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場自然村(雲南文山麻栗坡縣八布鄉哪燈村委牛場自然村)

雲南省文山麻栗坡縣八布鄉哪燈村委會牛場自然村,屬於山區。國土面積0.84平方公里,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10.00畝,其中人均耕地1.21畝;有林地574.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6戶,有鄉村人口86人,其中農業人口70人,勞動力48人,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雲南省文山麻栗坡縣八布鄉哪燈村委會牛場自然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3.00公里,距離鎮13.00公里, 國土面積0.84平方公里,海拔710.00米,年平均氣溫21.40℃,年降水量1315.6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10.00畝,其中人均耕地1.21畝;有林地574.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6戶,有鄉村人口86人,其中農業人口70人,勞動力4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9人。201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2.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58.13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0.00畝(其中:田11.00畝,地99.00畝),人均耕地1.2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7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4畝,主要種植桔子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492.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6年底,全村有16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16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6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1.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2畝。 該村到2016年底,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2.9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60萬元,畜牧業收入15.5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6頭,肉牛27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3.36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5.50萬元, 工資性收入1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58.13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人 ,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1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木薯、柿子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6戶,共鄉村人口86人,其中男性54人,女性32人。其中農業人口70人,勞動力48人。  到201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哪燈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八布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1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39萬元,有固定資產9.1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1人,黨員中男黨員1人,女黨員0人。 團員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一、農業投入不足,綜合生產能力不高,抵禦自然災害不強;二、農業生產規模偏小,以傳統種植為主,科學技術及設施落後,種植水平不高、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三、基礎設施脆弱、農村生產條件亟需進一步改善,許多農業科學技術難推廣; 四、一部分村民文化教育低,思想觀念不夠解放,不會利用自身優勢發展經濟;五、收入來源少,村民生活困難;六、缺乏技術資金,無法充分發展種植業及養殖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一、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同時改變單一以種植業為主的種植模式,注重發展二三產業,走農商貿和綜合開發路子,著重搞好村級種養業。二、依託地處山區優勢,繼續堅持發展養殖業,以養雞、養豬、養牛等特色養殖業為突破口,做好水、電、路等配套建設。進一步把村子建成一個有規模、上檔次、有特色的無公害養殖基地。三、狠抓精神文明建設,多渠道開展各種民眾喜聞樂見的群體娛樂活動,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繼續加大農家書屋的建設力度,並組一支建有專業素養的舞蹈隊伍。四、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培植勞務基地,注重勞務技能的培訓,加大村子勞力對外的輸出力度,勞力使勞務經濟成為本村經濟發展的又一支柱產業。五、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實施道路拓寬改造和通組道路硬化等示範項目為抓手,逐步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