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腐蝕:金屬由於單純的物理溶解作用所引起的破壞。許多金屬在高溫熔鹽、熔鹼及液態金屬中可發生這類腐蝕。例如用來盛放熔融鋅的鋼容器,由於鐵被液態鋅所溶解,鋼容器逐漸被腐蝕而變薄_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物理腐蝕
- 釋義:金屬由於單純的物理溶解作用所引起的破壞
物理腐蝕:金屬由於單純的物理溶解作用所引起的破壞。許多金屬在高溫熔鹽、熔鹼及液態金屬中可發生這類腐蝕。例如用來盛放熔融鋅的鋼容器,由於鐵被液態鋅所溶解,鋼容器逐漸被腐蝕而變薄_
物理腐蝕:金屬由於單純的物理溶解作用所引起的破壞。許多金屬在高溫熔鹽、熔鹼及液態金屬中可發生這類腐蝕。例如用來盛放熔融鋅的鋼容器,由於鐵被液態鋅所溶解,鋼容器逐漸被腐蝕而變薄_...
腐蝕性是指金屬與環境間的物理和化學相互作用,使金屬性能發生變化,導致金屬、環境及其構成系統受到損傷的現象。腐蝕可分為濕腐蝕和乾腐蝕兩類。名詞解釋 英文名詞:Corrosive property 腐蝕是一種物理電化學變化,腐蝕分很多情況,如硫酸的是將被腐蝕物體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以2:1的比例脫出,因H₂O的分子中H、O...
材料在和周圍介質接觸過程中,發生物理、化學或電化學反應等而使材料遭受破壞或性能惡化的過程稱作腐蝕。廣義的腐蝕指材料與環境間發生的化學或電化學相互作用而導致材料功能受到損傷的現象。狹義的腐蝕是指金屬與環境間的物理-化學相互作用,使金屬性能發生變化,導致金屬,環境及其構成系功能受到損傷的現象。出於物理原因...
腐蝕失效是指構件材料在環境因素作用下被腐蝕而失效。按腐蝕環境可分為化學介質腐蝕、大氣腐蝕、海水腐蝕、土壤腐蝕按金厲被腐蝕的理化機理可分為物理腐蝕(金屬在介質中被溶解形成溶液而不是化學物)、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後兩種腐蝕的主要區別在於形成化合物的過程中是否在原子之間有電荷的轉移。按腐蝕使構件損傷的...
腐蝕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fǔ shí,本為化學用詞,指物質與環境相互作用而失去它原有的性質的變化。可引申指腐爛、消失、侵蝕。金屬機理 金屬腐蝕是指在周圍介質的化學或電化學作用下,並且經常是在和物理、機械或生物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金屬產生的破壞。根據腐蝕過程進行的歷程,一般可將金屬腐蝕分為兩類,即...
腐蝕,其中也包括上述因素與力學因素或者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某些物理作用例如金屬材料在某些液態金屬中的物理溶解現象也可以歸入金屬腐蝕範疇。一般而言,生鏽專指鋼鐵和鐵基合金而言,它們在氧和水的作用下形成了主要由含水氧化鐵組成的腐蝕產物鐵鏽。有色金屬及其合金可以發生腐蝕但並不生鏽,而是形成與鐵鏽相似的腐蝕...
狹義的腐蝕是指金屬與環境間的物理和化學相互 腐蝕的鋼管作用,使金屬性能發生變化,導致金屬,環境及其構成 被大氣污染腐蝕的英王理查一世系功會受到損傷的現象。腐蝕是一種物理電化學變化,腐蝕分很多情況,如硫酸的是將被腐蝕物體中的H、O以2:1的比例脫出,因H2O的分子中H、O的比例也為2:1,故硫酸的腐蝕...
某些物理作用,例如金屬材料在某些液態金屬中的物理溶解現象也可以歸入金屬腐蝕範疇。一般而言,生鏽是專指鋼鐵和鐵基合金而言的,它們在氧和水的作用下形成了主要由含水氧化鐵組成的腐蝕產物——鐵鏽。有色金屬及其合金可以發生腐蝕但並不生鏽,而是形成與鐵鏽相似的腐蝕產物。如銅和銅合金表面的銅綠,偶爾也被人稱作...
