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午後前奏曲

牧神午後前奏曲

牧神午後前奏曲為管弦樂曲,克勞德·德彪西作曲。作於1892-1894年,取材於馬拉美的同名詩作《牧神午後》。 該曲為印象主義音樂的經典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牧神午後前奏曲
  • 作曲:克羅德·德彪西
  • 創作時間:1892-1894
  • 取材:《牧神午後》
樂曲介紹,描繪內容,樂曲段落,樂曲簡評,作曲家簡介,

樂曲介紹

這首夢幻一般的交響詩《牧神午後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義作品,可以認為,德彪西通過這一音詩而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因而此曲被後人譽為"德彪西的第一顆管弦樂定時炸彈"。
從這個標題可以知道,他的音樂是受他的朋友史蒂芬·馬拉美的著名詩篇啟發而寫的《牧神午後》。雖然這首短小的音詩以其異國情調的旋律和難以捉摸的和聲使許多聽眾困惑不解,但是,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它獲得了普遍的讚賞,始終是作者最膾炙人口的管弦樂傑作之一。

描繪內容

這首樂曲帶有些神秘和虛幻的氣氛,內容是:
烈日當空,半神半獸的牧神躺在樹蔭下休息。他似睡非睡,胡思亂想,感到自己模模糊糊地進入了埃特納山仙境。在那裡,他見到仙女在舞蹈,並且和愛神維納斯度過了魂消魄散的時刻。正當他因為褻瀆神明要受到懲罰的時候,他又昏昏沉沉睡著了。
德彪西解釋這個作品時說:“我不是用音樂來作為馬拉美這首詩的姊妹篇,它可能只是這首詩的背景,為了把人們帶到和詩相似的意境之中”。馬拉美聽到德彪西的這首音樂之後說:“德彪西的音樂,大大地豐富了和超過了我的詩意”。

樂曲段落

《牧神午後前奏曲》分三個段落。
開始,由一支長笛吹奏出一段牧歌風的音調,這個曲調在樂曲里反覆出現。它在不斷變化的伴奏陪襯下,給人一種飄浮不定的、夢幻般的意境。
主題先由雙簧管演奏。它的曲調甜美、熱情。描繪牧神和維納斯女神在一起的情景;其它木管和弦樂接著奏出更加優美的曲調,表現牧神生活在甜蜜的愛情之中;夢境裡發生的一切,一個一個地消逝了。牧神又回到朦朦朧朧的睡意之中,他感到疲倦、孤獨。
最後,豎琴下行音引出圓號和弦,結束全曲。

樂曲簡評

樂曲的開始部分,簡單而無伴奏的長笛所吹出的旋律,仿佛是畫布上刻畫得十分分明的線條,它顯然是表現了詩人馬拉美筆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調。牧神親自吹奏的那懶洋洋而變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溫暖的天鵝絨般的圓號與木管聲中,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豎琴聲中。樂隊的色彩纖麗而細膩,弦樂分聲部奏出輕輕顫動的震音。整個音樂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陽光明媚,暖氣襲人,微風吹拂,牧神昏昏欲睡,夢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氣之中。

作曲家簡介

克洛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出生在聖日爾曼昂萊。他的父親是個小商人,曾參加過巴黎公社武裝起義。德彪西從小隨父母學習音樂,十一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畢業後,任俄國富孀梅克夫人的家庭音樂教員,並隨她出訪過許多國家。
1884年,德彪西因創作大合唱浪子》成功而獲得羅馬獎金,被送往羅馬深造。
德彪西早期作品繼承浪漫主義傳統創作的手法。自從他接觸俄羅斯“旨力停車”作品,並在“萬國博覽會”上聽到東方音樂之後,深受啟發。
後來,他對印象主義繪畫及詩歌發生興趣,決心在音樂上創造新的表現手法。這種手法和印象派繪畫手法相似,即是用淡淡的色彩,描繪出一種氣氛或反映人對某一自吹自擂接觸時頭腦里產生的印象。他把和聲作為豐富色彩的一種手段,經常省略三和弦,多用九和弦全音音階七和弦的平行進行和四度、五度的空泛音。他還有意識地衝破常規節拍,用比較自由的節奏、寬廣的音域。在德彪西的創作中,注重色彩性,布局十分細膩,從而擴大了音樂的表現手段。在德彪西的影響下,很多作曲家接受了他的觀點,象拉威爾、杜卡都是印象樂派的代表人物。
德彪西的作品主要是鋼琴曲,管弦樂不多,他的代表作有管弦樂:《牧神午後前奏曲》、《意象》、《夜曲》、《大海》,《前奏曲集》等。此外,他還作有論文集《克羅士先生》等。
1918年3月15日,德彪西在巴黎死於癌症,享年五十五歲。
在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里,他形成了一種被稱為“印象主義”的音樂風格,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