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頭鎮

爐頭鎮

爐頭鎮位於桐鄉市東北部,東南距梧桐鎮5.7公里。(海)鹽湖(州)公路貫穿鎮境,至烏鎮也有公路相通。金牛塘自北而南,流經該鎮。京杭大運河則與金牛塘垂直相交。舊時鎮區沿金牛塘兩岸條形分布。鎮境南部皂林村,臨京杭大運河,為古代交通要衝和軍事重鎮。宋時有寨,元、明時皆置驛館。明代時“居民蕃庶,商賈雲集,舟楫往來泊於此”,因被稱為“桐邑雄鎮”。後遭倭寇之亂,從此鎮市為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爐頭鎮
  • 別名:桐邑雄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桐鄉市
鄉鎮簡介,歷史以及歷史名人,

鄉鎮簡介

昔時此地遍長柞樹,故得地名柞溪。明代時有沈氏自吳興(今湖州市郊區)遷來,開設冶坊。後產業漸大,除在近地設店銷售外,還在外地各大商埠行銷。其時鎮之兩端,爐火熊熊,晝夜不絕,地名亦因之漸稱爐頭。現域清代時分屬清風鄉和永新鄉。民國21年(1932),為皂林、楊園鄉。民國35年(1946),皂林鄉之大部併入楊園鄉,另一部分劃入永新鄉。解放初分屬楊園、石灣、永新等鄉。1950年,分屬翔厚、民建、新民等鄉。1956年,為民建、新厚等鄉。1958年,屬爐頭公社。1961年,劃出翔厚、安興、民興3個公社後現域仍稱爐頭公社。1964年,翔厚復併入爐頭(其時民豐大隊,即今對豐橋、余墩兩村劃歸安興)。1983年,為爐頭鄉。1985年,撤鄉設鎮。
1984年10月,爐頭至桐鄉段公路通車。1992年1月,開通程控電話400門。1993年1月,爐頭至翔厚簡易公路建成,該公路長5000米、寬6米。1994年6月,爐頭至南王簡易公路建成,該公路長5000米、寬5.5米。1996年10月,爐頭鎮被浙江省計畫生育委員會、浙江省人事廳評為浙江省八五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鄉鎮;12月,全鎮開通有線電視。1997年4月,長900米,寬37米,主車道寬15米,總投資150餘萬元的鎮區主要街道秀溪路建成;9月,浙江省農業廳、浙江省體育運動委員會授予爐頭鎮“浙江省體育先進鄉鎮”稱號。

