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村(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龍田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牛背村,位於坑梓街道西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4千米。相鄰自然村有牛湖村、大水灣村、石陂頭村、嚇田村、龍湖村。地處深圳東北部低山丘陵、台地田坑水道段自村東北穿過。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始祖為黃殿元。因地形酷似水牛背,故名牛背嶺,1951年後簡稱牛背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龍田社區
  • 地理位置:坑梓街道西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7年12月,屬坪山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61年7月,屬坑梓農場。1963年1月,屬坪山公社。1979 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坑梓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2004年,屬坑梓街道。2009年6 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街道龍田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黃姓。明末,黃氏先祖從嘉應州興寧(今廣東梅州)遷移至惠州府歸善縣白馬碗窯,再從白馬碗窯遷居坪山高寨子,後又遷到坪山江邊村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從坪山江邊村遷移至坑梓清嘉慶年間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95人,其中男性45人,女性50人80歲以上4人,最年長者99歲(女)。非戶籍外來人口約4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0餘人、台灣同胞1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500餘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入“三來一補”企業,村經濟開始轉型。1999年3月,成立深圳市坑梓龍田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牛背經濟合作社,村民成為股東;2004年實行村改居,牛背村設為牛背居民小組,村民轉變為城市居民。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特色農產品有桂味荔枝、糯米糍荔枝。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客家茶果。
省道S359線深汕路、龍興路、石田路經過該村。1972年通電,1988年通自來水,1991年通電話,1999年通網際網路,201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裡有四維、童富兩所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約500人、教職工約60人。村內建有籃球場等。
村中黃姓族人參與歷屆族譜修纂,最新族譜為坑梓黃氏宗親聯誼會於2014年1月修纂的《深圳坑梓黃氏族譜》。
傳統客家民居現存10餘座,均為土木石結構,一般為一進三開間或一進兩開間。代表性民居為牛背世居、喬森世居。
牛背世居,占地面積4259平方米,其中禾坪面積728平方米,月池面積1100平方米。內有牛背祠堂,始建於清代,重修於2015年1月,約200平方米。該世居除牛背黃氏祠堂和左側房屋保存完好,其他均已坍塌。20世紀80年代,海外僑胞回鄉籌集資金對牛背祠堂進行了翻新;2015年1月,牛背黃氏宗親再次籌資修繕祖祠。
喬森世居,建築面積約2500平方米,由族人黃廷森建造。高3層,正方形,三進,縱向兩天井;前半部分為洋樓磚牆,水泥結構,後半部分為三合土木石結構,屬於中西合璧式建築。
每年農曆八月初一、二、三,分別為全村黃姓村民各房的祭祖時間。農曆八月初一,外出子孫回鄉與在村村民一起在祠堂祭祀先祖。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每家每戶都會放孔明燈。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有打糍粑的習俗,有民諺“十月朝,糍粑滾滾燒”之說。
代表性人物:
黃志鴻(1903-1983),字書麟,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第5期步兵科,1938年對日作戰負傷,1949年任廣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後移居香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