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法簡介
·物理因子能主要包括聲、光、電、磁等。
物理因子治療來源
治療分類
·第一類:人工的物理因子能
·電療法:*直流電療法: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法
*
*
*靜電療法:靜電場;電離空氣療法,人工的或自然界
·超音波療法:> 20KHz,800-1000KHz
·水療法:浸浴,漩渦浴,蒸汽浴、藥洗
·溫熱療法:石蠟,化學熱袋 、藥噴
·磁療法:磁片,磁塊,旋磁,電磁感應
·冷療法
·手法、按摩及牽引
第二類:套用大自然的物理因子
日光療法,空氣療法、海水浴療法、溫(礦)泉療法等。
·從作用機理來說:屬刺激療法
·從治療方面來說:屬外治療、也有深達作用
·從臨床套用來說:用於診斷、預防和治療
作用功效
·臨床治療套用:炎症性疾病、創傷性疾病、機能性疾病、疼痛性疾病、血管痙攣及末梢循環障礙性疾病、變態反應性疾病、多種皮膚病。
·正確套用理療方法有利於:
·A、提高療效;
·B、縮短病程;
·C、預防後遺症和併發症;
·D、促進功能和勞動力的恢復 。
一、理療的作用方式有那些?
1.溫度刺激:傳導熱、輻射熱、深部透熱、還有熱外作用即電磁震盪作用。熱的生理作用:增強血液循環加強代謝降低興奮性,降低肌張力增強免疫力。
熱的治療作用:鎮靜、止痛、消炎、解痙。
冷的治療作用:鎮痛、抗炎、控制痙攣。
作用:可調節中樞神經功能,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環,改善肌肉、關節活動等作用。
3.化學刺激:蠟療
4.電磁刺激:
·(1) 直流電引起機體內帶電微粒的定向移動
·(2) 各種低頻、中頻電流
·(3) 高頻電療中的共鳴火花療法
二、理療的作用機理是什麼?
物理療法是利用各種物理能量,包括電能、光能、熱能、機械能等作用於機體,引起人體各種反應,藉以促進、調節、維持或恢復各種生理功能,影響病理過程或克制病因,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一)直接作用:(1)對機體組織器官
(2)對致病因子
·(二)神經反射作用:一個完整的神經反射弧包括以下五個部分:感受器→傳入神經纖維→中樞神經→傳出神經纖維→反應器
·(三) 體液作用 血液循環、淋巴循環等促進機體新陳代謝。
治療方法
1.電腦中頻治療
(1)、音頻(等幅中頻)電療法
·利用頻率1,000~2,000Hz的等幅正弦以治療疾病的方法。由於這種電流處於音頻段,因此又稱音頻電療。
音頻治療有何作用?
·1、鎮痛
·2、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3、軟化瘢痕、松解粘連
·4、消散炎症及其殘留浸潤硬結
·5、調節神經功能
·6、提高細胞膜通透性,促使藥物透入人體
·7、音頻電疊加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
音頻治療的臨床套用
·1、對纖維結蹄組織增生、肥厚、機化、粘連的作用:對皮膚瘢痕增生、肥厚有較好的軟化、制止增生的效果。
· 2、神經痛:對周圍神經痛有一定的鎮痛作用。
·3、慢性炎症: 對慢性非特異性炎症、炎症殘留浸潤具有促進消散吸收的作用。
· 4、平滑肌張力低下疾病與尿路結石:治療尿瀦留、腸麻痹等疾病,可使腹脹減輕,出現排尿、排氣;治療習慣性便秘,可使排便間隔縮短。 還能治療腎絞痛或尿路結石。音頻電療除鎮痛外,還有提高平滑肌張力、加強平滑肌收縮的作用。
適應症及禁忌症
·臨床適應證有皮膚瘢痕增生、粘連、血腫機化、關節纖維性強直、肩關節周圍炎、狹窄性腱鞘炎、注射後浸潤、靜脈炎後硬索、慢性盆腔炎、腸粘連、神經痛等。
·禁忌證包括惡性腫瘤、急性炎症、出血傾向、局部金屬異物、心區、孕婦腰腹部、心臟起搏器者等。
治療技術
· 1、電極的放置
· 分為對置法與並置法:病灶表淺,可採用並置法;若病灶較深(如內臟周圍粘連)可採用對置法;
