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塔

牛頭塔

牛頭塔位於通山縣城西門外鳳池山上,四周群山環抱。站在塔山上,居高臨下,可覽通山縣城全景。 據傳,牛頭塔於清乾隆壬申年(1752)由當地鄉紳經三年努力修成,高九米,塔身六角五層,內有石梯盤旋而上,數十尊惟妙惟肖的石雕鑲嵌。同治六年《通山縣誌》載:“道光間為雷震崩其半,同治甲子年,知縣易光蕙拆而重修。”文革期間曾被當作“四舊”破掉。一九九八年,由通山縣文化局復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頭塔
  • :九米
  • 地理位置:通山縣城西門外鳳池山上
  • 建成時間:清乾隆壬申年(1752)
牛頭塔的故事
牛頭塔的故事是從清朝嘉慶17年開始的,距今已有187年了。
最初的牛頭塔不是風景塔,而是風水塔。那時的人們喜歡風景,更看重風水。通山縣自乾隆辛巳年(1761)到嘉慶17年(1812)長達51年的時間內沒有出一名進士了,文運不興,地方不旺,在這種背景下,一座九米高的六角棱形的五層石塔修建了,立在了通羊城西南的獅子山上。
牛頭塔學名獅子塔,雅名來爽塔,俗名牛頭塔。
十年後,也就是道光壬午年(1822),通山縣還真的出了一名進士,這個進士叫鄧謝才。鄧謝才辭了鄉親,別了牛頭塔,坐轎赴任去了。可不久,在一個漆黑的深夜,通羊鎮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牛頭塔在劫難逃,被雷擊毀了。自從牛頭塔被雷擊倒後,不知為何,通羊人失去了當初修建牛頭塔的熱情,二、三十年的時間內沒有修復牛頭塔。倒下了的牛頭塔魂飛魄散地躺在獅子山上,而通山縣也在這二、三十年間默默無聞,再也沒有一個莘莘學子爬過界水嶺,走進皇宮,參加殿試。
同治三年(1864),倒是從界水嶺走來一位山東人。這個叫潘滋的山東人徑直走進衙門,坐在了知縣的寶座上。當通山人把目光注視這位新知縣的時候,潘知縣卻把目光走向了縣衙對面的獅子山,最後停在了牛頭塔的廢墟上。這一年,牛頭塔修復了。
事情就是這般奇巧,十六年後,通山又出了進士,而且接二連三的竟有五人。他們是光緒庚辰年的程際雲,戊子年的吳懷清,庚寅年的汪宗翰和後來的吳擇仁、石會昌等。這是一種巧合?還是冥冥中有什麼機緣?不管怎么說,牛頭塔在人們的心目中,份量自然不輕了。
解放後的牛頭塔不再是風水塔,而是山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山城人照相,都喜歡把牛頭塔作為背景攝進自己的照片中。
如果不發生下面的事,牛頭塔不再有故事了。
1966年的某一天,一群身穿舊軍裝,腰系武裝帶,臂戴袖章的紅衛兵興致勃勃地衝上了獅子山,來到了他們常來玩的牛頭塔下。不一會兒,一聲巨響,牛頭塔炸倒了,倒在了春光明媚的艷陽天裡。
牛頭塔重新倒下,本應在通羊城掀起軒然大波。然而,通羊人鴉雀無聲。“走資派”忙於寫檢討,造反派忙於貼標語,逍遙派忙於看熱鬧去了。
牛頭塔欲哭無淚。
歷史又艱難地走過了十幾年。一九八二年,通羊一些奉命修志的文化人在新修的縣誌中重重的寫下:牛頭塔,1966年毀於“文化大革命”!
通羊人沒有忘記牛頭塔。暢所欲言的日子裡,修復牛頭塔也是街頭巷尾議論的話題,只是由於種種原因,牛頭塔在一段時間內沒能重新站起來。
1997年8月間,從界水嶺又走進一位新“知縣”,只是他沒象一百三十三年前的潘知縣把目光放在牛頭塔的廢墟上,而是用目光翻閱堆積如山的信件。第二年,牛頭塔修復了。
牛頭塔第三次站在獅子山上,看眼前,想未來。牛頭塔一定有許多感慨。往事如煙,滄海桑田,被天災人禍折騰了幾次的牛頭塔以後還會有故事嗎?也許會有,但一定不會再讓人傷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