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邊牆

牡丹江邊牆

牡丹江邊牆,始建時間推測為唐朝,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縣東北部的交界處之間。東西兩端隨山體呈東西走向,中間跨溝越谷,為東南、西北走向,基本位置在東徑130°,北緯45°之間。

牡丹江邊牆,由三段不連續的邊牆構成,分布於牡丹江市愛民區和寧安市境內的山地中。自北向南依次為牡丹江段邊牆長38.629千米、江東段邊牆長22.394千米、鏡泊湖段邊牆長4.996千米,三段牆體整體皆呈東南-西北走向,全長66.019千米。牡丹江邊牆的存在和發現,為研究中國唐代東北邊疆少數民族考古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證據。

2006年5月25日,牡丹江邊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牡丹江邊牆
  • 外文名稱:Mudanjiang side wall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保護級別: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Ⅲ-206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結構,特點,文物遺存,土牆,石牆,山險牆,單體建築,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高王大祚榮建立震國至正式受唐朝冊封期間(698-713年),修築鏡泊湖段邊牆。
武王大武藝“北擊黑水”期間(726-732年),修築牡丹江段邊牆和江東段邊牆。
民國十三年(1924年),《寧安縣誌》卷三·古蹟·古城條記載:“登此古城(城牆砬子山城)瞻望湖之南岸(實為東岸),有邊牆一道,高約5尺余,直達延吉,不詳其里數,蓋遼金防戍之具最重邊堡,如江省洮兒河迤北現存之泰州堡即其例也。”
1964年春,黑龍江省博物館工作人員首次調查鏡泊湖段邊牆。
1979年7月,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首次發現牡丹江段邊牆。
1982年夏,黑龍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隊複查了鏡泊湖段邊牆。
1984年4月,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完成了牡丹江段邊牆的全程調查。
1992年,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寧安市文物管理所首次發現江東段邊牆。
2007年,牡丹江市成立長城資源調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地點設在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
2008-2010年,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完成對牡丹江市境內多段邊牆的田野調查。
註:牡丹江邊牆修築的年代,推測其修築年代“應與文王徙都上京的時間大致相當,至遲不晚於文王徙東京(琿春八連城城址)之後”。

遺址特點

結構

牡丹江邊牆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與海林縣東北部的交界處之間。東西兩端隨山體呈東西走向,中間跨溝越谷,為東南、西北走向,基本位置在東徑130°,北緯45°之間。牡丹江邊牆,由三段不連續的邊牆構成,分布於牡丹江市愛民區和寧安市境內的山地中。自北向南依次為牡丹江段邊牆長38.629千米、江東段邊牆長22.394千米、鏡泊湖段邊牆長4.996千米,三段牆體整體皆呈東南-西北走向,全長66.019千米。牡丹江邊牆依據防禦方向外觀構築牆體的材質確定牆體外觀,分土牆、石牆、山險牆、山險四類牆體。
牡丹江邊牆分布圖牡丹江邊牆分布圖

特點

牡丹江邊牆,三段邊牆的修築方式均為就地取材,在充分體現順山勢、依地形、地貌特點的同時,牆體上出現的外凸圓弧形、外凸“舌”狀、外凸尖角狀、內凹狀的特徵頗具特點。整段牆體向外側凸出,具有防禦功能。外凸圓弧形牆體的弧頂和外凸“舌”狀牆體的弧頂外側、大多數有取土平台,平台基本與弧頂形制一致;牆體內側山脊高於牆體的,山脊基本呈漫圓形或橢圓形,牆體在此處沿著山脊外緣繞過,站在這些山脊上,牆體外側山勢一覽無餘,可起到崗樓或敵台的作用。內凹形牆體多數內壁砌石,和有內壁砌石的土牆段都出現比較平緩的谷底或山頂山坡上,這些地段牆體的內壁砌石有護牆的功能。鏡泊湖段邊牆的馬面立面整體呈橢圓狀向外側凸出,頂部均有大小不一的台面。
牡丹江邊牆牡丹江邊牆

文物遺存

土牆

牡丹江邊牆,土牆順山勢在自然基礎上就地取土堆築,土質為黃褐山砂土,部分牆段保存有取土築牆跡象。牆體上窄下寬,剖面呈梯形,斷面處未見夯層。在連線兩側山峰的“U”形山口處,山口底部土牆最高,牆體順山坡向東西兩側山峰延伸,逐漸變矮,直至消失。局部牆體內側有砌石,具有阻水作用。根據牆體結構特徵可分為四種類型。在自然基礎上直接堆土築牆,不見遺蹟現象。在自然基礎上堆土築牆,牆體內側用石塊砌築牆壁,局部段落砌石時斷時續。在自然基礎上堆土築牆,牆體外側底部有築牆時形成的緊臨牆體,並且與牆體平行呈“U”形的取土溝。在自然基礎上堆土築牆,牆體外側底部有築牆時形成的緊臨牆體,並且與牆體平行的取土平台。根據修築細節的不同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取土平台緊臨牆體並且與牆體平行。第二種情況是取土平台形狀與弧形牆體外側底部弧形一致,平台由弧頂逐漸貼近牆體,最後與牆體重合。第三種情況是取土平台緊臨牆體並且與牆體平行,牆體內側底部有築牆時形成的緊臨牆體的取土溝。
牡丹江邊牆-土牆牡丹江邊牆-土牆