· 2、治療時間與頻次:
· 一般每次2 0 ~3 0 min,每日一次。
·1 5 ~2 0 次為一療程。根據病情需要可作數療程。
(2)調製中頻電療法
·套用中頻電流被低頻電流調製後,其幅度和頻率隨著低頻電流的幅度和頻率的變化而變化的電流治療疾病的方法。
·調製中頻電流含有1~150Hz低頻電流與2~8KHz中頻電流,兼有低頻電與中頻電兩種電流各自的特點和治療作用。
調製中頻的特點
·(1)人體組織的阻抗明顯下降,治療時可套用較大 的電流,作用較深。
·(2)人體組織不發生電解現象,電極下無酸鹼產物,不產生電解刺激作用,患者易於耐受,能堅持較長時間治療。
·(3)治療時皮膚無明顯不適感,患者能接受較大強度電流的治療。
·(4)電流的頻率、波形、幅度不恆定,有的療法可選用兩種以上電流,患者不容易產生適應性。
·(5)某些電流在足夠強度時刺激神經肌肉,可產生較強的肌肉收縮,引起骨骼肌收縮,鍛鍊肌肉,防止肌肉萎縮,提高平滑肌張力,調節自主神經功能。
·(6)整流後的半波型電流可作藥物離子導入。
調製中頻處方
·處方1:主治頸椎病、腰痛、扭傷、挫傷、陣痛、腰椎肩盤突出;
處方2:主治肩周炎、腱鞘炎、咽喉炎、網球肘;
處方3:主治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關節炎、消炎、消腫;
處方4:主治腹部局部減肥、臀部局部減肥;
處方5:主治盆腔炎、附屬檔案炎、注射後硬結;
處方6:主治胃腸功能紊亂、胃下垂、便秘;
處方7:主治術後粘連、瘢痕疙瘩、慢性炎症;
處方8:主治偏癱、肌肉萎縮、功能性電刺激。
中頻電療法的臨床套用
·臨床適應證有頸椎病、腰肌勞損、肩關節周圍炎、關節炎、腰背肌筋膜炎、周圍神經損傷、神經痛、胃腸張力低下、尿瀦留、術後腸粘連、術後粘連、瘢痕增生等。
·禁忌證與音頻電療法相同。
2、超短波療法
·超短波為波長為1~10 m,頻率為30~300 MHz的高頻電磁波。
超短波的治療作用原理
·(1)對神經系統的作用:用適當劑量的超短波作用於神經節及病灶區,可以降低交感神經的緊張度,減少血管的痙攣,建立側支循環。
·(2)對循環系統的作用:中等劑量作用於機體時,先出現短時間血管收縮,隨之擴張,血流加速。劑量過大可出現血管麻痹、出血。
·(3)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實驗證明,小劑量超 短波作用後,巨噬細胞系統吞噬能力增強,48h後這種增加更為明顯。
· (4) 對血液系統的影響:小、中劑量的超短波對造血器官有刺激作用。血沉開始時加快,1—3h後恢復正常。1h後凝血作用即有顯著上升。
·(5) 對機體代謝的影響:小劑量能使肌體組織的氧化過程使蛋白質分解過程增加,而大劑量則起抑制作用。
· (6) 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超短波對內分泌腺尤其是性腺非常敏感,
· (7) 對肝、脾、胃腸的作用:有加強免疫功能。
·(8) 對泌尿系統的影響:超短波作用於腎區,可使尿量增加。作用於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病人時可使排尿次數及尿量增多,有利尿作用。
· (9) 對炎症組織的作用:超短波的消炎作用,有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消除水腫、促進肉芽和細胞的生長。加速癒合。
臨床套用
臨床適用症;炎症和傷病的急性期與亞急性期,也適用於慢性期,如:軟組織和五官的感染、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盆腔炎、扭挫傷、肌筋膜炎、關節炎、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骨性關節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面神經麻痹、周圍神經損傷、脊神經根炎、脊髓炎等。
