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犛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體兩側和胸、腹、尾毛長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犛牛生長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區,能耐零下30℃一40℃的嚴寒,而爬上6400米處的冰川則是犛牛爬高的極限。中國犛牛占世界總數的85%,其中多數生長在西藏高原。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目錄,犛牛,犛牛的起源,國外的犛牛,皮錢包,其它產品,犛牛嗜皮菌病,
基本信息
犛牛
拼音:máo niú
英文:yak
同義詞條:豬聲牛,西藏牛,馬尾牛
目錄
[隱藏]
- 1犛牛的起源
- 2國外的犛牛
- 3生活習性
- 4生產性能
- 5生長繁殖
- 6經濟價值
- 6.1皮錢包
- 6.2其它產品
- 7犛牛的傳染病
- 7.1犛牛炭疽
- 7.2犛牛布氏桿菌病
- 7.3犛牛巴氏桿菌病
- 7.4犛牛沙門氏菌病
- 7.5犢犛牛大腸桿菌病
- 7.6犛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犛牛牛肺疫)
- 7.7犛牛鉤端螺镟體病
- 7.8結核病
- 7.9犢犛牛彎曲菌病
- 7.10犛牛嗜皮菌病
- 7.11犛牛皮黴菌病
- 7.12犛牛肉毒梭菌中毒病
- 7.13犛牛口蹄疫
- 7.14犛牛黏膜病
- 7.15犛牛牛瘟
- 7.16犛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
- 8犛牛分類
- 8.1九龍犛牛
- 8.2青藏高原犛牛
- 8.3天祝白犛牛
- 8.4麥窪犛牛
- 8.5西藏高山犛牛
- 8.6木里犛牛
- 8.7中甸犛牛
- 8.8帕里犛牛
- 8.9斯布犛牛
- 8.10娘亞犛牛
- 8.11新疆犛牛
犛牛
犛牛科學分類
犛牛的起源
犛牛是中國青藏高原為起源地的特產家畜,也是“世界屋脊”著名的景觀牛種。藏語叫雅客,國外通稱為“yak”,即為藏語的譯音。犛牛的叫聲象豬鳴,所以又稱它為豬聲牛。《史記·孝武本紀》載:“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殺一犛牛以為俎豆牢具。”西方國家見其主產於中國青藏高原藏族地區,因而也稱它為西藏牛。犛牛的尾巴如象馬尾,所以也有人稱它為馬尾牛。
偉大的自然科學家達爾文將其物種進化的結論運用到家畜起源的問題上,認為家畜是經人馴養的野生動物而產生的。
仿古犛牛頭
根據達爾文學說,一切動物或牛種,不管是現存的,或在古代存在而現已滅絕的,彼此都有著不同遠近程度的親緣關係。如果它們的形態和內部結構等相似之處越多,生殖隔離程度越小,它們的親緣關係就越近,或他們從一個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時間就越近。否則,它們脫離開共同祖先後,經過了一段相當長的進化時期,有的在萬年甚至百萬年。
2013年的家養犛牛,在國內外的一些文獻上,都說是起源於中國的西藏;2013年的野犛牛,是家養犛牛的祖先。但從中國華北、內蒙,以及西伯利亞、阿拉斯加等地發現的犛牛化石考證,不論現今分別在中國藏北高原崑崙山區的野犛牛,或是由野犛牛馴養而來的家犛牛,都是距今三百多萬年前(更新世)生存並廣為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北部的原始犛牛,後來,由於地殼運動、氣候變遷而南移至現世界屋脊--中國青藏高原地區,並能適應高寒氣候而延續下來的牛種。因此,可以這樣說,犛牛起源於歐亞大陸的東北部;現今的家養犛牛和野生犛牛,都是同一祖先的後代,他們之間不存在先代、後代的關係。2013年的野犛牛,也不是家犛牛的始祖、始源或祖先。
