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雕仙人乘槎杯北京藝術博物館中,藝術成就僅次於鎮館之寶的是一樽酒杯———犀角雕仙人乘槎杯。
簡介
杯長19.2厘米,寬10厘米,高10.5厘米,為明代作品。犀角杯材質晶瑩潤澤,並利用犀角的天然形狀作為槎。角尖部分分為兩支,一支作為支點,另一支中間有一圓洞與酒杯相通。角根部雕有一位仙人,手持如意,背倚篷帳,端坐槎內,破浪而行。槎底部雕波浪紋。整件器物琢磨光滑圓潤,線條流暢。
所謂“槎”,是古代人們用竹木編制的筏子,傳說天上的銀河與大海是相通的,每年八月都有槎往來。曾有人因好奇乘槎而去,發現一處世外桃源,織婦和牽牛人皆悠閒自在,怡然自樂,一派田園氣象。這是晉代張華《博物志》中記載的一個故事。後來人們把《漢書》中所記載的“張騫窮河源”的故事與之混同,所以又有張騫乘槎之說。唐代詩句中常有述及浮槎者:“賓至星槎落,仙來月宇空”,可見古人賦予了槎深刻的內涵,將酒杯製作成乘槎的形狀,且上乘一人,可能意為祝願飲酒人官運亨通,或表達“有朋自遠方來”,與之暢飲,不亦樂乎的心情。只是這杯子美則美矣,飲用起來總覺得不太方便,容量很小裝不了多少酒,杯口的許多雕飾也令人無處下嘴,可能這樣精美的藝術品在當時也更多是用作擺設和觀賞吧。
所謂“槎”,是古代人們用竹木編制的筏子,傳說天上的銀河與大海是相通的,每年八月都有槎往來。曾有人因好奇乘槎而去,發現一處世外桃源,織婦和牽牛人皆悠閒自在,怡然自樂,一派田園氣象。這是晉代張華《博物志》中記載的一個故事。後來人們把《漢書》中所記載的“張騫窮河源”的故事與之混同,所以又有張騫乘槎之說。唐代詩句中常有述及浮槎者:“賓至星槎落,仙來月宇空”,可見古人賦予了槎深刻的內涵,將酒杯製作成乘槎的形狀,且上乘一人,可能意為祝願飲酒人官運亨通,或表達“有朋自遠方來”,與之暢飲,不亦樂乎的心情。只是這杯子美則美矣,飲用起來總覺得不太方便,容量很小裝不了多少酒,杯口的許多雕飾也令人無處下嘴,可能這樣精美的藝術品在當時也更多是用作擺設和觀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