歷史以及歷史名人

桐鄉市爐頭鎮,現稱龍翔街道。歷史上爐頭一地遍長柞樹,故曾得地名柞濮。明朝時有沈氏自吳興遷此開設冶坊,後產業漸大,其時鎮之西端,爐頭熊熊,晝夜不絕,地名也因之漸稱爐頭。1983年為爐頭鄉,1985年改鄉為鎮,2001年改爐頭鎮為龍翔街道。全鎮總面積40.15平方公里,轄10村1居,27046人。爐頭鎮是傳統的糧食、蠶桑、杭白菊、榨菜生產基地,近年來,還發展了董家茭白、曬紅煙等特色農產品。
名人文化和運河文化賦予了爐頭鎮豐富的文化底蘊,運河之畔、金牛塘兩岸,歷史上曾有雙橋帆影、錢店野渡、九里松濤等八景和楊園隱居、柞溪夜泊、沈園等九個名勝古蹟。爐頭歷史上出現的名人有沈東溪、張履祥、宗禮、陸時雍等,簡單介紹如下。
沈東溪 (1522—1566)
名鏵。世營冶鑄業。明嘉靖年間,攜七房兒媳,自吳興縣竹墩村,遷居桐鄉市柞溪鎮(今烏鎮郊爐頭)。於鎮兩端闢地十畝,設工場,開爐冶鑄鍋鑊,行銷遠近。其後,留六房兒媳及叔侄輩於柞溪,自率家人移居縣城,開爐營業。
東溪信佛,嗜酒,愛弈棋,與縣城鳳鳴寺方丈交往甚密。 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侵擾沿海,東溪將柞溪工場移入城內,借鳳鳴寺外地臨時經營,為寺院熔鑄鐘鼎燭台。三十五年,倭寇占嘉興,攻皂林,圍桐鄉縣城四十餘曰,守將無法退敵。某曰,東溪與方丈對奕於僧舍,揚言:“欲退賊,何必張惶。”其時巡撫阮鶚亦在圍城中,聞言奇之,即備禮往訪,請教退敵方略。東溪說:“目下兵盡矢窮,人無寸鐵,惟有集城中鍋釜鐵器。熔汁潑灑。”巡撫依計聚鐵,募工熔汁,又於城上壘大木,以巨索綁結,待敵攻城,冶工以鐵汁雜火藥,凌空潑灑,斃敵無數。倭寇大驚潰退,桐鄉城得以保存。寇平後,巡撫手書“退寇全城”四宇,制匾懸於其廬。又授百戶,不就。
卒後隆慶間(1567--1572)從祀皂林宗禮祠,後祀縣城忠義祠。百姓感其德,尊為飛火將軍。其子孫繼承冶鑄業,開設沈亦昌冶坊於柞溪(後遷烏鎮),綿聯四百餘年。柞溪多爐,俗稱爐頭,地名沿用至今。
張履祥,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農學家、教育家、字考夫,號念芝,世居浙江桐鄉市龍翔街道楊園村,通稱楊園先生。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十月初一生,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七月二十八曰逝世。
張履祥一生從事教學,並自力農桑對農業生產技術頗有研究。他經過十多年的調查研究、觀察比較和實驗,在藝谷、栽桑、育蠶、畜牧、蒔藥,種菜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寫出了不朽著作《補農書》。《補農書》比較全面的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農業生產的面貌,是一部總結當時杭嘉湖地區農業生產經驗與生產技術的偉大作品。同時,他在教學方面的研究也頗有成就,他的親職教育思想至今仍受到教學界的重視。
張履祥的著作除了《補農書》還有《願學記》、《讀易筆記》、《初學備》、《文集》等共四十五卷(有裁五十四卷)。同治十年(1871年)江蘇書局曾出版《楊園先生全集》,編入《四庫全書》“雜家類存”。
楊園墓
楊園先生張履祥的墓在龍翔街道西二里楊園村北的西溪橋南側。
先生逝世後,本葬於故居東南半里許,後來,他的學生認為墓地低洼有水,遷葬現址,並把夫人以下五喪末葬者,附葬在楊園墓側,共築三穴,成品字形,西向,先生墓居中。此後一千多年,常有敬仰者捐資大修。同治三年(1864年),巡撫左宗棠捐廉大修,在墓的四周用條石築羅城,從河埠處築石路直通墓門,還購置祭田四十畝,並題墓碑“大儒楊園張子之墓”,又書兩碣樹於墓門,以示鄉我承遠防護,禁止攤采。
楊園先生的民族氣節和學術成就,深為後人敬佩,舊時來楊園墓瞻拜的志士文人陸續不斷,每年十月初一,鄉紳設祭,縣城官長專程到墓主祭。
楊園墓穴在“文革”時被挖掘,楊園祠也被毀。
宗禮、宗陽廟和宗陽廟廟會
宗 禮
宗禮又名宗揚,黨熟人,少年習武通兵法,善於騎馬射箭,號稱猿臂王。明朝嘉靖年間以科舉武試第一名被授於游擊將軍。嘉靖三十五年(1556)夏、率部赴福建途徑浙江。遇倭寇在桐鄉一帶燒殺搶掠。總督胡宗憲、巡撫阮鶚,見宗部南來便懇切邀留,並立即命令宗禮率所屬前往桐鄉方向抗擊倭寇。自崇德至皂林三戰三捷後,由於只顧追殺敵人與後方失去聯繫,加上叛徒告密,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最後宗將軍與全體將士皆壯烈殉國。
宗陽廟
宗陽廟是為紀念宗禮將軍等抗倭殉國將士而建,位於大運河北岸金牛塘口繡溪橋東側。宗禮將軍殉國後,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敕建褒忠祠,清朝康熙六年,將軍後裔孫某,與邑人沈升調等重修置產。清鹹豐末年毀於戰火。同治四年(1865年)由沿塘漁民集資修復,題名“宗楊廟”(後人稱宗陽廟)。1920年重修大興士木,雕樑畫棟、殿宇重疊,廟後築馬冢,周圍種植古松,廟東廣場築有戲台,氣魄雄偉。1937年十一月日軍由乍浦金衛凳陸,路過皂林,宗揚廟全部被燒毀。抗戰勝利後,龍翔街道地方人士又募資在原地遣屋三部,重塑宗揚將軍像,解放後房屋被糧管所作糧庫使用。
宗陽廟廟會
舊時本地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宗禮將軍殉難之日都要在宗陽廟舉行廟會。是日縣內各地漁船及外來捕魚者都自停捕魚一天,雲集宗陽廟前河中,船上漁民焚香供齋,對廟朝拜,又集資請劇團演戲,晚上還燃放焰火,各地前來燒香的、趕廟會看戲的、小販做生意的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據老年人回憶,漁船最多時往東一直停到西雙橋、往西接近單橋、往北金牛塘也停許多,演戲有時要請幾個班子,那盛況非常誘人。如今雖然廟會不再舉行,但每年九月初九這天仍有不少人前往宗陽廟燒香祭禮。
陸時雍,
字昭仲,號澹我,明朝桐鄉皂林鎮(今浙江桐鄉)人。工詩文,尚氣節,髫年游泮,崇禎癸酉(1633)下詔舉岩穴之士,時雍與之,然終不遇,久留北京,因寄館於順天丞戴澳家,澳因事被劾,拉時雍以為證,下獄,卒於獄中。陸時雍編選有《古詩鏡》古詩選集,三十六卷。
陸氏論詩注重“感通”,他說孔子刪詩“存止三百,亦取感通之至捷者耳,後之人必以義斷,則鄭衛何以並存也”。並說:“是非之畛,理義之辯,必附性情而後見。”表現出他對明中葉以來只在格律聲調上下功夫,徒摹聲響,不見才情的前、後“七子”詩歌創作的不滿。他說:“道發聲落,情通神達,靈油油接於人,而不厭鳥之‘關關’,鹿之‘呦呦’,未聞其何韻之遠,何律之調也。”這個選本就是貫徹他的論詩主張的選本。他說:“是選不惟其詞而惟其情,不惟其貌而惟其意。使天下聞聲而志起,意喻而道行。”(皆見《序》及總論)注重情深意遠的作品,選擇較精,去取較嚴,因此,這個選本在明清之際是較好的。但由於其說重於神韻,重視情深意遠的作品,對於敘事詩和以議論為主的詩則評論不當。如把《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附於“樂府古辭”之後,言其情詞紕謬,稱之傳奇則可,作為詩則稍嫌繁絮。
有明原刊本,常見者有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