另外,在我國歷史上,殷周時期即開始用犛牛與普通牛、瘤牛進行雜交,現今沿青藏高原邊緣還有一個廣闊的接觸地帶,他們之間通過能育的母犏牛進行基因交流。因此,可以這樣認為,現存的犛牛在其起源和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普通牛及瘤牛的一些基因。
國外的犛牛
犛牛是分布於以青藏高原為中心,及其毗鄰的高山、亞高山地區的特有牛種。飼養犛牛的國家除了中國以外,還有蒙古、吉爾吉斯、俄羅斯、塔吉克、不丹、錫金、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等國家和地區。
蒙古是中國以外犛牛頭數最多的國家。蒙古犛牛的來源,蔡立認為是由古羌人在青藏高原馴化的犛牛,隨著古羌人的遊牧和遷移,越過崑崙山和經由克什米爾、帕米爾、天山南北,最後到達阿爾泰山和杭愛山脈地區的。
犛牛酥油
吉爾吉斯犛牛主要分布於與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的吉爾吉斯東南部地區。蔡立認為是犛牛在我國青藏高原被馴化後,越過崑崙山脈,經由帕米爾進入吉爾吉斯的。
俄羅斯犛牛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南部與蒙古接壤地帶的阿爾泰和布里亞特地區。蔡立認為中國青藏高原的犛牛翻過崑崙山脈進入阿爾泰地區後形成的。
塔吉克犛牛主要分布於塔吉克斯坦的帕米爾地區。其來源與以上吉爾吉斯犛牛、俄羅斯犛牛類同。
印度犛牛主要分布於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及克什米爾地區和東北部阿薩姆邦北部地區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區。蔡立認為,是犛牛在青藏高原馴化後,翻過喜馬拉雅山脈的一些山口,進入南坡高山草地後形成的。與中國西藏的犛牛有較近的親緣關係。
生活習性
犛牛能適應海拔3200~4800m,大氣壓68420.85~55435.28Pa,氧分壓14505.43~11679.01Pa,含氧量14.9%~11.44%的生態環境。其胸廓發達,心肺發育指數大,心指數為0.45~0.63,肺指數為0.96~1.40。 寒冷季節,犛牛胸部腹側下、粗長毛根部著生密而厚的絨毛,藉以保護胸、腹內臟器官、外生殖器官、乳房及各關節,以防受凍。據測定,在海拔3800m的草甸草場上日放牧9.5h,犛牛日採食鮮草27.86±1.42kg。在牧草缺乏季節,利用其長而靈活的舌,舐食灌叢、落葉、根茬以及殘留在凹處的短草,極耐艱苦,並具有宜於爬山的四肢和似馬蹄鐵樣硬質蹄殼,隨處都可攀登自如。
犛牛體形防寒保暖,體軀緊湊,頸短耳小,皮厚表面積小;汗腺機能極不發達,被毛長度、細度不等且隨季節變化,體側及下部裙毛密而長,可禦寒防濕,適宜寒冷氣候。胸廓大,心胸發達,氣管粗短,紅細胞大,血紅蛋白含量高,呼吸、脈搏快,適應高原缺氧環境。嘴巴寬大、嘴唇靈活,能啃食矮草;蹄質堅實且有軟墊,善走陡坡、沼澤、雪山、激流;性情溫順,反應靈敏,建立的條件反射比較鞏固,容易調教;抗病力強、抗逆性強、合群性強、食性廣、耐饑渴、耐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
生產性能
1.產肉性能 據1980年12月測定,成年閹犛牛(12頭)平均體重力373.6±32.8kg,屠宰率53.0%,淨肉率42.5%。
2.泌乳性能 據測定(不包括犢牛哺食量),初產母犛牛日平均產乳量為0.68~1kg;經產母犛牛1.38~1.70kg。泌乳期一般為150d左右,年產乳量274kg,乳脂率6.37%~7.2%。
3.產毛性能 年采毛一次,成年犛牛年產毛量為1.17~2.62kg;幼齡牛為1.30~1.35kg,其中粗毛(裙毛)和絨毛各占一半。 粗毛直徑為64.8~72.9um,兩型毛直徑為34.8~39um,絨毛直徑為16.8~20.3um;粗毛長度為18.3~34cm,絨毛長度為4.7~5.5cm。
