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傳染性鼻氣管炎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二類傳染病、寄生蟲病,又稱“壞死性鼻炎”、“紅鼻病”,是I型牛皰疹病毒(BHV-1)引起的一種牛呼吸道接觸性傳染病。臨床表現形式多樣,以呼吸道為主,伴有結膜炎、流產、乳腺炎,有時誘發小牛腦炎等。

簡介,病原學,診斷,(一)病毒中和試驗,(二)ELISA,(三)瓊脂擴散試驗,(四)間接血凝試驗,(五)病毒分離鑑定,(六)免疫螢光試驗,(七)PCR法,臨診症狀,發病機理及病理變化,

簡介

急性IBRV(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呼吸道感染還可以繼發細菌性肺炎。此病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流行,對乳牛的產奶量、公牛的繁殖力及役用牛的使役力均有較大影響。20世紀50年代初,以傳染性鼻氣管炎症狀為特徵的疾病最先見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育肥牛群,隨後相繼出現於洛杉磯和加利福尼亞等地,並命名為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簡稱IBR)。Madin等於1956年首次從患牛分離到病毒後,一些研究者相繼從病牛的結膜(1961)、外陰(1959)、大腦(1962)和流產胎兒(1964)中分離出病毒。Huck於1964年確認牛鼻氣管炎病毒屬於皰疹病毒。1980年我國從紐西蘭進口奶牛中首次報導該病,並分離到一株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隨後經血清學調查證實,我國廣東、廣西、河北、河南、上海、山東、四川、甘肅、新疆、黑龍江和青海等省市的黑白花乳牛、本地黃牛、水牛或氂牛均有IBR病毒存在。在一些交通極不便利的地區,IBR病毒抗體陽性率極高。

病原學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IBR)是由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IBRV)或牛皰疹病毒I型(BHV-Ⅰ)引起,IBRV在分類地位上屬皰疹病毒科a皰疹病毒亞科。該病毒呈球形,帶囊膜,成熟病毒粒子的直徑約150~220 nm,主要由核心、衣殼和囊膜三部分組成。核心由雙股DNA與蛋白質纏繞而成,包含基因組的核衣殼為立體對稱的正二十面體,外觀呈六角形,有162個殼粒,周圍為一層含脂質的囊膜。雙股DNA分子量為8.4x106,其中G+C含量為72%,浮密度為1.731 g/cm 。 IBRV基因組是138 Kb的線性雙股DNA分子,分成特異長區(UL,106 Kb)和短區(US,10 Kb),後者被兩個反向重複序列(IRS,TRS各為11 Kb)包圍,因而短區能夠反轉方向,使病毒DNA具有兩種異構體。據測IBRV基因組可編碼大約70個蛋白質,其結構和功能目前大部分已知,存在於病毒囊膜的gB、gC、gD和gE四個主要精蛋白基因已經測序並在哺乳動物中表達。gB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的表達顯示出引起細胞融合和多核體的形成,對病毒複製是必需的;gC對病毒吸附組織培養細胞是重要的,但它在牛細胞內的表達並不影響病毒蝕斑的數量和病毒的存在;gD被認為是病毒粒子表面和病毒感染細胞的主要分子,抗體糖蛋白的單克隆抗體在病毒吸附後中和病毒並顯示出較高的中和滴度,表明gD可能參與病毒進入細胞,並為病毒複製非必需基因。鼠和牛的免疫試驗顯示出gD能夠引起比gB、gC更強和持久的細胞免疫。

診斷

本病的典型病例(上呼吸道炎)具有鼻黏膜充血、膿皰、呼吸困難、鼻腔流膿等特徵性症狀,結合流行病學,可做出初步診斷,但確診必須依靠實驗室診斷,包括病毒分離鑑定和血清學試驗。通常檢測血清樣品中BHV1抗體的方法有病毒中和試驗(VN)和各種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另外,還有瓊脂擴散試驗和間接血凝試驗。因為IBRV感染後一般發生病毒潛伏,所以,鑑定血清學中陽性動物是檢查動物感染狀態非常有用而且理想的指標。抗體陽性動物可認為是病毒攜帶者和潛在的間歇性排毒者,從初乳獲得母源抗體的犢牛和經滅活疫苗免疫的非感染牛除外。

(一)病毒中和試驗

中和試驗是以測定病毒的感染力為基礎的,以比較病毒受免疫血清中和後的殘存感染力為依據,判定免疫血清中和病毒的能力。它被認為是血清抗體檢測最標準的方法。IBRV只有1個血清型,只要有1個已知標準毒株的免疫血清,通過在敏感細胞培養後所進行的中和試驗就可以作出鑑定,但該方法存在費時費力、試驗周期長、易受不確定因素影響,如病毒毒價的準確性、細胞量的多少及生長情況、病毒/血清孵育時間長短不同等因素將直接影響中和試驗的結果,目前在檢疫中逐步被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所替代。

