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絲

牽絲

牽絲是漢語辭彙,

拼音:qiān sī,

基本解釋:佩綬。謂任官。

出自《文選·謝靈運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牽絲
  • 拼音:qiān sī
  • 釋義:佩綬
  • 出處:《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
詞目,拼音,注音,引證解釋,

詞目

牽絲(牽絲)

拼音

qiān sī

注音

ㄑㄧㄢ ㄙㄧ

引證解釋

1、佩綬。謂任官。
《文選·謝靈運詩》:“牽絲及 元興 ,解龜在 景平 。” 李善 註:“牽絲,初仕;解龜,去官也。”
韓翃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坐厭牽絲倦,因從解綬旋。”
錢謙益 《病榻消寒雜詠》之十一:“牽絲入仕陪元宰執簡排塲見古賢。”
清 錢謙益 《南征吟小引》:“睢陽袁伯應(袁可立子),以名臣子之牽絲郎署,負文武大略。”
2、唐 宰相 張嘉貞 欲納 郭元振 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紅絲線於幔後,露線頭於外,使 郭 牽其一。 郭 牽得第三女。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牽紅絲娶婦》。後以“牽絲”、“牽紅”、“牽紅線”、“牽紅絲”為選婿或擇妻的典故。
《剪燈餘話·瓊奴傳》:“ 耕雲 曰:‘古人有射屏、牽絲、設席等事,皆所以擇婿也。’”
葉憲祖 《鸞鎞記·提宗》:“京邸相逢, 溫郎 情致,為投詩竟遂牽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當時才子,競著黃衫;命世清流,為牽紅線。”
陳寅恪 《論校補記》:“今論者竟為之強牽紅絲,使成嘉偶,以效法 喬太守 之亂點鴛鴦譜,豈不異哉。”
3、猶引繩。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金蟾齧鏁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4、即牽絲戲。
計有功 《唐詩紀事·梁鍠》:“《詠木老人》云:‘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錢謙益 《新歲有感》詩之二:“依社憑叢原是鬼,牽絲刻木總為神。”參見“ 牽絲戲 ”。
5、書法術語。亦稱“遊絲”、“引牽”、“引帶”。書法術語。指書寫點畫時由於筆勢往來留存於先後筆畫之間的纖細筆道。纖細如髮絲,挺健俐落,起有上呼下應、意氣周流的作用,可以表現出書家功力。
指筆勢往來牽帶痕跡顯見在兩畫之間者。 楊再春 《中國書法工具手冊·筆法·草書》:“草書妙在隨勢生形,其點畫間的連繫每以牽絲映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