4.役用性能 閹犛牛主要供役用,以馱為主,也供騎、挽用。一般馱貨50~100kg,日行20~35km,可連續行走15天以上;最大馱重304.0±75.9kg,相當於平均體重的78.8%,高的可達115.8%。 用作騎乘,單乘日行30~40km。500m騎速1分43秒至2分50秒。跑後15~31分锺,生理狀況即可恢復正常。
生長繁殖
公犛牛一歲左右即有性行為,但無成熟精子,兩歲性成熟後即可參加配種;2~6歲配種能力最強,以後則逐漸減弱,個別老齡公犛牛有霸而不配的表現。自然交配時公母比例為1:30~40,此時受胎率較高,個別可達1:50~70,利用年齡在10歲左右。母犛牛一般2~3.5歲開始發情配種,個別的在1~1.5歲時有發情表現,有的3~3.5歲才發情配種。在正常年景,個別飼放管理好的母犛牛群,繁殖成活率為60%左右,差的僅30%~40%。母犛牛一年一產者在60%以上,兩年一產者約30%左右,雙犢率3%,繁殖利用年限一般長達15年。 母犛牛季節性發情,一般在6月中、下旬開始發情,7、8月份為盛期,個別可延至年底。每年4~7月份產犢,4~5月份為盛期,個別可延至10月份產犢。 發情周期平均為21.3天,個體間差異大,14~28天者占56.2%。發情持續期為41~51天。一般在發情12h以後排卵,有的在發情終止後3~36排卵。妊娠期為256.8(250~260)天。犛母牛一般泌乳期為150——180天,每頭牛產奶量450—600公斤,秋後屠宰胴體重110——200公斤,屠宰率為50-60%。
經濟價值
犛牛骨飾品
犛牛全身都是寶。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 人們喝犛牛奶,吃犛牛肉,燒犛牛糞。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帳篷,皮是製革的好材料。角可制工藝品,骨頭是藥材。犛牛素有“高原之舟”之稱,它既可用於農耕,又可在高原作運輸工具。 犛牛產品,遠銷中東地區。1978年以來,活牛銷往香港,以肉質細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風格而受到歡迎。絨毛是紡織工業的高級原料,將其漂白退成駝色,可替代駝毛織成毛衫、圍巾,在大衣呢中摻入牛絨,不僅降低成本,還能使產品挺括,提高質量。現每年出口20多萬斤。
犛牛全身都是寶,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人們喝犛牛奶,吃犛牛肉,燒犛牛糞。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帳篷,皮是製革的好材料。犛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稱,既可用於農耕,又可在高原作運輸工具。
皮錢包
犛牛皮的概念:犛牛屠宰後剝下的鮮皮,未加工以前的牛皮、醃皮均叫“生皮”或“原料皮。原料皮未經脫毛鞣製的皮叫“裘革”,經脫毛鞣製的叫“革”。
犛牛原料皮含犢牛皮(1歲以內),小牛庫,大牛皮類。犢牛生皮,可加乾毛手套,毛帽、毛皮衣、毛皮鞋,大、小牛皮,加工成底革、面革、機械用革等而縫製卑箱,皮包、皮衣、皮靴、鎗套炮衣、皮帶等各種日用品、工業用品。
其它產品
犛牛其它產品如內臟、骨、血等可加工成許多藥品、裝飾品、飼料和工業用料。犛牛產區原料較多,易於鄉鎮企業開拓的介紹如下:
犛牛體內培植天然牛黃強牛黃是一種名貴藥材,具有強心,清熱、解毒,鎮靜等作用,主治寒熱、狂痙,瘟病,小兒抽搐、熱口不開、夜啼,中風、除熱止荊,清心化痰,墮胎,痘瘡等病;是安宮牛黃丸、六神丸,至寶丹,牛黃散、牛黃膏等名貴中成藥的重要原料。
犛牛的傳染病
犛牛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呈散發性或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夏秋溫暖多雨季節和地勢低洼易於積水的沼澤地帶發病多。
多年來,犛牛產區有計畫、有目的地預防注射炭疽芽胞苗,取得良好的效果。由過去的地方性流行轉為局部地區零星散發。發生疫情時,要嚴格封鎖,控制隔離病牛,專人管理,嚴格搞好排泄物的處理及消毒工作,病牛可用抗炭疽血清或青黴素、四環素等藥物治療。
