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山起義

牛頭山起義

1930年9月5日,在中共浙江宣平縣委的領導下,遂昌、宣平(今屬武義縣)、松陽三個縣的30多個村莊的農民在牛頭山地區舉行了武裝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頭山起義
  • 時間:1930年9月5日
  • 領導:中共浙江宣平縣
  • 地址:牛頭山地區舉行了武裝起義
起義背景,起義過程,起義結果,歷史影響,

起義背景

牛頭山地處遂昌、宣平、松陽三縣地區,形似牛頭,橫臥在遂昌縣的東鄉。
1927年10月,中共宣平縣委委員吳謙到宣遂邊境進行革命活動,發展黨組織。
1930年初到5月,共產黨員許樟林、劉關明、陳呈根、張根祥等相繼在去峰鄉的白沙、濂竹鄉的千義坑、馬頭鄉的弦頭弄、雲峰鄉的祥川村發動農民,他們以組織青幫為掩護,成立了遂昌農軍東、南、西、北營,在雲峰鄉天堂村設立農軍總營。各營分別由徐水太、陳呈根、吳樟土、鄭火松負責,許樟林任四營總指揮。各營下設連、排、班組織,規定了聯絡暗號。後來,遂昌農軍改稱為遂昌紅軍游擊隊。
為了武裝這支革命隊伍,縣委一面讓遂昌紅軍廣泛收集山區農民用的鳥槍、土銃、大刀、長矛等武器,一面組織人員自製土槍、火藥。1930年9月4日,吳謙帶了3000餘元銀洋,以採購中草藥為掩護,從宣平出發,擬經金華、蘭溪赴杭州購買槍枝並向在杭的宣平縣委書記曾志達匯報情況。不幸,吳謙去杭州的行動計畫,被宣平大河源的惡霸鮑益豐和大河源的藥店老闆徐壽壽識破,鮑、徐立即合謀向駐蘭溪的浙江保全第3團告密,致使吳謙一到蘭溪就被捕,9月6日被槍殺在蘭溪南門外。
這支300餘人的遂昌紅軍游擊隊武裝一建立,即高舉土地革命的旗幟(當時紅軍旗幟上的圖案是鐮刀、斧頭),以推翻反動派的黑暗統治,推翻剝削和壓迫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窮苦農民翻身求解放為目的。

起義過程

1930年9月2日,遂昌紅軍游擊隊與宣平紅軍匯合後,決定隊伍稍事整訓後,於9月5日舉行起義。是日凌晨,起義隊伍開赴宣平縣的樊嶺腳,伏擊國民黨宣平地方部隊。敵人在受到我軍伏擊後,十分驚恐,準備沿小溪逃竄。敵人發現我軍所用的武器是土貨後,立即瘋狂反撲,紅軍排長鮑連興等當即陣亡。戰鬥從上午一直打到傍晚,敵人溜進了宣平縣城。

起義結果

戰鬥結束後,遂昌、宣平兩縣紅軍返回各自駐地。途中,遂昌紅軍徐騰正、張正富、王樟根三人與部隊失散,途經門陣村附近,被門陣地主武裝保衛團攔截,徐、張兩人被捕。9月9日,徐、張兩人被門陣保衛團的正副團長張大金、張仁貴砍斷足筋活埋。12日,我軍指戰員懷著滿腔仇恨,手執大刀長矛,肩扛土槍土炮,在許樟林、鄭汝良(宣平紅軍西營指揮)的率領下,直奔門陣,向敵人發起猛烈攻擊。敵人憑藉有利地形和武器優勢,頑固反抗,雙方相持不下。我軍指戰員再次猛攻,殺得敵人死的死,傷的傷,余者狼狽逃竄。
門陣之戰結束,遂昌、宣平兩縣紅軍領導人在舊處村召開會議,一致認為,經過這次戰鬥,敵人會更加瘋狂地圍剿我軍,決定馬上轉移。
13日,按鄭來德的建議,遂昌、宣平兩縣紅軍轉移到遂昌縣天堂村。是日,盧子敬、陳鳳山率松陽紅軍也抵達天堂村。於是,遂昌、宣平、松陽三縣紅軍千餘人會師天堂村,軍威大振,指戰員們鬥志昂揚,革命熱情空前高漲。
三縣紅軍會師天堂村,革命形勢如火如荼,國民黨反動派驚恐萬分,地主惡霸、土豪劣紳紛紛向縣政府請求從速派兵鎮壓。9月中旬,遂(昌)宣(平)湯(溪)松(陽)四縣反動武裝向紅軍開展了聯合“圍剿”。三縣紅軍面臨敵人的瘋狂圍剿,決定分兵兩路,一路由鄭汝良等率領宣平紅軍游擊隊向宣平上坦方向轉移;另一路由許樟林等率領遂昌、松陽紅軍游擊隊轉移到牛頭山的天師殿駐紮。
9月25日浙江省政府派出保全第1團,開赴牛頭山區鎮壓紅軍,屠殺革命民眾。遂昌紅軍有24人被殺害,18人被捕入獄。

歷史影響

牛頭山起義正值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與國民黨反動派激烈對抗的時期,1930年毛澤東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革命理論,同時發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重要革命思想。牛頭山起義正是回響了毛主席的號召,順應了農民起義的歷史潮流,為新中國的成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