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散(《產育寶慶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牡丹皮散,中醫方劑名。出自《產育寶慶集》卷上。主治產後血暈,腹滿欲狼狽。

基本介紹

  • 名稱:牡丹皮散
  • 別名:牡丹散(《太平聖惠方》卷八十)
  • 出處:《產育寶慶集》卷上
  • 組成:牡丹、川大黃、川芒消、冬瓜子、桃仁
  • 主治:產後血暈,腹滿欲狼狽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牡丹一兩,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川芒消一兩,冬瓜子一合,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半兩。

用法用量

上為粗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

產後血暈,腹滿欲狼狽。

附方

名稱:牡丹皮散
組成:牡丹皮、芍藥、貝母、當歸、川芎、桂、苦參、大黃、郁李仁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一日二次,溫酒送下
主治:婦人血風勞氣,氣塊攻心,日漸黃瘦,經脈不行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名稱:牡丹皮散
組成:牡丹皮、地骨皮、天台、烏藥、海桐皮、青皮、陳皮
用法:上為末,入研了沒藥二錢半,再羅過。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如寒多熱服,熱多寒服,食前,每日三次
主治:產後寒熱,臍下疼痛,煩躁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八
名稱:牡丹皮散
組成:牡丹皮、川芎、枳殼、桂延、胡索、甘草、羌活、半夏、陳皮、木香、白朮、訶子肉、當歸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五七沸,食前溫服
主治:益血海,消寒疾,益脾胃,理血氣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九
名稱:牡丹皮散
組成:白芍藥、當歸、五加皮、地骨皮、人參、沒藥、桂心、牡丹皮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酒各半盞,不飲酒只用清水一盞,開通錢一錢,麻油蘸之,同煎至七分,去滓,通口服下。煎不得攪,吃不得吹
主治:婦人產後虛羸,發熱自汗,欲變蓐勞,或血氣所搏,及經候不調,寒熱自汗羸瘦
出處:《普濟方》卷三四九

重要文獻摘要

《四庫全書子部精要》:“牡丹皮散治產後血暈,悶絕狼狽。若口噤,則須拗開灌之,必效。牡丹皮、大黃(蒸)、芒硝各一兩,冬瓜子半合、桃仁三十七粒,去皮尖。’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入芒硝再煎,分二服。欲產,先煎下,以備緩急。《金匱要略》以此治腸癰,但分兩少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