犛牛布氏桿菌病
布氏桿菌病簡稱布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在犛布病免疫學預防方面,先後用布氏桿菌M5號菌苗、19號菌苗、S2號菌苗等進行氣霧或飲水免疫;用MB32弱毒菌苗,進行皮下接種,室內、外氣霧免疫,免疫期達一年以上。
犛牛巴氏桿菌病
巴氏桿菌病又稱出血性敗血症,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多種動物共患的一種敗血性傳染病。本病的特徵,急性經過時呈敗血性變化,慢性經過時則表現為皮下組織、關節、各臟器的局限性化膿性炎症。多呈散發性或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秋冬季節發病較多。
早期發現該病除隔離、消毒和屍體深埋處理外,可用抗巴氏桿菌病血清或選用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治療。
犛牛沙門氏菌病
沙門氏菌病又稱副傷寒,是由沙門氏菌屬的一種或多種血清型的沙門氏桿菌引起的人和動物的一種疾病的總稱。尤其是對幼畜危害嚴重。
犢犛牛大腸桿菌病
犢牛大腸桿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腸桿菌(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犢牛急性傳染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劇烈腹瀉、脫水、虛脫及急性敗血症。犢犛牛大腸桿菌病在牧區普遍存在,多發生於生後1~4日的犢牛。
國內對犢牛大腸桿菌病的治療,方法頗多。晏哲生等套用抗生素、呋喃類藥物和分離的致病株自製高免血清;四川甘孜灌服三顆針液防治犢犛牛下痢,西藏昌都地區用複方黃蓮治療犢牛“拉稀病”,療效均高。
犛牛傳染性胸膜肺炎
犛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牛絲菌黴形體引起的一種接觸決策 慢性或亞急性傳染病,其特徵主要是呈現纖維素性肺炎和胸膜肺炎症狀。
中國1958年研製成兔化牛肺疫疫苗,試驗證明安全有效,免疫期為一年半。為了適應中國廣大牧區不產兔的特點,接著又研製了綿羊反應苗,在牧區推廣套用,控制了犛牛牛肺疫的發生。
犛牛鉤端螺镟體病
犛牛鉤端螺镟體病是由致病性的鉤端螺镟體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
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析桿菌引起的人和畜禽共患的一種慢性傳染病。
用結核菌素進行皮內變態反應是診斷犛牛(畜禽)結核病的主要方法,但由於犛牛個體不同,結核菌菌型不同等因素,2013年還不能將病犛牛全部檢出,有時還可能出現非特異性反應,因此在不同情況下要結合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理變化和病原學診斷等方法進行綜合判斷。2013年試用螢光抗體技術診斷結核病。
應加強定期檢疫,對檢出的病牛要嚴格隔離或淘汰。若發現為開放性結核病牛時,要進行撲殺。除檢疫外,為防止傳染,要做好消毒工作。犢牛出生後進行體表消毒,與病牛隔離餵養或人工餵健康母犛牛的奶,斷奶時及斷奶後3~6個月檢疫是陰性者,併入健康牛群。
犢犛牛彎曲菌病
彎曲菌病又稱彎曲菌腸炎,是由空腸彎曲菌引起的一種新的人畜共患急性腹瀉病,主要危害幼兒和幼畜。臨床上以發熱、腹瀉、腹痛為主要特徵。
證明氯黴素、四環素、痢特靈等藥物均有明顯療效,酸乳和乳清對犢犛牛彎曲菌病有防治效果。
犛牛嗜皮菌病
嗜皮菌病是由剛果嗜皮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皮膚傳染病。各種年齡的犛牛均可發病,主要表現為口唇、頭頸、背、胸等部的皮膚出現豌豆大至蠶豆大的結節。發病後精神、食慾無顯著變化,呈慢性經過,大多可自愈。
犛牛皮黴菌病
