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
- 外文名:Tripolye-Cucuteni Culture
- 時代:銅石並用時代
- 地區:東歐
- 年代:公元前4000年~前2250年
遺蹟,遺物,經濟形態,特點,
遺蹟
居住區建在河流附近。布局往往作同心圓形。面積常在5公頃以下,中、晚期屢見10公頃以至數百公頃的大遺址。部分村落建有壕溝土牆。住房多為三、四十至八、九十平方米的長方形地面草泥建築,有的達300平方米。個別地區流行2~3層樓房。房內常設灶、碾穀草泥台和貯藏窖。在房內外發現有用作廚房和勞動場所的橢圓形地穴或半地穴。此外也有圓形半地穴住所。在中、晚期的若干遺址邊沿,見有兩層陶窯的遺蹟。晚期後段,在德涅斯特河沿岸出現了專門的制陶區和產品遠銷第聶伯河的大型燧石開採加工場。
墓葬中較有代表性的多屬晚期。墓穴為長方形土壙,地表標以石板或石環,間或還有墳丘。死者屈肢向左側身,頭向北或東北。墓里撒白粘土和赭石粉,並有少量隨葬品。在第聶伯河中游發現火葬。晚期男墓隨葬品較多,表明當時社會已進入父系氏族階段。個別墳丘規模宏大並以2人殉葬的墓,應屬部落上層人物,土壙墓則屬普通公社成員。
遺物
陶器手制,平底。分炊器和貯器食器兩大類。前者有罐和缽,飾窩紋、堆紋、篦紋、繩紋等,胎土中常摻耐火粘土或貝末。後者有人形貯器(梨狀器)、雙圓錐形瓮、罐、缽、高圈足缽、壺、碗、杯、勺和單筒或雙筒望遠鏡形器。早期和中期常施溝紋和刻劃紋,中期開始流行彩陶,一般以白、紅、黑等顏色繪出螺旋紋、幾何紋及象生紋等。
遺址中常見陶塑,多為女像和動物雕像。女像常表現性特徵,推測系豐收女神。動物雕像多為牛羊豬狗等家畜。此外,還見有牙、骨、銅、陶的人形或幾何形護身符,略似坐態女像的陶椅及草泥祭台等,這些遺存,似亦與祈求豐收等崇拜有關。
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的房子和器物
經濟形態
居民經營鋤耕農業,發現角制的犁,當可作開壟之用。種植小麥、大麥、黍、豆。飼養牛、豬、羊、狗。從出土獸骨和工具看,漁獵採集仍占一定地位。工具以石器為大宗,有石片修整的刀、鐮刃、鏃、矛,磨製的斧、鑿、戰斧、權標、磨盤磨棒等。另有針、錐、鉤、漁具、鋤、斧、鑿、短劍等骨角器。從早期後半段起,用來自巴爾幹-喀爾巴阡山地區的紅銅鍛造用具,採用了焊接技術,中期始有鑄造技術,器類有斧、錐、漁鉤、鑿、刀、短劍及飾物。從中期開始,還發現有陶紡輪和織機陶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