禁忌症:包括高熱、昏迷、活動性肺結核、妊娠 、局部金屬異物、活動性出血、心肺功能衰竭、心臟起搏器等。
超短波治療技術
(1)電極放置方法
·( 1)對置法:兩個電極相對放置於治療部位兩側,電力線集中於兩極之間,貫穿治療部位,作用較深。
·(2)並置法:兩個電極並置於同側治療部位表面,電力線較分散,只通過表淺組織,故作用較淺。
·(3)單極法:使用一個電極於治療部位,作用只限於電極下中央部位的淺層組織,故作用範圍小而表淺。大功率治療機除治療 面 癱 外,一般不採用單極法。
劑量分四級:
· 一級 無熱量:無溫熱感,氖光管的輝度最弱。適用於急性炎症的早期、顯著水腫或血液循環障礙的部位。
·二級 微熱量:有剛能感覺到的溫熱感,氖光管的輝度較弱。適用於亞急性和慢性炎症。
·三級 溫熱量:有明顯的溫熱感,氖光管的輝度明亮。適用於慢性炎症和慢性疾病。
·四級 熱量:有尚能忍受的強烈溫熱感,氖光管的輝度最亮。適用於惡性腫瘤的高熱療法。
療程
·急性炎症:每次治療6~8~10min,每日一次或兩次,5~10次為一療程;
·亞急性、慢性疾病每次治療10~15min,每日一次,10~15次為一療程;
·惡性腫瘤高熱療法每次治療40~60min,每周1~2次,5~15次為一療程,應與化療、放療基本同步。
·患者的感覺 — 是指患者治療局
·部的主觀溫熱感:在治療局部皮膚感覺正常的條件下,它反映了人體接受超短波電場作用後,吸收電場能量轉變為熱的情況,但這是主觀的,因人而異。
微波治療
·微波是指波長在1mm~1m,頻率為300~300,000MHs的特高電磁波
微波特點
·較明顯的溫熱效應:加強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大劑量產生的高熱可抑制或殺滅腫瘤細胞;
·影響神經興奮性、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的非熱效應:有鎮痛、消炎、促進組織生長修復的作用。
治療劑量
·分級同超短波:分無熱、微熱、溫 熱和熱量四級。
·微波改善血液循環、消散炎症的作用較突出。
· 炎症的早期水腫明顯,吸收微波較多,宜用小劑量及短時間;
·慢性炎症,可用中等劑量及較長時
間 ;
·如炎症組織發生壞死伴有化膿性改變時,劑量宜控制在最小範圍,以免 由於劑量過大,血管過度緊張,造成膿性分泌物的擴散;對非特異性炎症,可用較大劑量進行治療,以增強組織的吸收作用,並促進其再生過程。
·治療時間
一般10~15~20min,無熱量治療10min
以下,每日或隔日治療一次,10~15次為 一療程。
適應證
·神經炎、神經痛,頸椎病,骨關節勞損、退行性變,韌帶、肌肉勞損,風濕性關節炎,腱鞘炎,肩周炎,支氣管炎,胸膜炎,乳腺炎,盆腔炎,傷口感染等。
禁忌證
·惡性腫瘤,缺血組織,水腫部位,有膠布石膏固定支持的部位,含有金屬內固定的部位,生長中的骨,出血或有出血傾向的部位,眼睛,睪丸等不能接受微波的直接照射。
3、特定電磁波(TDP)
·TDP特定電磁波治療器的治療板,是根據人體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通過科學配方塗制而成的治療板。在溫度的作用下,能產生出帶有多種元素特徵振盪信息的電磁波,故命名為“特定電磁波譜”,它的漢語拼音縮寫為“TDP”。
作用機理
1、TDP的照射治療,能增加患者體內腦啡呔的分泌,有持久鎮痛的作用。
2、TDP的照射治療,能有效地促進微循環系統的加速修復,改善患部血液循環血液的流變。
3、TDP能很快提高機體內各種酶的活性,促進機體對缺乏元素的吸收。
4、TDP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生物效應是溫熱效應。深層組織溫度升高,血管擴張充血,增強局部的組織營養,促進滲出物的吸收;加強組織營養,加速組織再生及修復;可加速炎性產物及代謝產物的吸收,周圍白細胞浸潤,網狀內皮系統吞噬能力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對慢性及淺表性炎症有明顯的消炎作用;
