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草柄鏽菌

簡介,形態描述,討論,

簡介

拉丁綱名 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 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 Uredinales
中文目名 鏽菌目
拉丁科名 Pucciniaceae
中文科名 柄銹科
拉 丁 名 Puccinia cacao
中 文 名 牛鞭草柄鏽菌
定 名 人 McAlp.
采 集 地  Hemarthria compressa (L.f.) R. Br. (扁穗牛鞭草):山東 ( 721 ).江蘇 ( 50;337;).安徽 ( 101 ).四川 ( 342 ).雲南 ( 342 ).

形態描述

夏孢子堆生於葉兩面,小,圓形或橢圓形,散生或聚生,常被寄主表皮覆蓋,後期自表皮裂縫露出,黃褐色或深褐色,側絲圓柱一棍棒形,長達60μm,寬10-15μm,壁厚度均勻或頂端增厚,淡黃色或無色;夏孢子球形,近球形或寬橢圓形,25-44×24-36μm,壁1.5-2.5μm 厚,有刺,芽孔2-4個,腰生。
冬孢子堆未見;冬孢子見於夏孢子堆中,倒卵形或寬橢圓形,約30×20μm,壁厚度均勻,約2μm,栗褐色,光滑;柄無色,易脫落。

討論

此菌在我國幾乎不產生冬孢子,在日本也是如此。據 McAlpine (l. c.)記載,冬孢子在夏孢子堆中混生,稀少,橢圓形,32-35×21-22μm,隔膜處微縊縮,柄脫落。Thirumalachar & Narasimhan (1954)記載冬孢子上細胞芽孔頂生,下細胞芽孔生於近柄處。 McAlpine(l. c.)的原始描述及Dietel(1902)對 Uredo rottboelliae的原始描述均未提及夏孢子堆的側絲,而Ito(1950)根據日本標本的描述也未提及側絲。Cummins(1953,1971)鏡檢了來自許多地區不同寄主上的標本,其中包括我國安徽黃山、廣西融縣和凌雲縣的標本,都發現夏孢子堆有側絲。這個發現又得到Viennot-Boursin(1958)及Thirumalachar & Narasimhan(1954)的證實。作者在複查我國的標本時再次證實了側絲的存在。
Thirumalachar & Narasimhan(1954)通過野外觀察和室內接種試驗證明此菌春孢子階段(Aecidium manilense Arth. & Cumm.)的寄主是多刺水蓑衣Hygrophila spinosa T. Anders. (爵床科)。我國水蓑衣屬植物分布於西南至東部,其上至今未見有春孢子器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