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鏡口徑是衡量望遠鏡(特別是天文望遠鏡)性能指標的最重要的參數,它的大小直接決定瞭望遠鏡的聚光本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鏡口徑
- 大小:望遠鏡的聚光本領
- 目的:衡量望遠鏡性能指標重要參數
- 時間:20世紀90年代之前
物鏡口徑與分辨本領
上式僅僅是望遠鏡理論上能夠達到的分辨角的極限。實際上由於大氣湍流、望遠鏡鏡片本身的形狀偏差等原因望遠鏡很少能夠到達此理論值。
從上式中可以看出,物鏡口徑越大,分辨角越小,望遠鏡的分辨本領越高,分辨出天體細節的能力越強。此外,望遠鏡的口徑越大,收集到的光越多,從而能夠看到越為暗弱的天體。基於以上原因,現代的大型望遠鏡都以追求大的物鏡口徑為主要目標。
建造大口徑的望遠鏡
20世紀9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相繼建造了一批口徑達到8-10米的望遠鏡。比較著名的有:位於美國夏威夷莫納克亞山上的兩台10米口徑的凱克望遠鏡,歐洲南方天文台建造的、位於智利的4台8米口徑的甚大望遠鏡(VLT)。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口徑為2.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