·降低神經末梢的興奮性,故有鎮痛作用;熱對肌肉有鬆弛作用,可解除肌肉痙攣及增加肌腱延伸性。
適應症及禁忌症
·臨床適應症:亞急性或慢性軟組織損傷、肌肉勞損、關節痛、慢性關節炎、淺表性神經炎、神經痛,如面神經炎、多發性末梢神經炎、周圍血液循環障礙、靜脈炎、凍瘡、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關節功能障礙作運動療法前也配合紅外線治療。
·禁忌症:包括有出血傾向、高熱、急性炎症、活動性肺結核、重度動脈硬化等
4、半導體雷射療法
·利用半導體雷射治療疾病的方法。
·雷射是一種很強的電磁波,能產生強的電磁場,具有消炎、止痛、止血、鎮靜和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使紅細胞、血紅蛋白增加,促進血管的生長,加速傷口及潰瘍的癒合。
雷射的生物效應
消炎作用:半導體雷射治療機能夠激活或誘導 T、B 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細胞因子,通過淋巴細胞再循環而活化全身免疫系統,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作用。半導體雷射照射可抑制或降低炎症致痛作用。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半導體雷射直接照射血流減少的疼痛部位或間接照射支配此範圍的交感神經節均可引起血流增加,促進致痛物質代謝,緩解疼痛。
雷射的生物效應
激活腦內啡肽系統:機體接受半導體雷射照射後可增加腦肽代謝,使腦內類嗎啡樣物質釋放加快,而緩解疼痛。
抑制神經系統傳導:半導體雷射不僅抑制刺激的傳導速度,亦抑制刺激的強度及衝動頻率。雷射對疼痛刺激引起的末梢神經衝動、傳導速度、強度及衝動頻率均有抑制的作用。
雷射的生物效應
激活下行抑制系統:雷射照射刺激可上行性傳導至脊髓后角,同時又激活下行抑制系統
組織修復:是完成傷口癒合的前提條件,肉芽組織毛細血管越豐富,組織供氧量越充分,有助於各種組織修復細胞的代謝和成熟,促進膠原纖維的產生、沉積和交聯。
生物調節:雷射照射後,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調節內分泌,對血液細胞還可達到雙向調節作用
·臨床適應證有原發性高血壓、哮喘、胃腸功能失調、神經性頭痛、慢性潰瘍、閉塞性脈管炎、急性軟組織炎症、慢性潰瘍、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缺血性心臟病、急性腦卒中。
·禁忌證包括惡性腫瘤、皮膚結核、活動性出血、心肺腎功能衰竭等。
5、超音波療法
·超音波是指頻率在2000Hz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聽覺反應的機械振動波。將超音波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稱為超音波療法。頻率500~2500千赫的超音波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現在理療中常用的頻率一般為800~1000千赫。
超音波的機械作用
·機械作用是超音波最基本的作用,超音波能加速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和物質代謝;刺激細胞膜的彌散過程,增強其通透性,加速新陳代謝,提高組織再生能力,刺激骨痂生長;能使藥物經皮膚透入體內,加強藥物的作用;使堅硬的結締組織延長、變軟,松解粘連,軟化瘢痕。
·超音波作用於人體使溫度升高,可使組織充血、血液循環加強,有較好的鎮痛、解痙的作用 。
超音波的生物物理學效應及其作用機理
1、機械效應
