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1、新建的大禮堂里,坐滿了人;我們畢業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間位子上。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是臨來時媽媽從院子裡摘下來給我別上的,她說:“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台時一樣!”
2、爸爸病倒了,他住在醫院裡不能來。
3、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嚨腫脹著,聲音是低啞的。我告訴爸爸,行畢業典禮的時候,我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並且致謝詞。我問爸爸,能不能起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六年前他參加我們學校的那次歡送畢業同學同樂會時,曾經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後也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和致謝詞。今天,“六年後”到了,我真的被選做這件事。
4、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我怎么能夠去?”
5、但是我說:“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說話就不發慌了。”
6、“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7、“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著頭皮從床上起來到我們學校去嗎?”
8、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把臉轉向牆那邊,舉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後,他又轉過臉來叮囑我:
9、“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學校去,這是你在國小的最後一天了,可不能遲到!”
10、“我知道,爸爸。”
11、“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
12、“是。”我雖然這么答應了,但是覺得爸爸講的話很使我不舒服,自從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遲到過?
13、當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有早晨賴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來,看到陽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裡就是一陣愁:已經這么晚了,等起來,洗臉,扎辮子,換制服,再到學校去,準又是一進教室被罰站在門邊。同學們的眼光,會一個個向你投過來,我雖然很懶惰,卻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懷著恐懼的心情,奔向學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14、有一天,下大雨,我醒來就知道不早了,因為爸爸已經在吃早點。我聽著,望著大雨,心裡愁得了不得。我上學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媽媽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夾襖(是在夏天!),踢拖著不合腳的油鞋,舉著一把大油紙傘,走向學校去!想到這么不舒服的上學,我竟有勇氣賴在床上不起來了。
15、過了一會,媽媽進來了。她看我還沒有起床,嚇了一跳,催促著我,但是我皺緊了眉頭,低聲向媽哀求說:
16、“媽,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學了吧?”
17、媽媽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當她轉身出去,爸爸就進來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來,瞪著我:
18、“怎么還不起來,快起!快起!”
19、“晚了!爸!”我硬著頭皮說。
20、“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學!起!”
21、一個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氣不挪窩兒。
22、爸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
23、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我哭號,躲避,最後還是冒著大雨上學去了。我是一隻狼狽的小狗,被宋媽抱上了洋車——第一次花錢坐車去上學。
24、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車裡,一邊抽抽搭搭地哭著,一邊撩起褲腳來檢查我的傷痕。那一條條鼓起來的鞭痕,是紅的,而且發著熱。我把褲腳向下拉了拉,遮蓋住最下面的一條傷痕,我最怕被同學恥笑。
25、雖然遲到了,但是老師並沒有罰我站,這是因為下雨天可以原諒的緣故。
26、老師叫我們先靜默再讀書。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後,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五分鐘。老師說:想想看,你是不是聽爸媽和老師的話?昨天的功課有沒有做好?今天的功課全帶來了嗎?早晨跟爸媽有禮貌地告別了嗎?……我聽到這兒,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閉著的,淚水不至於流出來。
27、靜默之中,我的肩頭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睜開了眼,原來是老師站在我的位子邊。他用眼勢告訴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轉過頭,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28、我剛安靜下來的心又害怕起來了!爸爸為什麼追到學校來?爸爸點頭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師,徵求他的同意,老師也微笑地點點頭,表示答應我出去。
29、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沒說什麼,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來給我。
30、後來怎么樣了,我已經不記得,因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記得,從那以後,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著校工開大鐵柵欄校門的學生之一。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門前,戴著露出五個手指頭的那種手套,舉了一塊熱乎乎的烤白薯在吃著。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門前,手裡舉著從花池裡摘下的玉簪花,送給親愛的韓老師,是她教我跳舞的。
31、啊!這樣的早晨,一年年都過去了,今天是我最後一天在這學校里啦!
