燥的森林。其名稱來自阿根廷的動物學家若澤·耶佩斯。
屬於貧齒類動物,雕齒獸屬,除下部外整個軀體包在由骨片形成的甲殼內。這個目下包括有食蟻獸、樹懶、已滅絕的地懶及犰狳。簡述 食蟻獸目雕齒獸科 體長3~3.3m/體高1.3~1.5m/甲長1.2m更新世至完新世(200萬~6 000年前)的美洲巨大的甲殼。 被認為人們在爭鬥中用其做盾甲等。外形特徵 雕齒獸堪稱為...
現有常見類型:食蟻獸、樹懶、犰狳。總體介紹 參見代表圖片:樹懶 貧齒目的拉丁文原意是沒有牙齒的意思,但事實上,除了食蟻獸科真正沒有牙齒外,其他2科都具有牙齒,其中犰狳科有多達100顆左右的同型齒,樹懶科有16—20顆牙齒,這些牙齒構造簡單,沒有釉質,卻能終生生長。因此,不能僅靠有無牙齒來鑑別貧齒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