·超音波是機械波,機械效應是一個最基本的作用。由於超音波的機械振動,壓力變化,可以形成對細胞物質及細胞結構的按摩作用。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彌散過程加速,新陳代謝加快,改善細胞缺血缺氧狀態,提高細胞組織的再生能力;機械作用還可以使堅硬的結締組織延長變軟,粘連的組織松解,所以,超音波在修復傷口,軟化疤痕,松解粘連,促進代謝,刺激神經系統功能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超音波的生物物理學效應及其作用機理
2、熱效應、非熱效應
· 熱效應:組織內的生理效應全是因超音波能提升組織溫度直接造成的結果。
· 非熱效應:組織內的生理變化主要是受到超音波能產生的機械效應而來。
臨床治療作用
·1. 增加肌腱和關節囊內的膠原纖維的伸展性
·2. 減低關節的僵硬度
·3. 減少肌肉的痙攣
·4. 減緩疼痛
·5. 增加血流
·6. 輕微的炎性反應幫助解除慢性發炎狀況
·7. 改變神經傳導速度
·臨床適應證有軟組織損傷、神經痛、神經炎、肩周炎、扭挫傷、注射後硬結、血腫機化、腱鞘炎、瘢痕增生、骨折延遲癒合等。
·禁忌證:
·惡性或良性腫瘤,因可刺激細胞生長和促進腫瘤細胞轉移。
·急性化膿性炎症、敗血症、菌血症
·活動性肺TB
·嚴重的支氣管擴張
·原因不明的高燒
·X線、放射性同位素治療期或治療後6個月以內
·兒童的骨骺部位
·孕婦下腹部和腰骶部
·急性軟組織損傷後24小時內
·嚴重心臟病患者的頸交感神經節,星狀神經節、血管區
慎用範圍:
·1、心、腦、眼、生殖器管,對超音波敏感,要注意劑量,禁用大劑量,以免組織損傷。
·2、血栓性V炎,要注意劑量,以免血栓脫落造成心腦肺等重要器官的栓塞。
·3、心臟病患者,尤其心功能不全者,劑量要少。
·4、糖尿病患者,因可使其血糖下降,故套用低強度、短時間,並囑治療後多休息,不在餐前治療。
·5、皮膚感覺遲鈍區、對熱過敏區,應慎用。
臨床運用原則
·1.時間因素:最長不超過15min
·2.強度因素:每平方厘米不超過3瓦
·3.超音波頻率:
· 組織深度達到5cm深的選用1MHz
較表淺的組織1——2cm選用3MHz
·4.總效率周期:治療目標為增加組織的溫度選用連續波式的輸出,希望超音波產生非熱效應且組織的溫度不要升高選用脈衝式輸出。
·5.劑量:超音波刺激的力量即強度與治療的時間合併產生
·6.治療強度:根據治療目標選用強度。
治療目標為增加組織溫度時,病人應在超音波施用2~3min內感覺溫熱,並且整個治療過程不增加任何不適感,一般而言,使用1MHz的超音波強度1.5~2W/cm2可產生此種效果,3MHz時,強度0.5W/ cm2已足夠。
·7.治療區域
等於2~3倍超音波轉換器的有效輸出範圍面積、治療時間5~10min。
治療方法
1、直接接觸法
將聲頭和體表直接接觸,進行治療的方法。
·(1)移動法:最常用,聲頭在治療部位做均勻螺旋式推進或做直線往返移動,一般速度為2~4cm/s,強度:進口機0.3~0.5w/cm2,國產機0.8~2w/cm2。
·(2)固定法:將聲頭固定在治療部位,用於較小的部位或痛點。劑量宜小,一般為移動法劑量的1/3或1/2,此法容易形成駐波,導致局部過熱或疼痛,應觀察患者反應。
·(3)移動和固定結合法:在上述移動法的基礎上,在痛點固定2~3s。
治療方法
2、水下法 :用於體表不規則部位。
·將治療部位置於水中,聲頭浸入水內,對準治療部位,聲頭與皮膚保持2~3cm的距離。如果聲頭表面和體表有氣泡集聚,應拭去氣泡再開始治療,水最好用蒸餾水或開水。
治療方法
3、輔助器治療法
用水袋、漏斗、超聲接管、反射器等進行 治療。適用於不規則或不平的體表或特殊部位,如眼、頸、面、關節等。
4、穴位治療
用小聲頭、漏斗或聲頭接管固定在穴位上
治療劑量
治療時間:
·固定法:3~5min,移動法:8~15min
·連續波時間宜短,脈衝波可適當延長。
·注意:治療時間和強度是很重要的因素,不能用加大強度來縮短治療時間,也不能用延長時間來減少治療強度。如用1w/cm2,10min和用2w/cm2,5min的超聲總能量是一樣的,但某些器官與組織對高強度的超聲即使在極短時間也會引起組織的嚴重損傷。