32、噹噹當,鐘聲響了,畢業典禮就要開始。看外面的天,有點陰,我忽然想,爸爸會不會忽然從床上起來,給我送來花夾襖?我又想,爸爸的病幾時才能好? 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麼紅腫著?院裡大盆的石榴和夾竹桃今年爸爸都沒有給上麻渣,他為了叔叔給日本人害死,急得吐血了,到了五月節,石榴花沒有開得那么紅, 那么大。如果秋天來了,爸還要買那樣多的菊花,擺滿在我們的院子裡、廊檐下、客廳的花架上嗎?
33、爸爸是多么喜歡花。
34、每天他下班回來,我們在門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頭後面抱起弟弟,經過自來水龍頭,拿起灌滿了水的噴水壺,唱著歌兒走到後院來。他回家來的第一件事 就是澆花。那時太陽快要下去了,院子裡吹著涼爽的風,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雞妹妹的頭髮上。陳家的伯伯對爸爸說:“老林,你這樣喜歡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兒!”我有四個妹妹,只有兩個弟弟。我才12歲······
35、我為什麼總想到這些呢?韓主任已經上台了。他很正經地說:“各位同學都畢業了,就要離開上了六年的國小到中學去讀書,做了中學生就不是小孩子了,當你們回到國小來看老師的時候,我一定高興看你們都長高了,長大了······
36、於是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37、我哭了,我們畢業生都哭了。我們是多么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么怕呢!當我們回到國小來的時候,無論長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師!你們要永遠拿我當個孩子呀!
38、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39、宋媽臨回她的老家的時候說:
40、“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還小。”
41、蘭姨娘跟著那個四眼狗上馬車的時候說:
42、“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
43、蹲在草地里的那個人說:
44、“等到你國小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
45、這些人都隨著我的長大沒有了影子了。是跟著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嗎?
46、爸爸也不拿我當孩子了,他說:
47、“英子,去把這些錢寄給在日本讀書的陳叔叔。”
48、“爸爸!”
49、“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
50、於是他數了錢,告訴我怎樣到東交民巷的正金銀行去寄這筆錢——到最裡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張寄款單,填上“金柒拾元整”,寫上日本橫濱的地址,交給櫃檯里的小日本兒!
51、我雖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著頭皮去——這是爸爸說的,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52、“闖練,闖練,英子。”我臨去時爸爸還這樣叮囑我。
53、我心情緊張地手裡捏緊一卷鈔票到銀行去。等到從最高台階的正金銀行出來,看著東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種滿了蒲公英,我很高興地想:闖過來了,快回家去,告訴爸爸,並且要他明天在花池裡也種滿了蒲公英。
54、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著剛發下來的國小畢業文憑——紅絲帶子繫著的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為什麼呀?
55、進了家門來,靜悄悄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坐在院子裡的小板凳上,他們在玩沙土,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綑紮和施肥。
56、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氣,問妹妹們:
57、“是誰把爸爸的石榴摘下來的?我要告訴爸爸去!”
58、妹妹們驚奇地睜大了眼,她們搖搖頭說:“是它們自己掉下來的。”
59、我撿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頭的廚子老高從外面進來了,他說:
60、“大小姐,別說什麼告訴你爸爸了,你媽媽剛從醫院來了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爸已經······”
61、他為什麼不說下去了?我忽然覺得著急起來,大聲喊著說:
62、“你說什麼?老高。”
63、“大小姐,到了醫院,好好兒勸勸你媽,這裡就數你大了!就數你大了!”
