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宿村

牛宿村

牛宿村地處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丹鳳鎮國道324線旁,緊接菌子山風景區,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349戶、1571人,其中彝族164戶67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牛宿村
  • 別名:牛宿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1571人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基本概況

該村自實施“千村扶貧、百村整體推進”工程以來,深入廣泛開展宣傳工作,選派了20名黨員幹部進村入戶抓宣傳,組織召開黨員大會、民眾會近200場次,印發宣傳資料2000餘份,組織村民代表到先進村參觀學習400餘人次。在全村選擇60戶示範戶,率先啟動建設工作,以典型示範帶動全村“866”工程的整體推進。在建設中注重增加內涵,注重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紅花木蓮苗木、植物盆景、泡核桃等新興產業,以增加農民收入;在建設中同時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和諧共建”等創建活動,提升文化內涵。以用活用好200萬元的補助資金為槓桿,撬動各種資金近700萬元用於“866”工程建設。堅持建管並重的原則,建立了“門前三包責任制”,“公共設施輪流管護制”,探索和完善工程建設、使用、管理的長效機制。截止目前,全村民眾共投工投勞6500多個,經過多渠道投資630餘萬元,修建村組公路13公里,硬化村道5.74萬平方米,新建改建安居房144所,牆面刷白332戶21.38萬平方米,建沼氣池110口,改廁改廄658個,建小水窖和水池374個,架設輸電線路16公里。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700元,比2007年增750元。

經濟發展

該村依託“綠色、生態、自然、景區”的優勢,在鞏固提升糧煙油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採取發展綠色農業帶動生態旅遊,促進“三產”發展,加速農民增收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林果經濟,建設生態型富裕村。經與林業部門協商,採取林業部門出技術、幫銷售,民眾出地、出力,發展苗木、乾果、水果、盆景經濟,現已發展苗木15畝、乾果(核桃)200畝、水果30畝、盆景1800盆,爭取2年後全村發展苗木50畝、乾果250畝、水果100畝、栽植盆景5000盆,可分別為農民人均增收1500元、800元、600元、1100元。通過建設綠色生態家園,開發出讓旅客吃得成、帶得走的特色農產品,開辦“農家樂”餐館,拓展農村服務業。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6.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4.00萬元,畜牧業收入5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25頭,肉牛180頭,肉羊490頭); 林業收入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22.00萬元, 工資性收入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25.00元。
牛宿村

基礎設施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菌子山旅遊景區的開發,村民們提高生活質量、美化人居環境的願望越來越強烈。村民黎炳周和黎德元利用自身會一點石工活的優勢,到附近山上取下比較平整的天然層石,把自家的院子用石頭扣起來,看上去既美觀大方,又樸素節儉。村內民眾紛紛前來參觀學習,不斷發出讚嘆之詞,都紛紛表示:自家的院子也要像他們這樣做。村幹部抓住民眾建設熱情正在萌發的這個良好時機,抓緊實施師宗縣在“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中提出的“百村萬戶”工程(對100個村民小組的10000家農戶採取適當補助一定水泥,進行道路硬化、庭院硬化和美化等),挨家挨戶一邊宣傳政策,一邊幫助民眾規劃,並把水泥拉到村中,按硬化道路、庭院每平方米補助17kg,支砌花台每立方米補助15kg的標準,把水泥發放到各家各戶,全村共補助水泥60噸(按時價計折合人民幣1.38萬元)。全村農民民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己投工投勞,僅用1個月,全村共硬化村莊道路1.5km,硬化庭院2000m2,建沼氣池21口、生產生活用小水窖45個,支砌花台23個80立方米,綠化村莊2000m2,清理“三堆”200堆。真真做到了村內有進村入戶的硬化道路、戶戶有一個整潔舒適的庭院。
牛宿村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53戶,共鄉村人口1477人,其中男性792人,女性679人。其中農業人口1477人,勞動力882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1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2.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25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53.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比較差,村容村貌不整潔、不規範,村中泥滑路爛。由於民眾的覺悟不高,新農村建設有一定的難度。由於教學設施差,師資力量薄弱,文化教育相對落後。醫療衛生也較差,造成民眾看病難,治病難,歸根到底是家中經濟困難。人畜飲水也十分困難,沒有較充足的水源條件。。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抓住機遇,落實做好3個自然村建設的各個方面的工作,按上級要求,認真布局,按質按量完成。啟動其餘4個自然村建設的工作,穩糧強煙,抓好烤菸生產的每個環節,抓住林改機會,大力發展林業、果業的栽培、種植萬壽菊等。建設萬壽菊收購基地,發展養殖業,建設好村衛生院,逐步解決人畜飲水問題,不斷改善教育條件,使民眾不斷轉變思想。發展核桃果業特色產業,種植面積200畝;發展勞務經濟勞力400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