(二)ELISA

ELISA法是將酶與抗原結合成酶標記物,這些酶標記物仍保持原有的免疫學活性和酶的活性,它可與吸附在固相載體上的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滴加底物溶液後,底物可在酶作用下使其所含的供氫體由無色的還原型變成有色的氧化型,出現顏色反應。因此,可通過底物的顏色反應來判定有無相應的免疫反應,顏色反應的深淺與標本中相應抗體量呈正比,此種顯色反應可通過ELISA檢測儀進行定量測定。ELISA法因其具有快速、敏感、簡便、易於標準化等優點,在大批量動物進口時作為首選方法被推廣使用,但經長期套用發現,目前市場上已商品化的ELISA試劑盒或多或少存在有質量問題,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幾率較大,很難確保檢疫質量,而且進口的試劑盒價格普遍偏高,無形中又增加了檢疫的成本。

(三)瓊脂擴散試驗

可用已知的IBR抗原檢查被檢血清中的沉澱抗體,也可用IBR陽性血清來檢測病料標本或細胞培養物中的相應抗原。

(四)間接血凝試驗

將已知抗原結合在鞣酸處理的綿羊紅細胞上,採用常規的試管凝集法或微量凝集法來檢查被檢測血清中的相應抗體,這是一種簡便、快速、實用的診斷方法。由於IBRV有潛伏感染性,自然感染病牛中和抗體滴度在感染2周時才達到高峰,並且在持續2周或4周后即逐漸下降,且可能降到零,進入潛伏感染期。此後,一旦應激因素刺激,抗體滴度又上升,並排毒,如此反覆,IBR感染牛的抗體滴度也隨之呈現波浪式的起伏。因此,即便通過中和試驗或ELISA法判定牛群IBR抗體呈陰性反應,仍難保證牛群確無IBRV感染。由此可認為,要確定1個牛群是否有IBRV感染的最根本的方法應當是檢測IBR抗原。

(五)病毒分離鑑定

1.樣品的收集和處理:從早期感染牛採集鼻腔拭子。對於外陰道炎和**炎病例,採取生殖道拭子,用拭子在生殖道陰道黏膜表面上用力刮取,**可用生理鹽水沖洗包皮,收集其洗液。所有樣品均應懸浮於運輸培養基(含抗生素和2%犢牛血清的組織培養液),儲存於4℃,並迅速送達實驗室。樣品送到實驗室後,將拭子在運輸培養基中充分攪動以便將病毒洗脫,室溫放置30 min再取出拭子,將運輸液15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用作病毒分離的樣品。用做病毒分離的精液需經特殊處理,因為精液中含有對細胞有毒或對病毒增殖有抑制作用的酶和其它因子。
2.病毒分離:多種細胞可用於IBRV分離,牛胎兒肺、鼻甲或氣管等組織製備的細胞株及已建立的傳代細胞系(如MDBK細胞)都比較合適。當使用24孔塑膠培養板時,每孔需接種細胞培養物上清液100 μl~200 μl,吸附1h後傾去液體,然後,加入維持液。每天觀察細胞病變情況,一般於接種後3 d出現細胞病變現象(CPE)。細胞的典型變化是圓縮,聚集成葡萄樣群落,在單層細胞上形成空洞,有時會發現有數個細胞核的巨大細胞。若7 d還不出現CPE,應再盲傳1次,將培養物經反覆凍溶後離心,取其上清液用於接種新的單層細胞做進一步病毒分離。為鑑定致細胞病變的病毒是否為IBRV,細胞培養的上清液必須與單特異IBRV抗血清或單克隆抗體(MAb)作中和試驗。

(六)免疫螢光試驗

用來檢查眼結膜觸片、組織切片和細胞培養物塗片中的IBRV。

(七)PCR法

1993年,Vilcek將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方法用於IBR的診斷。試驗證明,PCR比病毒分離更加敏感,陽性檢出率比病毒分離高出5倍。甚至可檢出3個分子的病毒。由於其具有很高的靈敏度而能夠在檢測牛血清中微量的IBRV等方面得到重要套用。因此,將PCR技術套用到進出境牛的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的檢疫,將會大大降低檢疫成本和檢疫周期,並有效的提高檢出率,為打破貿易技術壁壘、促進我國外貿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保護我國畜牧業生產的安全發揮出極大的作用。

