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草

牛鞭草

牛鞭草(學名:Hemarthria altissima (Poir.) Stapf et C. E. Hubb.)是禾本科牛鞭草屬植物,葉鞘邊緣膜質,鞘口具纖毛;葉舌膜質,白色,長約0.5毫米,上緣撕裂狀;葉片線形,長15-20厘米,寬4-6毫米,兩面無毛。第一穎革質,等長於小穗,背面扁平,具7-9脈,兩側具脊,先端尖或長漸尖;第二穎厚紙質,貼生於總狀花序軸凹穴中,但其先端游離;第一小花僅存膜質外稃;第二小花兩性,外稃膜質,長卵形,長約4毫米。

牛鞭草分布於北非、歐洲地中海沿岸各國、亞洲中國;在中國分不急於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各地。多生長於田地、水溝、河灘等濕潤處。

牛鞭草適口性好,是畜、禽、魚的優良飼草。莖葉柔嫩時,稍有甜味,側碎後馬、牛、羊喜吃。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長而橫走的根莖。稈直立部分可高達1米,直徑約3毫米,一側有槽。葉鞘邊緣膜質,鞘口具纖毛;葉舌膜質,白色,長約0.5毫米,上緣撕裂狀;葉片線形,長15-20厘米,寬4-6毫米,兩面無毛。總狀花序單生或簇生,長6-10厘米,直徑約2毫米。無柄小穗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第一穎革質,等長於小穗,背面扁平,具7-9脈,兩側具脊,先端尖或長漸尖;第二穎厚紙質,貼生於總狀花序軸凹穴中,但其先端游離;第一小花僅存膜質外稃;第二小花兩性,外稃膜質,長卵形,長約4毫米;內稃薄膜質,長約為外稃的2/3,先端圓鈍,無脈。有柄小穗長約8毫米,有時更長;第二穎完全游離於總狀花序軸;第一小花中性,僅存膜質外稃;第二小花兩稃均為膜質,長約4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生長環境

牛鞭草多生長於田地、水溝、河灘等濕潤處。牛鞭草喜生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的濕潤地段、田埂、河岸、溪溝旁、路邊和草地,喜溫熱而濕潤的氣候,生態幅不寬,它適應的氣溫範圍為平均溫在12-18℃之間,適應的降水範圍為500-1500毫米;適應的土壤pH值為4-7.5。在沙質土、粘土上均能生長。在栽培小區,當土壤水分達86%,經6天而無受害跡象。
牛鞭草是對水分較為敏感的植物,一般路旁、山坡、高燥荒地不見生長或少見生長,有個別稀疏植株,但也生長很弱。在中性和微鹼性土壤生長良好,抗鹽性較差,重鹽鹼地不能生長。

分布範圍

牛鞭草分布於北非、歐洲地中海沿岸各國、亞洲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各地。
牛鞭草

栽培技術

耕地前,每公頃施土雜肥25-37.5噸,翻耕,靶均。在濕潤的低由平坡或平原栽植較好。整平地面後開播種溝備好扦插苗,苗長25-30厘米,含2-3個節,按30厘米×30厘米的行株距。主要用無性繁殖,以其莖節栽種,可將其根莖切成10-16厘米一段,每段保留2-3節,撒入播種溝,蓋土2-3厘米,全年均可進行,成活率均較高。桿插後,施一次有機肥,緩苗快,產量高。以後,每劉割1次,追氮肥1次,每次每公頃施尿素或硫酸氨25-112.5千克。大片人工或天然草場可輪牧,或刈割青飼,或製成青乾草均可,促進生長發育。
牛鞭草分櫱力較強,葉量較大,一般莖葉比可達1:2-1:1.5。它持水力強,調製乾草困難,易霉爛,綠色度較低。牛鞭草再生力較強,每年可劉割2-3次,每次劉割後40天即可生長到50厘米以上,刈割還可促進分櫱,增加總產草量。

主要價值

牛鞭草適口性好,是畜、禽、魚的優良飼草。莖葉柔嫩時,稍有甜味,側碎後馬、牛、羊喜吃。可放牧利用,可以青貯,但不宜曬制乾草。牛鞭草切碎後與其他飼料混合,才能被牛羊飼用。牛鞭草常常在低濕地上形成純群落,每公頃草可達0.8-10噸,莖葉量大,便於收割和貯制乾草,但質地稍硬,為有一定飼用價值的野生牧草。
牛鞭草具有發達的長根莖,固土保水性能良好,可用作護堤、護坡、護岸的保土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