防腐就是通過採取各種手段,保護容易鏽蝕的金屬物品的,來達到延長其使用壽命的目的,通常採用化學防腐、物理防腐、電化學防腐等方法。金屬腐蝕 金屬與它所處的環境介質之間發生化學、電化學或物理作用,引起金屬的變質和變壞,稱為金屬腐蝕,腐蝕現象是十分普遍的。從熱力學的觀點出發,除了極少數貴金屬(Au、Pt等)外,...
海水中金屬的腐蝕,金屬在海水中受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作用而發生的破壞。金屬結構腐蝕的結果,材料變薄,強度降低,有時發生局部穿孔或斷裂,甚至使結構破壞。全世界每年生產的鋼鐵產品,大約有十分之一因腐蝕而報廢,工業已開發國家每年因腐蝕造成的經濟損失,大約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2~4%。第一次世界大戰...
金屬材料受周圍介質的作用而損壞,稱為金屬腐蝕(Metallic Corrosion)。金屬的鏽蝕是最常見的腐蝕形態。腐蝕時,在金屬的界面上發生了化學或電化學多相反應,使金屬轉入氧化(離子)狀態。這會顯著降低金屬材料的強度、塑性、韌性等力學性能,破壞金屬構件的幾何形狀,增加零件間的磨損,惡化電學和光學等物理性能,縮短設備...
狹義的腐蝕是指金屬與環境間的物理-化學相互作用,使金屬性能發生變化,導致金屬,環境及其構成系功能受到損傷的現象。概念 振動:描述系統狀態的參量(如位移、電壓)在其基準值上下 交替變化的過程。狹義的指機械振動,即力學系統中的振動。電磁振動習慣上稱為振盪。力學系統能維持振動,必須具有彈性和慣性。由於彈性,...
造成金屬材料在海水、海洋大氣及海底泥土中發生腐蝕現象的環境因素,主要有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化學因素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海水中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含量、含鹽量及電導率等方面。溶解氧含量是影響海水腐蝕速率的重要因素,根據氧的作用可將金屬分為活性金屬(非鈍化金屬)和鈍化型金屬。對於前者,如鑄鐵...
8.3.3不鏽鋼的腐蝕特性161 8.4抗乾氧化165 8.5套用166 8.5.1鐵素體鋼166 8.5.2奧氏體鋼167 8.5.3硬化鋼168 8.5.4雙相鋼168 8.5.5抗氧化鋼168 8.6鑄造不鏽鋼的套用169 拓展閱讀170 第9章鋁和鋁合金的耐蝕性171 9.1一些標準合金的物理冶金171 9.1.1未經熱處理的合金172 9.1.2熱處理(...
脫層腐蝕 脫層腐蝕又可以稱為剝離腐蝕,剝蝕發生在層狀結構的層與層之間。腐蝕首先垂直向內發展,然後改變方向, 有選擇地腐蝕與表面平行的物質。腐蝕產物的膨脹力使未腐蝕的表層成層狀剝離。
B.M.莫斯克又將混凝土的腐蝕分為溶出性腐蝕、分解性腐蝕和膨脹性腐蝕三種基本類型。混凝土的腐蝕形式和機理 混凝土結構在大氣環境中通常認為是耐蝕的,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會形成多種腐蝕形式,根據腐蝕機理分,其腐蝕形式可分為:物理作用、化學腐蝕、微生物腐蝕,(1)物理作用。物理作用是指...
已經提出過幾種不同的選擇性腐蝕機理,在不同情況下,腐蝕的過程可能不同。例如,水溶液中黃銅脫鋅時,黃銅先溶解,然後銅鍍回基體上,形成腐蝕微電池;在高溫氧化條件下,生成氧化物時,自由能下降較多的元素將優先奪走氧,因而氧化程度較大。液態金屬中的腐蝕主要是一種物理作用,而不是化學作用。熔鹽中的腐蝕則...
即金屬在介質中未通過電流時所產生的電位,稱為腐蝕電位,也稱自然電位或自腐電位或自然腐蝕電位或自腐蝕電位。金屬結構物的性質和土質都可直接影響到腐蝕電位,但這種影響不大,當測得腐蝕電位有變化且電位增大時,應考慮土層中有雜散電流存在的。定義 狹義的腐蝕電位是指金屬與環境間的物理-化學相互作用,使金屬性能...