·頻度:常用qd,隔日1次,少用bid
·療程:急性病 6~8次為一個療程
慢性病 12~15次為一個療程
療程間隔以2~4周為宜。
石蠟療法
·利用加溫融化後的石蠟作為熱源和導體,包裹或塗敷於患部,緩慢放出熱能的療法。它是傳導熱療法的一種。主要作用為溫熱作用和機械壓迫作用。
·石蠟其溶點在50— 56℃,具有黏稠性高、可塑性強、延展性大及不具有熱對流等特點。
石蠟療法的作用
·蠟療具有較強而持久的熱透入作用,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水腫消退,減輕疼痛,緩解肌肉痙攣,降低肌張力,提高新陳代謝,消除炎症。
·能改善皮膚營養,加速上皮生長,促進骨的再生及骨痂形成,有利於骨折的癒合。
·能與皮膚緊密接觸產生機械壓迫作用。可防止組織內淋巴液和血液滲出,促進滲出物的吸收。
·臨床適應證有扭挫傷恢復期、肌肉勞損、關節功能障礙、關節強直、慢性關節炎、瘢痕攣縮、循環障礙、腱鞘炎、肩關節周圍炎、凍瘡等。
·禁忌證包括惡性腫瘤、高熱、活動性肺結核、出血傾向的疾病、傳染性皮膚病、癬、嬰兒、開放性傷口等。
7.磁療法
·磁療法:是利用磁場作用於機體或穴位的外治法。其作用機理的基本點是通過磁場對機體內生物電流的分布、電荷的運行狀態和生物高分子的磁距取向等方面的影響而產生生物效應和治療作用。
·宋代《濟生方》有用真磁石棉裹塞耳治耳聾之記載。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亦有用吸鐵石加一些藥物製成藥膏敷貼治療諸瘡腫毒之論述。
·磁療法具有鎮痛、消腫、消炎、鎮靜等作用。可治療治多種內外科疾病。
磁療法作用
現代研究認為,人體的穴位具有電磁特性,它是磁場的聚焦點。經絡是實現生物放大效應的主要渠道,人體生物電荷失去平衡可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磁療法是通過磁場對經絡穴位的作用,調節機體生物電磁的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具體作用:
①可使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血管擴張,血循擴張,血循環加快,而起消腫鎮痛作用;
②通過對組織生理、生化反應的影響而起消炎止痛的作用;
磁療法作用
③抑制中樞神經功能興奮,改善睡眠狀態,延長睡眠時間,緩解肌肉痙攣,降低血壓而起鎮靜作用;
④高強度磁場作用可抑制某些癌的生長與轉移;低強度的磁場作用,可延遲衰老過程等等。
磁療法種類
· 1、貼磁法 將磁感應強度500~200高斯(GS)的磁片或磁條或磁珠經消毒後直接貼敷皮膚或穴位,或間接貼在需要的內衣里、帽子內,穿戴在身上進行的磁療。
·主治頭痛,咳喘,胃脘痛,泄痢,嬰兒腹瀉,遺尿,腹痛,膽囊炎,痛經,風濕痛,挫傷,外傷後遺症等疾病。
磁療法種類
·2、 旋磁法 是利用旋磁機產生脈動磁場或交變磁場進行治療的方法。在旋磁機中,是利用一隻微型電動機帶動2~4塊永磁體旋轉而產生變化的磁場,同名極配置時產生的是脈動磁場,異名極配置時產生的是交磁場。工作時磁感應平均強度為0.05~0.12特斯拉(500~1200高斯)。
·本法主治血腫,皮膚潰瘍,凍傷,小兒急慢性腸炎等疾病
磁療法種類
·3、磁-電法,又稱磁電綜合法。是用某些低、中頻電流和靜磁場聯合使用產生的交變磁場進行治療方法。其具有較強熱、磁、按摩效應,是當前用之較多的磁療。
·主治治風寒所致的腰痛、腹痛、關節痛、坐骨神經痛、外傷後遺症以及支氣管炎,肺炎,神經炎,神經性皮炎等
·臨床適應證有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肩周炎、頸椎病、坐骨神經痛、慢性前列腺炎、扭挫傷、血腫、注射後硬結、嬰幼兒腹瀉、神經官能症等。
禁忌證包括白細胞低下、高熱、有出血傾向以及孕婦、體質非常衰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