皮黴菌病是由多種皮黴菌引起的畜禽和人的體表質化組織(皮膚、毛髮、指甲、爪、蹄等)的傳染病,不侵害皮下深層組織。
及時採取正確的治療,用5%灰黃黴素液體石蠟油合劑塗擦,每日一次,一般7日可愈。
犛牛肉毒梭菌中毒病
肉毒梭菌中毒病簡稱肉毒中毒,是因吸收肉毒梭菌毒素而發生的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毒病。據觀察犛牛梭菌中毒病多發生於成年母犛牛,尤其是泌乳期的母犛牛。
在防治方面,青海省曾用自製高免血清治療早期病牛。由青海省獸醫生物藥品廠製造的肉毒梭菌C型明膠菌苗,已列入部頒《獸醫生物藥品製造與檢查規程》。現又試製小劑量的肉毒梭菌C型乾粉苗,使用方便。
犛牛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侵害偶蹄獸,具有高度的接觸傳染性。犛牛極易感染口蹄疫,人也可感染髮病。臨床上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膚發生水泡和潰瘍為主要特徵。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在犛牛中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為O型和A型(A型死亡率低,O型死亡率高)。口蹄疫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很強,尤其能耐低溫,在夏天草場上只能存活7天,而冬季可存活195天。
犛牛黏膜病
牛黏膜病又稱牛病毒性腹瀉,是由披風病毒科瘟疫病毒屬的黏膜病毒引起的牛的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多數呈隱性感染。急性病例呈現發熱、白細胞數減少、口腔及其他消化道黏膜出現糜爛或潰瘍、腹瀉等症狀。慢性病例常有持久感染症狀。
在免疫學預防研究方面,陳永等研製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Oregon C24V凍乾弱毒疫苗,用來預防犛牛黏膜病有很好的免疫效果。但該疫苗2013年成本較昂,對懷孕母牛不夠安全。
犛牛牛瘟
牛瘟俗稱煬腸瘟、膽張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偶蹄獸尤其是牛換刀性、發熱性、敗血性傳染病。病的特徵是各黏膜特別是消化道黏膜的發炎、出血、糜爛和壞死。
政府組織大批獸醫人員,參加牛瘟防治工作,並組織專門力量,研製適合於犛牛免疫的疫苗—綿羊適應山羊化兔化牛瘟苗(綿羊兔毒),控制了犛牛牛瘟流行,至1955年在全國範圍內消滅了牛瘟。
犛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
犛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是一種地方性流行性眼病。通常呈急性經過。臨床特徵為眼紅膜和角膜眼顯發炎、大量流淚、不同程度的角膜渾濁或呈乳白色。
國內用3~5%弱蛋白銀溶液或氯黴素眼藥水或青黴素溶液滴眼均有效。
犛牛分類
九龍犛牛
產地(或分布):四川省的九龍、康定等地。
數量:1981年存欄3萬多頭,其中適齡繁殖母耗牛1萬餘頭。
主要特性: 分為高大和多毛兩個類型,多毛型產絨量比一般犛牛高5~10倍。額寬頭較短,額毛叢生捲曲,公母有角,角間距大。四肢、胸前、腹側裙毛著地,全身被毛為多(3/4)黑色,少數黑白相間。頸粗短,鬐甲稍高,有肩峰,胸極深,背腰平直,尻欠寬而略斜,尾根著生低,尾短。四肢相對較短。3.5歲公牛體高為114釐米,母牛為110釐米,公牛體重為270千克,母牛為240千克。成年閹牛屠宰率為55%,淨肉率為46%,骨肉比1:5.5,眼肌面積為88.6平方釐米;公牛分別為58%、48%、1:4.8和83.7平方釐米;母牛分別為56%、49%、1:6.0和58.3平方釐米。馱載60~70千克。泌乳期5個月,產奶量約350千克,乳脂率5~7.5%。公牛產毛量為13.9千克,母牛為1.8千克,閹牛為4.3千克,絨、毛各半。母牛初配年齡為2~3歲,公牛為4~5歲,一般3年2胎,繁殖率為68%,成活率為62%。