64、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進玻璃瓶里。是的,這裡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對老高說:
65、“老高,我知道是什麼事了,我就去醫院。”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
66、我把國小畢業文憑,放到書桌的抽屜里,再出來,老高已經替我雇好了到醫院的車子。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
67、爸爸的花兒落了。
68、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創作背景
小說的背景是1923年到1929年間的北平.,作者曾有一個叔叔在大連參加抗日活動,之後被日本人逮捕,被毒死在獄中。林海音的父親前往大連收屍,回京後不久,身心俱疲,肺病復發,於1931年去世,《爸爸的花兒落了》就由這場病痛寫起。作者是在30歲以後才寫這些童年往事的,她通過小英子的觀察和遭遇,追憶了自己童年時在北京度過的時光,反映了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生活。
人物形象
英子
英子即作者林海音,她是一個關心父親、成績優異、懂事孝順的孩子。她是家裡最大的孩子,所以她必須積極面對一切。當面對爸爸去世的噩耗時,她內心波瀾起伏,卻極力表現出的是鎮定、安靜。在爸爸的教導下,在愛的鼓勵下,面對家庭變故,她明白了“長大”的真正含義。在英子身上,並非一種孩童渾渾噩噩的“天情”,而是深受社會薰染,極懂“人情”,外表卻又一副萌態,全然是“金簪雪裡埋”,熟諳世故。
爸爸
英子的父親。他是一個“嚴”在其外,“愛”在其內的可親可敬的人。他把對子女的愛掩藏在內心深處,嚴厲要求英子不能翹課遲到;他鼓勵孩子要堅強,讓孩子到銀行匯款,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能闖過去;很重感情,當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訊息時,便急得吐血了;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但他也是一位典型的舊家庭的家長,專制,在得知英子不去上課時,他沒有耐心引導,而是採取“揍”這種粗暴的方式。作為丈夫和父親的他,是整個家庭的支柱,他的死,也給家庭帶來了最為直接的影響,便是英子一家人在經濟上、生活上的巨大落差。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父女情深
該文章以一個國小剛畢業的女孩的視角,以參加國小畢業典禮的過程為明線,以爸爸的花為暗線,穿插了對往事的回憶,重點寫了爸爸對“我”的深情和盼望我長大、懂事的事情,滲透著深沉而動人的情感,從中表現了父愛如高山般深沉,抒發了對父親的深切感激和懷念之情以及對成長的感悟,也從爸爸對“我”嚴中有愛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時自己人生體驗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後自己雖然小,但應該承擔起許多原屬於爸爸的責任。
濃濃鄉愁
文章中存在三個時間:一是“六年前”,二是“六年後”,三是作者寫這部小說和“六年前”、“六年後”隔開的二十年的光陰,當然,除了時間的流逝,還有空間的錯置,作者寫這部小說的時候,早已在遠離北平的異鄉了。
林海音在《騎著毛驢兒逛白雲觀》中說:很久不去想北平了,因為回憶的味道有時很苦。她還在《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中說:至於地方,我常笑對此地的親友說:“北平連城牆都沒了,我回去看什麼”。由此可見,該文寫的不僅是懷念“我”記憶中的父親,以及反思父親對“我”成長的影響,還有綿綿不絕的“鄉愁”。
情感豐富
文中表現的感情不僅有父女情,還有師生情,如第30段最後一句,“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門口前,手裡舉著從荷花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給親愛的韓老師,是她教我跳舞的”;同學情,如第36段,“於是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手足情,如第34段最後兩句,“我有四個妹妹,只有兩個弟弟”;主僕情,如第66段第一句,“老高已經替我雇好了到醫院的車子”等,人性美盡顯於字裡行間。
兒童視角
該文所寫的兒童視角是一種頗為常見的“兒童視角”,是受傳統文化影響甚深的許多中國父母對孩子“先意承志”的教育與期待,英子就是生活中的父母所盼望的兒童形象,該天真時她得天真,該懂事時得懂事,關鍵時候還得製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喜。林海音的這個選擇,不是偶然的,而是一個中國式家庭中優秀的孩子的下意識流露,作者也嚮往真正屬於兒童的世界,然而命運沒有給她敞開這份心情的機會,如同大多數中國兒童,在道德的十字架上慢慢成長。
寫作手法
聯想倒敘
文章的情節隨著主人公起伏變幻的思緒記敘下來,所以顯得歷歷在目而又波瀾起伏。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探病時聽爸爸說的一番話,又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此後上學從不遲到的情景;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於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唱起了告別的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到銀行匯款的經過;最後寫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說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兒落了”,自己也將告別童年,要承擔大人的責任了。
