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羽片(foliage pinna)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營養羽片
- 外文名:foliage pinna
- 所屬學科:植物學
- 公布時間:2019年
營養羽片(foliage pinna)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
營養羽片(foliage pinna)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定義具光合作用功能的羽葉。出處《植物學名詞》第二版。1...
羽片pinnule,複葉,尤其是蕨類的葉片在分成2枚以上的小葉片時,第一次分裂的葉片稱為羽片。在蕨類植物中即使不作羽狀分裂也使用這個術語。羽片 pinna 複葉,尤其是蕨類的葉片在分成2枚以上的小葉片時,第一次分裂的葉片稱為羽片。在蕨類植物中即使不作羽狀分裂也使用這個術語。當葉片作二次,三次分裂時,包括...
生殖羽片與營養羽片同形,聚合囊為星囊型 ,著生於側脈中部或側脈分叉處,由 4~5個孢子囊組成,中脈兩側各一行,3~6 個,圓形,直徑不足 0.5 mm( 《中國古生代植物》編寫小組,1974) 。時代產地:江蘇江寧,龍潭組; 晚二疊世早期 八陡櫛羊齒 形態描述:標本保存為末次羽片近頂端部分。各級羽軸均較纖細...
形態屬名。為Todites的裸羽片,但其他一些真蕨和種子蕨的裸羽片也可包括在這一形態屬名之內。蕨葉二至四次羽狀分裂。小羽片較大,或多或少呈鐮刀形,全緣或具鋸齒,以整個基部著生於羽軸。枝脈蕨是能在形態上可以和現代紫萁科植物營養羽片相比的蕨葉化石。Cladophlebis包含上百個種、二疊紀至白堊紀。
下臍——羽根末端小孔,其內含有真皮乳頭,是新羽羽髓的生長處。為真皮乳突供給羽營養的通路。上臍——羽根上端小孔,上臍下著生一簇發育不全的小羽毛,稱為副羽(一般鳥副羽不發達,鴯鶓、食火雞副羽發達)。羽片—位於羽軸兩側,由羽枝構成。每條羽枝的兩側斜生出許多平行的羽小枝。羽小枝上有鉤和槽,相鄰的...
葉草質,叢生,二型;營養葉柄長3-8cm,細弱,有棱,禾稈色;葉片寬三角形或卵形,長6-25cm,寬5-20cm,單數羽狀複葉,先端尾狀;側生羽片1-3對,對生或互生,下部的有柄,線形,長2.5-20cm,寬3-4mm,邊緣有小尖齒,第1對常為2-4叉狀深裂;葉脈羽狀,側脈二叉狀;孢子葉較長大,葉柄長6-16cm...
野生薇菜營養價值豐富,藥用價值高,是山野菜中的珍品。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粗直立,或成粗肥圓柱狀的主軸,頂端有葉叢簇生。葉二型;不育葉的柄長30-40厘米,堅強,乾後為淡棕色;葉片長40-60厘米,寬18-24厘米,長圓形或狹長圓形,漸尖頭,二回羽狀深裂;羽片20對或更多,下部的對生,平展,上部的互生,...
鳳丫蕨(學名:Coniogramme japonica (Thunb.) Diels)是裸子蕨科、鳳丫蕨屬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120厘米。葉柄基部以上光滑;葉片和葉柄等長或稍長,長圓三角形,二回羽狀;羽片通常,基部一對最大,卵圓三角形,羽狀(偶有二叉);側生小羽片披針形,頂生小羽片遠較側生的為大,闊披針形,頂羽片較其下...
葉簇生於根狀莖頂端;柄長3-80厘米,粗3-10毫米,堅硬,基部往往為黑褐色,向上為棕禾稈色或棕綠色,無毛;葉片卵狀披針形,長達1米左右,寬20-60厘米,一回羽狀;羽片多數,二形,互生,無柄,下部羽片不育,極度縮小為圓耳形,長僅數毫米,彼此遠離,向上羽片突然伸長,疏離,能育,至中上部羽片最長,...
全身披蓋纖細絨毛,鬆散柔軟,雪白光亮,只有主翼羽和尾羽末端的羽支和羽小支鉤連成羽片。由脛部至腳趾基部密生白毛,外側明顯,觀賞者稱之為“毛褲”。在雞的後趾基部又多生一趾,故成五趾,又稱為“龍爪”。全身皮膚均為黑色。全身肌肉、內臟及腹內脂肪均呈黑色,但胸肌和腿部肌肉顏色較淺。骨膜漆黑髮亮,...
莖直立,喬木狀,高10多米,最高可達30米,有明顯的環狀葉痕。葉簇生於莖頂,長1.3-2米,羽片多數,兩面無毛,狹長披針形,長30-60厘米,寬2.5-4厘米,上部的羽片合生,頂端有不規則齒裂。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軸粗壯壓扁,分枝曲折,長25-30厘米,上部纖細,著生1列或,2列的雄花,而雌花單生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