青藏高原犛牛
產地(或分布):分布於青海省南、北部的高寒地區。
數量:1981年存欄346萬頭。
主要特性: 該犛牛由於混有野犛牛的遺傳基因,因此帶有野犛牛的特徵,結構緊湊。黑褐色占72%,嘴唇、目框周圍和背線處短毛,多為灰白色或污白色。頭大,角粗,母牛頭長,額寬,有角。鬐甲高長而寬,前軀發達,後軀較差。乳房小,呈碗碟狀,乳頭短小。成年公牛體高為129釐米,母牛為111釐米,體重分別為440千克和260千克。成年閹牛屠宰率為53%,淨肉率為43%。泌乳期一般150天,年產奶為274千克,日產奶1.4~1.7千克,乳脂率為6.4~7.2%。成年犛牛年產毛為1.2~2.6千克,粗毛和絨毛各半,粗毛直徑65~73微米,兩型毛直徑38~39微米,絨毛直徑17~20微米。粗毛長18.3~34釐米,絨毛長4.7~5.5釐米。馱重為50~100千克,最大馱重為304千克。公牛2歲性成熟,母牛為2~2.5歲,繁殖成活率為60%,一年一胎占60%,雙犢率為3%。
天祝白犛牛
產地(或分布):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
數量:1981年存欄3萬頭。
主要特性: 結構緊湊,全身被毛白色,皮膚粉紅色。公牛頭大而額寬,額毛捲曲,角粗長,母牛頭俊秀,額較窄,角細長,角向外上方或外後上方彎曲。頸粗,垂皮不發達。前軀發育良好,鬐甲顯著隆起,胸深,後軀發育差,尻多呈屋脊狀。四肢較短。成年公牛體高為121釐米,體重為260千克;成年母牛分別為108釐米和190千克。馱重為75千克,最高達100千克,日行30~40千米。成年公牛屠宰率為52%,淨肉率為36%,骨肉比1:2.4;母牛分別為52%、40%和1:3.7;閹牛55%,41%和1:4.1。成年公牛剪毛量為3.6千克,最高為6.0千克,抓絨量0.4千克,尾毛重0.6千克;母牛分別為1.2千克、0.8千克及0.4千克;閹牛分別為1.7千克、0.5千克和0.3千克。公牛尾毛長52釐米,母牛為45釐米。年產奶400千克,日產奶最高4.0千克,乳脂率為6.8%。公牛初配年齡為3歲,母牛為2~3歲,繁殖率為56~76%。
麥窪犛牛
產地(或分布):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數量:1981年存欄60萬頭,產區存欄20餘萬頭,其中適令繁殖母牛7萬餘頭。
主要特性: 被毛全黑為主。頭大小適中,額寬平,額毛叢生捲曲,絕大多數有角,角尖略向後、向內彎曲。頸較薄,鬐甲較低而單薄,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尻部較窄略傾斜。四肢較短,蹄較小,蹄質堅實。成年公牛體高為126釐米,體重為410千克;母牛分別為106釐米和220千克。馱重100千克,日行30千米,可連續走7~10天。成年閹牛屠宰率為55%,淨肉率為43%。泌乳期6個月,泌乳量365千克,乳脂率6~7.5%,乳蛋白為4.91%,乾物質為17.9%。年剪毛一次,成年公牛平均剪毛量為1.4千克,母牛為0.4千克。公牛肩毛長38釐米,股毛長47.5釐米,裙毛長37釐米,背毛長10.5釐米,尾毛長者超過60釐米。公牛初配年齡3~4歲,母牛3歲,三年兩胎。繁殖成活率為44%。
西藏高山犛牛
產地(或分布):西藏西北部青藏高原和藏南三江流域
數量:1981年存欄250萬頭。
主要特性: 按體型外貌分山地犛牛和草原犛牛兩個類群。被毛以黑色、花色為主。頭稍偏重,額寬平,絕大多數有角,草原型角為抱頭角,山地型角向外向上開張。胸深,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尻窄略斜,尾根低,尾短。蹄小而圓。成年公牛體重為280~300千克,體高為118~122釐米;母牛分別為190~200千克和104~106釐米。日產奶為1~1.5千克,年產酥油為9~10千克,泌乳期305~396天,年產奶量為138~230千克。成年閹牛屠宰率為53%,成年母牛為46%。馱重為50~80千克。公牛剪毛量為1.6千克,母牛為0.5千克,閹牛為1.7千克,平均產絨為0.5千克。公、母牛3歲時性成熟,公牛初配年齡3.5歲,母牛4.5歲,繁殖率為31~51%,大部分2年1胎。
