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窒慾》是2016年12月6日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詹姆斯・沃曼、James Wallma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窒慾
- 作者:詹姆斯・沃曼、James Wallman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6日
-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86934627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用「體驗消費」與「共享經濟」取代物品囤積,打造美好生活
越多不等於越好
身處物質主義掛帥的消費快車道,我們能否有機會轉彎?
探尋消費文化起源,打破過度購物的惡性循環
不是你收納整理無能,也不是你學不會斷舍離
我們都是被拋棄式消費文化形塑的個體
用買來紓壓、用買來證明自己,早就深植神經
我們渴求一種不被雜亂綁架、美好的新生活方式
降低欲望、拚命忍耐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解決之道
未來趨勢預測家詹姆斯・沃曼 耗費多年心血、走遍全球
解套拋棄式消費文化帶來的雜亂
教你如何買一個豐富美好、而且不會亂糟糟的明天
英國《周日泰唔士報》非文學類暢銷著作
英國BBC、美國電視新聞網MSNBC、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各大媒體刊載
20世紀,我們曾用購買物品來拯救衰退的經濟
21世紀,我們將用購買體驗來解放擁擠的心靈,和岌岌可危的地球
你買得太多太快,新東西剛到貨還來不及用,又有包裹上門,
家裡比大潤發還需要貨架,東西雜亂無章你只怪自己不會收納,
多得你快要發狂,亂得你無法喘息,
你怨自己管不住自己,學不會斷舍離,
但如果這一切都不是你的問題呢?
二十世紀初崛起的的消費文化、物質主義打造了我們眼前所見的豐盛文明,
卻也讓我們面臨物滿為患、身心受挫的窘境。
簡單生活究竟是一種完美的解套方式,還是美好的幻想?
別再用消費堆砌一個空虛寂寞冷的家,
丟掉不需要的東西,買一個豐富精彩的生活!
我們擁有一堆不需要的東西--沒機會穿的衣服、用不著的工具和不玩的玩具。
「擁有」東西的快樂與日遞減,但對身心造成的壓力、對環境的破壞卻無遠弗屆。對地球帶來危害,讓住家變得雜亂無章。物滿為患讓我們心中充滿壓力--甚至可能致命。
趨勢預測專家詹姆斯・沃曼發現,地球人口暴增、居住環境越發狹窄、棘手的巨大垃圾量、整理收納的壓力,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揚棄「任君取用」的消費方式,包括賣掉絕大部分家當的電信高層主管、選擇搬到偏遠山區小屋的富裕家庭,或是把生活必需品限制在100件內的極簡生活者。
在《物窒慾》一書中,沃曼帶我們回頭反思拋棄式消費文化的起源,在上個世紀戰後百廢待興,擁有物品不只是帶來幸福感,更是身分地位的象徵,也因此促成經濟強勢成長。但一個世紀過後,我們需要價值的轉型。應該更重視體驗,而非在意我們擁有的東西,因為體驗的快樂效應更長、滿足感更大。與其買新手錶或是新鞋,我們應該投資更多在共享的體驗,例如與家人渡假和與好友共處。這並非遙不可及,我們身邊正在發生、如airbnb的分享經濟,正展示了人們對體驗消費的認同與渴望。
透過引人入勝的心理學、經濟學與文化的洞察力,《物窒慾》是鼓吹改變的重要宣言。它鼓舞讀者們活得更快樂、更健康,並且用更少的東西活出更豐富的生活。
圖書目錄
導言
我們東西多到受不了
測驗:你是否東西多到受不了?
測驗:你能否成為體驗主義者?
第一部分
問題:物滿為患
第一章 人類學家與雜亂危機
第二章 物質主義的黑暗面
第二部分
我們怎么變成現在這樣:拋棄式文化的起源
第三章 正宗廣告狂人和製造欲求的任務
第四章 芭芭拉史翠珊與「事與願違」定律
第三部分
交叉路口:指向更好未來的路標
第五章 我喜歡算數:極簡主義的33、47、69和100件事
第六章 簡樸生活與無籠式家庭
第七章 中度凍結
第四部分
前方的路:體驗主義的興起
第八章 要做還是要有?已不再是問題
第九章 體驗主義者
第十章 臉書改變了「不落人後」的定義
第十一章 我們也喜歡算數:衡量進步的新方法
第十二章 中國人會怎樣?
第十三章 吉普賽人、胡蜂、與體驗經濟
第十四章 愛東西也能做體驗主義者?
結語
為何你需要體驗更甚以往
附錄:體驗主義之道
體驗主義的三步驟
成功的體驗主義者的七個習慣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