此外,還可以應有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離子注入等技術對鎂合金表面進行處理,從而達到表面防腐的效果。鎂合金的優越性 3C產品外殼大都使用塑膠材料(如PC、ABS、PC/ABS或添加纖維等)。一般厚件3C產品(厚度2.5-3.2mm,長度比<100),可用射出成型或氣體輔助成型製作,但厚度太大或長度比太...
晶間性腐蝕是局部腐蝕的一種。沿著金屬晶粒間的分界面向內部擴展的腐蝕。主要由於晶粒表面和內部間化學成分的差異以及晶界雜質或內應力的存在。晶間性腐蝕破壞晶粒間的結合,大大降低金屬的機械強度。而且腐蝕發生後金屬和合金的表面仍保持一定的金屬光澤,看不出被破壞的跡象,但晶粒間結合力顯著減弱,力學性能惡化, ...
③確定環境的侵蝕性,研究環境中雜質、添加劑等對腐蝕速度、腐蝕形態的作用;④研究腐蝕產物對環境的污染作用;⑤在分析構件失效原因時作再現性試驗;⑥研究腐蝕機制。試驗方法分類 材料的耐蝕性能並不是一種可脫離所處環境來研究的特性,而是與環境的成分、溫度、輻照、流體的流速等化學、物理、機械等因素密切相關的。
材料腐蝕過程 材料腐蝕是材料受環境介質的化學或物理作用而破壞的現象。其中金屬材料腐蝕是金屬從元素態轉化為化合物態的化學變化過程,遵循化學熱力學的規律。金屬腐蝕和大多數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恆溫恆壓敞開體系條件下進行的,達到熱力學平衡時,化學熱力學指出,反應吉布斯自由能變化等於零,腐蝕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變化...
(4)複合塗層。根據活性和惰性金屬、氧化物陶瓷等材料的不同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質,進行複合設計和製備力學性能和抗高溫腐蝕性能皆佳的高溫防護塗層。開闢製備高溫防護塗層的新途徑。(5)典型功能材料的高溫防護塗層的設計、製備及性能研究。(6)高溫防護塗層製備的新技術、新工蘆和新途徑探索。
電化學腐蝕是微電池的存在造成微電池腐蝕,是金屬腐蝕的主要原因。非金屬腐蝕原理 絕大多數非金屬材料是非電導體,所以和金屬材料不同,非金屬材料的腐蝕主要是化學和物理的作用,而不是電化學腐蝕。1.當非金屬材料表面和介質接觸後,溶液(或氫氣)會逐漸擴散到材料內部,表面和內部都可能產生一系列變化。橡膠和塑膠...
(2)電漿腐蝕技術(包括圓筒型和平板型反應器),是在腐蝕襯底表面產生純化學反應,進行腐蝕;(3)反應腐蝕技術,包括反應離子腐蝕和反應離子柬腐蝕,它們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化學反應(形成揮發性或準揮發性混合物)和物理濺射效應(例如離子轟擊)。無論哪種腐蝕技術,都是利用低壓( 托)氣體放電,形成電漿,作為乾...
《材料的腐蝕與防護》是2019年1月28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作者:曾榮昌、韓恩厚。內容簡介 本書由腐蝕基礎理論、腐蝕控制和腐蝕與防護實例三部分內容組成。全面論述了各種材料包括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矽酸鹽材料、木材等)以及它們在各種環境(大氣、二氧化碳、海洋、土壤、人體環境、超臨界氧化...
物理性質 除了酸固有的化學性質外,濃硫酸還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質,與稀硫酸有很大差別,主要原因是濃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電離的硫酸分子(硫酸分子亦可以進行自偶電離),這些硫酸分子使濃硫酸有很強的性質。純硫酸是一種無色無味油狀液體。常用的濃硫酸中H₂SO₄的質量分數為98.3%,其密度為1.84g·cm。98....
物理性質 純硫酸一般為無色油狀液體,密度1.84 g/cm³,沸點338℃,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時放出大量的熱,使水沸騰。加熱到290℃時開始釋放出三氧化硫,最終變成為98.54%的水溶液,在317℃時沸騰而成為共沸混合物。硫酸的沸點及粘度較高,是因為其分子內部的氫鍵較強的緣故。由於硫酸的介電常數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