木里犛牛
產地(或分布):四川省的木里藏族自治縣。
數量:1995年存欄6.57萬頭。
主要特徵:有純黑和白花毛兩種。頭大額寬,耳小靈巧,公母牛都有角。公牛頸粗無垂肉,母牛頸薄。公牛肩峰高聳而圓突,母牛鬐甲低而薄,胸深寬,背腰較平直。四肢粗短,蹄質結實。平均日產奶1千克,八月產奶量最高,一個泌乳期產奶407千克。屠宰率為53%。公牛4歲可配種,使用年限為6~8年,母牛利用年限為13年。每年7~10月為母牛發情配種季節。犢牛成活率為97%。
中甸犛牛
產地(或分布):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
數量:1980年存欄2.62萬頭。
主要特徵:體格健壯結實,體型大小不一。公牛性情兇猛好鬥,母牛性情比較溫順。毛色以黑色為多,其次為黑白花。公母牛均有角,角細長向外上方伸展,角尖稍向前或向後,角為黑色或灰白。額寬面凹,眼圓大稍凸,耳較小而下垂。頸細薄無肉垂,胸深大,背腰平直而稍長,臀部傾斜,尾短毛長,形如帚。四肢短。被毛長,尤以四肢及腹部裙毛甚長,長者可及地。公牛體高為113釐米,體重為230千克;母牛分別為105釐米和190千克;閹牛分別為120釐米和300千克。泌乳期一般為210~220天,在帶犢哺乳的條件下,每頭母牛產奶202~216千克,乳脂率為6.2%左右;不帶犢的母犛牛年產奶529~575千克,乳脂率為4.9~5.3%。未經肥育的成年牛屠宰率為48%,淨肉率為36%。母牛一般4歲開始配種,繁殖率為66%,成活率為93%。
帕里犛牛
產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
數量:1996年存欄4087頭。
主要特徵:以黑色為主,深灰、黃褐、花斑也常見,還有少數為純白個體。頭寬額平,角間距大,有的達50釐米。頸粗短,鬐甲高而寬厚,前胸深,背腰平直,尻部欠豐,四肢強健較短。母牛初配年齡為3.5歲,一般利用14年。公牛初配年齡4.5歲,一般利用到13歲左右。大多數兩年一胎。屠宰率為52%,日產奶量為1.6千克(8月份)。平均產絨為0.6千克,年產酥油平均為12.5~15千克/頭。
斯布犛牛
產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區的斯布山溝。
數量:1995年存欄3500頭。
主要特徵:體型碩大,外型近似矩形。角型向外、向上、角尖向後,角間距大。胸深寬,大多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但多數後軀股部發育欠佳。屠宰率為50%,日產奶量為1.8千克,乳脂率為5.9~10.7%。性成熟期3.5歲,初配年齡4歲,7~10月為配種季節,多為1年1胎。
娘亞犛牛
產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
數量:1996年存欄12萬頭。
主要特徵:毛色較雜,純黑約占60%。頭粗重,額短寬,顏面稍凹。公牛鬐甲高、寬厚,母牛相對較低,腹大不下垂,尻斜。四肢強健。母牛一般3.5歲開始配種,兩年產1犢。母牛繁殖利用年限為15歲。7、8月是配種旺季。犢牛成活率為90%,產乳高峰期為每年草質最好的7~8月份。公牛屠宰率為55%,母牛為49%~54%。
新疆犛牛
產地(或分布):分布於天山南麓。
數量: 1985年存欄5.6萬頭。
主要特徵:毛色以黑色、褐色、灰色為主,其次為黑白花及紅白花。哈密地區以全身純黑色牛為主,其次為灰色、黑白花。頭粗重,額短寬。鬐甲高聳,胸深,四肢粗短。全身披長毛,腹下長毛下垂呈裙狀,尾毛呈掃帚狀。成年公牛體高為123釐米,體重為290千克,母牛體高為113釐米,體重為210千克。屠宰率一般為47~59%,母牛平均日產乳量為2.6千克,平均產毛為1.3千克,產絨為0.4千克。公母牛2.5歲-3歲初配,繁殖率各地不一,約在37~97%,成活率為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