石牆

牡丹江邊牆,石牆利用自然山體為基礎,在其上直接用大小不一的自然毛石或較規整石塊砌築石牆。局部在山脊豁口或低洼處砌築牆基,在牆基上再砌築牆體。基礎:根據修築基礎的方式和材質分三種類型。在山脊頂部石砬子豁口和山體低洼處,先用石塊砌築基礎,將豁口或低洼處補平,後在其上壘砌石牆。在狹長的自然山脊頂部,先用石塊壘砌牆基,將山脊補平,後在牆基頂部外側部分向上壘砌石牆。牆體外側與牆基平齊或略縮回一點,可通行或站人瞭望和射擊。在緩慢上升的山脊北坡自然地面直接取土堆築土基,在土基上用石塊砌築牆體。特徵:大部分牆體毛石乾插砌築,局部土石混築。按結構特徵分四種類型。使用石塊乾插砌築,牆體中不夾土,分兩種修築方式,第一種方式兩側牆壁豎直,無收分;第二種方式兩側牆壁略有收分,約為4°。用較大自然石塊砌築牆體,兩側牆壁略有收分,約為4°,採用山砂土墊層。土石混築。護坡式石牆,採用較規則的自然石塊在山脊外側砌築,僅能看到石牆頂部及外壁,石牆中不夾泥土。特殊結構牆體:石台:第一種是牆體內側人工用自然石塊砌築的平台。第二種是與牆體頂部平齊。第三種石台低於牆體。“L”形牆體:牆體修築有兩處凹槽,開口朝向內側。瞭望孔:內口大,外口小,內口寬。
牡丹江邊牆-石牆牡丹江邊牆-石牆

山險牆

牡丹江邊牆,山險牆利用自然山體為基礎,山體頂部人為略加平整或在山體外側削山築牆。根據牆體結構形式可分為兩種類型。山體頂部人工略加平整,外側順山勢,牆體內側山脊高出牆體。牆體頂部人工略加平整,外壁削山築牆。順山勢修築于山脊頂部外側山坡和山脊拐角外。根據削山築牆的方法可分為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牆體在山脊外側山坡、山脊拐角外側削山築牆,底部鏟成平台,形狀與牆體弧形基本一致,弧頂處最寬,兩側略窄,平台由弧頂逐漸貼近牆體,最後與牆體重合。第二種方式:在山脊外側山坡削山築牆,牆體段落呈弧形,頂部人工略加平整,外側底部鏟成平台,形狀與牆體弧形基本一致,弧頂處最寬,兩側略窄,內側山脊高出牆體。第三種方式:在山脊外側山坡削山築牆,頂部人工略加平整,外側底部無平台,與山坡略有角度。4.功能牆體:為增強防禦功能,依地勢在局部修築成類似馬面的功能牆體,主要有四種類型。圓弧形牆體:牆體順山勢修築,遇渾圓山體外坡築牆,將山體包裹起來形成圓弧狀牆體。舌形牆體:牆體順山勢在山脊外坡修築,形成舌狀牆體。尖角形牆體,牆體順山勢在山脊外緣修築,形成尖角狀牆體,內側山脊一般高於牆體。內凹形牆體,牆體順山勢修築,形成凹向內側的弧形牆體。
牡丹江邊牆-山險牆牡丹江邊牆-山險牆

單體建築

牡丹江邊牆,在鏡泊湖段邊牆外側修築有38座典型馬面,是以自然原生地面為基礎,在牆體外側順山勢人工堆土修築。馬面平面略呈長方形,底部寬大,至頂端逐漸內收呈圓弧形,並依附牆體向外突出。馬面頂部台面覆壓在牆體之上,略呈橢圓形,高於牆體。
牡丹江邊牆-單體建築牡丹江邊牆-單體建築

研究價值

牡丹江邊牆對唐代渤海國的穩定、發展和開疆擴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三段邊牆的存在對研究唐代東北地方政權的軍事防禦構成、特點、形制、工事、體系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也為研究唐代東北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的戰爭、發展、民族融合、政權演變乃至唐代東北少數民族發展變化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牡丹江邊牆的存在和發現,為研究中國唐代東北邊疆少數民族考古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證據。

保護措施

1981年,城牆砬子山城被公布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重唇河山城被公布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5日,“牡丹江邊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

691年-692年,駐守營州的唐軍在唐將李多祚的帶領下擊敗黑水靺鞨部落聯盟,迫使黑水靺鞨勢力回到三江平原故地。但隨後的營州之亂,鎮守此地的唐將李多祚被調回鎮壓營州,使此地唐軍極為空虛,黑水靺鞨部落聯盟重新南下進行擴張,到大祚榮建立震國時,黑水靺鞨部落聯盟勢力即使沒有擴張到牡丹江中下游地區,這一地帶有可能就是此時震國北國界和黑水靺鞨部落聯盟勢力範圍之間的緩衝地帶。大祚榮為解決黑水靺鞨部落聯盟南下擴張帶來的壓力與威脅,首選就是在其北部國界線上修築防禦工事,鏡泊湖段邊牆應在此時修築。正因為北方國境線上有軍事防禦線,致使初期震國渡過了危機,大祚榮可以潛下心來發展國力,短短几年使自己“編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

旅遊信息

地址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與海林縣東北部的交界處之間。
牡丹江邊牆
門票
免費。
  
交通
駕車經301國道、鶴大公路至牡丹江邊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