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牛角井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貴州省威寧縣羊街鎮
- 地理位置:位於威寧縣城的北部
- 面積:10.2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最高海拔:2130米
- 最低海拔:1890米
地理狀況,氣候特點,自然資源,人口構成及文化素質,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貧困問題,
地理狀況
牛角井村位於威寧縣城的北部,羊街鎮的西面。距縣城25公里,距鎮政府駐地7.5公里。全村土地總面積10.2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組,分別是牛角井組、大山營組、劉家院組、彭家院組、省得開組、仙仁洞組、仙水營組和背陽坡組。全村最高海拔2130米,最低海拔1890米,平均海拔2010米,相對高差240米。
村地貌類型屬高原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土壤的團粒結構較好,土質為黃棕壤,分布有黃坭灰包土、羊毛土等,土壤屬微酸性土壤;成土母岩主要是石灰岩,由於石灰岩溶發育,其土層淺薄,加之人為活動加劇,部分耕地已逐漸向石漠化演變,屬喀斯特岩溶地區。
氣候特點
牛角井村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的特點,冬季冷涼,夏季溫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多,輻射強。平均氣溫為9.5oC—11.1oC,無霜期220天,年日照約1550小時,年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
自然資源
全村耕地面積4060畝,林地面積2000畝,草地面積900畝。人口密度為227人/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積6.60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1.75畝。20°以上坡地面積700畝左右,部分耕地基岩裸露,廣種薄收。植被稀疏,生態環境脆弱。
全村森林覆蓋率為37%。部分坡耕地和荒草地已演變為石漠化,石漠化面積455畝。境內水資源貧乏。無可供開採的礦產資源。
人口構成及文化素質
全村總戶數為582戶,總人口為2841人,其中,漢族443戶,2180人;彝族53戶,232人;苗族78戶,386人;蔡家人8戶,32人。性別分布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16歲至60歲勞動力人口1387人,全村有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人口60人,占總人口的2.59%;國小文化人口1100人,占總人口的47.5%;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40人,占總人口的1.7%。勞動力主要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外出務工人員141人。
基礎設施
牛角井村基礎設施薄弱,沒有灌溉面積,農業基礎設施僅有少量的坡改梯工程。沒有通組公路,村級道路交通基礎薄弱。沒有生產用水設施。境內水源貧乏,人畜飲水困難,灌溉面積不足。全村現有小水窖120個,沼氣池150個。
產業發展
牛角井村產業單一,只有種植業和養殖業。主導產業不突出,且小而全,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2009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60畝,無良種推廣面積,糧食總產量937噸。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71公斤。2009年末大牲畜存欄411頭(匹),出欄18頭(匹);豬存欄2050頭,豬出欄300頭,在生豬存欄中有能繁母豬450頭;羊存欄180隻,出欄15隻;家禽存欄2200隻,出欄1030隻。
全村總產值509萬元,其中,種植業產值265萬元,占總收入的52.1%;養殖業產值112萬元,占總收入的22.0%;外出務工收入106萬元,占總收入的20.8%。
社會事業
全村有國小1所。無衛生室、無文化室、無獸防室,其他社會事業發展設施均是空白。
貧困問題
通過民意調查了解,牛角井村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飲用水困難;二是交通困難;三是現有住房條件差;四是養殖水平低,種植單一,耕作粗放,單產水平低;五是生活用煤困難;六是看病距衛生院遠;七是農民素質低;八是部分村民組的兒童上學路途遠;九是生產生活用電不穩定,電量不足;十是生態環境差;十一是
--人口總數:2841人 農業人口:2841人 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10.2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406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苗族,蔡家人 發展口號:抓經濟 搞建設 創富裕
--所轄村:牛角井組,大山營組,劉家院組,彭家院組,省得開組,仙仁洞組… 生產總值:509.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種植業,養殖業 名特產品:烤菸,蔬菜,馬鈴薯 辦公所在地:牛角井村大山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