臨診症狀

自然感染潛伏期一般為4-6天,人工感染(氣管內、鼻內、陰道滴注接種)時,潛伏期可縮短至18-72小時,可表現以下臨診類型:
(一)鼻氣管炎 最常見的症狀,有輕有重。病初高熱(40-42℃),精神萎頓,厭食,流淚,流涎,流粘膿性鼻液。母牛乳產量突然下降。鼻黏膜高度充血,呈火紅色,並出現淺的、黏膜壞死。呼吸高度困難,呼出氣體惡臭,咳嗽不常見。一般經10-14天左右症狀消失。
(二)傳染性膿皰性陰道炎 病初輕度發熱,食慾無影響,產奶量無明顯改變。動物表現不安,頻尿,排尿時因疼痛而尾部高舉。外陰和陰道黏膜充血潮紅,有時黏膜上面散在有灰黃色、粟粒大的膿皰,陰道內見有多量的粘膿性分泌物。重症病例,陰道黏膜被覆偽膜,並見有潰瘍。孕牛一般不發生流產。病程約2周左右。
(三)傳染性龜頭包皮炎 龜頭、包皮、陰莖等充血,有時可見陰莖彎曲或形成潰瘍等。多數病例見有精囊腺變性、壞死。通常在出現病變後一周開始痊癒,徹底痊癒需兩周左右。若為種公牛,患病後3-4月間,失去配種能力,但可成為傳染源,應及時淘汰。
(四)角膜結膜炎 多與上呼吸道炎症合併發生,病初由於眼瞼水腫和眼結膜高度充血,流淚,角膜輕度混濁,一般無潰瘍,無明顯的全身反應。重症病例,可見眼結膜形成灰黃色針頭大顆粒,致使眼瞼粘著和眼結膜外翻。眼、鼻流漿性或膿性分泌物。
(五)流產 一般見於初胎青年母牛懷孕期的任何階段,有時亦見於經產牛。常於懷孕的第5-8個月發生流產,多無前驅症狀,約有50%流產牛見有胎衣滯留,流產胎兒不見有特徵性肉眼病變。
(六)腸炎 生後2-3周的犢牛感染不娠妊的原因。
上述症狀往往不同程度的同時存在,很少單獨發生。

發病機理及病理變化

病毒常常經上呼吸道黏膜、生殖道黏膜侵入,還可經眼結膜上皮和軟殼蜱侵入,是否經口腔感染仍未證實。經上呼吸道入侵的病毒沿黏膜、神經纖維、淋巴管擴散到鄰近部位引起上呼吸道炎症、結膜炎。雖然血液的細胞成分在病毒複製、擴散中起重要作用,但很少觀察到病毒血症。在病毒血症期間,病毒可侵入呼吸道深部、中樞神經系統、胎犢中,在這些部位引起病變,表現發熱性全身性呼吸器官疾病、腦膜腦炎或流產。因條件致病菌易在發炎的黏膜中繁殖,所以有時還可能發生繼發性炎症病變如肺炎。
呼吸道病變表現在上呼吸道黏膜的炎症,竇內充滿滲出物,黏膜上覆有粘膿性、惡臭的滲出物組成的偽膜。在極少數病例,肺小葉間水腫,一般不發生肺炎。組織學檢查,黏膜面可見嗜中性粒細胞浸潤,黏膜下層有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及漿細胞的浸潤。在疾病早期,氣管上皮細胞內見有Cowdry A型包涵體。
受侵害的消化道表現頰黏膜、唇、齒齦和硬齶潰瘍(與黏膜病不同),在食道、前胃、真胃也可見同樣的病變,腸表現卡他性炎症。組織學檢查,上皮細胞空泡變性,派伊爾結(Peyer’s patches)壞死,肝可見壞死灶、核內包涵體。
生殖道型的病例,表現外陰、陰道、宮頸黏膜、包皮、陰莖黏膜的炎症,一些病例可發生子宮內膜炎。組織學檢查,見有壞死灶區積聚大量嗜中性白細胞,壞死灶周圍組織有淋巴細胞浸潤,並能檢出包涵體。
流產胎兒體內所見的肉眼變化,幾乎是由於死後所致。組織學檢查,在肝、肺、脾、胸腺、淋巴結和腎等臟器常發生瀰漫性的灶狀壞死。由於胎兒物均系死後排出,因機體自溶,包涵體多已消失,很難檢出。
患有腦膜腦炎的病例,除腦膜輕度充血外,眼觀上無明顯變化。組織學檢查可見淋巴細胞性腦膜炎及由單核細胞形成血管套為主的病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