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大網膜節段性梗死

特發性大網膜節段性梗死(idiopathic segmental infarction of greater omentum)主要表現為大網膜的急性血液循環障礙,病因不明,診斷困難,是臨床上少見的急腹症。Bush(1896)首先對本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到目前為止國外累計報導約200例。國內王體民於1985年報導了第1個病例。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檢查方法,併發症,預後,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中、青年較多,男性較女性多2~3倍。肥胖者發病機會較多。本病酷似急性闌尾炎,術前極難確診。
1.腹部疼痛  急性腹痛是患者就醫的首要症狀。約75%病人為突發性右下腹疼痛,為持續性伴陣發性加重,改變體位時疼痛更加劇烈。常伴厭食、噁心,但少有嘔吐、腹瀉或便秘。有時有低熱。發病過程中腹痛的轉移性不明顯,且無放射性。這些症狀與急性闌尾炎無法區別。
2.腹部體徵  腹膜刺激症出現較早,以右下腹壓痛為主,且右下腹區壓痛、反跳痛及腹肌緊張範圍較大。個別情況下仔細觸診,尚可觸到1個邊界不清、伴有壓痛的包塊。

用藥治療

本病常因懷疑其他急腹症而剖腹探查。探查時可見一巨大的大網膜伴右緣梗死,切除梗死的大網膜就可治癒。有學者主張同時切除闌尾炎。

飲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為主,注意飲食規律。
2、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飲食。

預防護理

外科疾病腫瘤患者,首先要保持心態良好,樂觀對待生活;其次需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少吃油炸食物,保持良好起居。

病理病因

尚不清楚,本病的發生很可能與大網膜的血管病變有關。能促使大網膜血循環發生急性障礙的因素中,靜脈病變多於動脈病變。臨床資料研究證明,大多數情況下,靜脈病變是本病的主要因素。
1.大網膜的靜脈病變  主要表現為各種誘因造成大網膜靜脈內膜的損傷,血栓形成,靜脈管腔閉塞,回流障礙,繼而影響到網膜動脈血供。這些因素有:
(1)腹腔內壓的突然升高:如咳嗽、嘔吐、用力排便等,使網膜內的靜脈受到突發性的牽拉或擺動。
(2)腹部閉合傷:甚至輕微的鈍器傷,大網膜也能受到外力的作用,可能出現靜脈的損傷。
(3)肥胖:肥胖患者的大網膜內有過多的脂肪沉積,使其體積增大,重量增加。身體活動時,對大網膜的牽拉和移動的力度增加。
(4)靜脈內的高凝狀態,可促使血栓的形成。
(5)心力衰竭等,影響了網膜靜脈的回流。
2.大網膜的動脈病變  動脈粥樣硬化、結節性動脈炎等雖然主要發生於大動脈內、但也可能波及到較小的大網膜動脈,使動脈管腔發生狹窄及閉塞,最終造成供血區的大網膜壞死。

疾病診斷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可有白細胞計數中度升高。
其他輔助檢查:
1.B超檢查  常見有不均勻團塊位於胃和橫結腸之間。
2.腹部診斷性穿刺  如考慮到本病,可行腹部診斷性穿刺,如能抽出漿液血性滲液,是重要的診斷依據。
3.診斷性腹腔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到大網膜梗死的範圍及程度。

併發症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預後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發病機制

1.病變部位  大網膜特發性梗死主要發生在大網膜的右側部分。臨床資料研究發現,右半側大網膜血管變異多於左側,而且脂肪沉積、肥厚也以右側為多。
2.病變特徵  發生梗死的大網膜常呈三角形,直徑2~20cm不等,但以6~8cm者多見。局部呈現水腫、出血及壞死,外觀呈暗紅色或黑紫色。梗死網膜常與周圍組織和器官廣泛粘連,主要是與右半結腸、十二指腸及盆壁粘連。腹膜腔內有少量漿液血性滲出,病程較長者,滲液可能為膿性。鏡下可見大網膜靜脈血栓形成,炎性細胞浸潤。大網膜外觀無扭轉及外壓現象,可除外繼發大網膜壞死的可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