寓情於景
以“花”為情感依託,寓情於景。文章多處寫關於爸爸愛花以及對花的具體描述,這些描寫不僅使作品渾然天成,同時借花的柔性來調和爸爸性格中的剛性,使爸爸的嚴厲和慈愛協調地發展。花既是爸爸最喜歡的東西,也是爸爸形象的象徵,還是對父親愛的語言,人與花相互映照,情景交融。
寫作手法豐富
文章舒緩的節奏,象徵、對比、重複、雙線合一、一語雙關、首尾呼應等藝術手法的運用,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父親的形象,形成了一種以心理情緒為內容主體,以父親言語、行為故事為表現形式的散文體風格。
如本文結構上是“兩線”(花和畢業典禮)相互輝映,既有利於情節的展開,又使兩個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輝”。“爸爸的花兒落了”實指夾竹桃的敗落,也象徵天性愛花的爸爸的辭世和被爸爸關愛的女兒被迫長大,這裡用了一語雙關的手法。文章從“我的襟上”的“粉紅色的夾竹桃”起筆,到愛花的爸爸的病死,處處有伏筆,事事有照應,沉鬱的氛圍和喪父的傷痛一直籠罩著全文,首尾呼應。
語言質樸淡雅
林海音的語言質樸淡雅,沒有書卷氣,活生生一個北京四合院的老百姓。文章中的人是最普通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但作者用她那質樸、淡雅、含蓄而深沉的語言振動人心。她用一個童年孩子的語言和視角進行敘述和描寫,那平實樸素、孩子般稚氣的語言中,讓我們儼然看見了那個表面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的“爸爸”。如“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表達含蓄委婉
文中沒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瀕死,但文章多次使用伏筆,包括標題都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可能將不久於人世。如“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我怎么能夠去?”’,“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爸爸的花兒落了”等。
作者在文中沒有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情,而是通過具體的事情,用細緻的動作描寫展現了爸爸的形象和“我”成長的過程,這樣的描寫將感情表現得深沉而含蓄。
細膩的人物描寫
本文以第一人稱“我”敘事,親切自然。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採用大量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感情和形象,同時還有心理描寫,這對於刻畫人物的成長和感情起了積極的作用。全文在回憶中傾注了“我”對爸爸的懷念之情,對爸爸的病逝沒有直接講述,而是通過對爸爸最喜愛的花的描述,委婉地表達了“我”的傷感,進而表明了全文的主題:“我”在爸爸的愛意中長大了。
名家點評
《爸爸的花兒落了》雖然是節選自《城南舊事》的一章,但就該文來看,情節是自足的,林海音提供給我們的信息也是充裕的。文章始終藉助於兒童的眼光或口吻來講述故事,故事的呈現過程具有鮮明的兒童思維特徵。——杭州師範大學教授
王光龍、翟志峰
《城南舊事》中的“我”仿佛在小心翼翼地扮演一個兒童的角色,想像著“我應該是那樣的”:“我”應該對苦難表達兒童般的愛心,“我”應該對他人表現孩子般的單純,於是便有了刻意為之的做作。——復旦大學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
鄒經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父母原籍台灣省苗栗縣,曾東渡日本經商。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出生於日本大阪,3歲隨父母返台,5歲時,台灣已被El本帝國主義侵占,她父親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她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城南廠甸國小、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世界日報》記者。在北京度過了童年與青年時期;在北京,她完成了從學生到新聞記者、從少女到為人妻母的轉變,北京是她文學之路的起點。在北京生活了25年後,1948年,她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台灣,任《國語日報》編輯。1953年主編《聯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作,併兼任《文星》雜誌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誌》,以後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她聯絡了大批在動。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為人、她的號召力,成為聯接大陸與台灣文學之間、中國與世界文壇之間的橋樑。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她的一生榮獲眾多文學獎項,1998年在“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上榮獲“終身成就獎”。有評論認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灣文學一個時代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