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克村委

牛克村民委,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2.00公里, 國土面積20.03平方公里,海拔164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80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4172.00畝,其中人均耕地2.26畝;有林地426.70畝。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37戶,有鄉村人口1867人,其中農業人口1655人,勞動力11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35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97.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13.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畜牧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牛克村民委
  • 面積耕地4172,林地426.70畝
  • 人口:1867人
  • 氣候條件:平均氣溫18.00℃
  • 經濟收入:1297.50萬元
  • 經濟來源:種植、畜牧為主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

村情概況

牛克村民委,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2.00公里, 國土面積20.03平方公里,海拔164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80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4172.00畝,其中人均耕地2.26畝;有林地426.70畝。
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37戶,有鄉村人口1867人,其中農業人口1655人,勞動力11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35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97.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13.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畜牧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172畝(其中:田220畝,地3952 畝),人均耕地2.28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426.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畝,主要種植柑桔、櫻桃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3畝;荒山荒地 21000畝,其他面積4443畝。有玄武岩、鐵、煤礦等資源。
光遠的定義
于光遠的定義為: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經人類加工的資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礦物等。
狹義的自然資源
狹義的自然資源只包括實物性資源,即在一定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產生生態價值或經濟價值,從而提高人類當前或可預見未來生存質量的天然物質和自然能量的總和。廣義的自然資源則包括實物性自然資源和舒適性自然資源的總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對自然資源的定義
在一定時間和一定條件下,能產生經濟效益,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條件。
自然資源屬性
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通常稱為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對自然資源,可分類如下: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112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437戶通電,有4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94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1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93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3年底,有28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5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97.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98.50萬元,畜牧業收入500.9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972頭,肉牛148頭,肉羊195頭); 林業收入2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38.60萬元, 工資性收入13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13.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畜牧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4人 ,在省內務工40人,到省外務工9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農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12.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三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農業產業。
特色產業的本質是“我”最擅長的經濟,是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因此是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特色產業的形成固然離不開政府扶持,但更重要的是市場內生。政府的作用是營造環境,誘致市場主體創業。市場主體追求利潤,必然根據本地要素稟賦實際選擇適宜的產業,從而形成特色產業。從過去的經驗教訓看,還要處理好“取”與“予”的關係。在“特色”剛剛顯露時就急著“增收”,只會扼殺“特色”。
特色產業的理想狀態無疑是“產業集群”。集群本身是一種特色。聚集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縱向型。圍繞成長起來的特色產業,眾多上游、中間、下游企業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個完整的生產鏈;二是橫向型,即同類或相似企業、產品聚集,形成專業生產、銷售中心。聚集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減少了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形成經濟成長極,提升了經濟競爭力;不僅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增強市場機制,激發人們的創業意識,最終促進產業經濟全面發展。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37戶,共鄉村人口1867人,其中男性948人,女性919人。其中農業人口1655人,勞動力1150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6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67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2.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95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牛克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樂詩沖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0公里,距離中學1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56人,中學生39人。
關於文化的分類 H. H. Stern(1992:208)根據文化的結構
文化教育
和範疇把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文化即大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狹義的文化即小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廣義地說,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