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元代王氏在此立村,有“先有王墳,後有營子街”之說。明成化年間在此安兵營而得名營子。後來此街建有九十九座土樓,又名土樓營子,後簡稱營子。
人口民族
2010年全村共有430戶,總人口1660人,有王、陳、張、畢、周5個姓氏,均屬漢族,其中王氏最多。
歷史文化
該村的鼓子秧歌陣勢龐大,形式多種多樣,其間陣勢變化有序,首尾呼應,鼓棒齊鳴,傘花飛舞,宛如游龍,偏若驚鴻,真有排山倒海之勢,外角穿插其間,滑稽動作,逗得人們捧腹大笑。該村鼓子秧歌隊很有名氣,每年都代表鄭路鎮參加全縣鼓子秧歌大賽。1996年,該村鼓子秧歌隊代表商河縣參加了濟南市民俗文化博覽會,並獲得了“齊民思杯”鼓子秧歌流派比賽一等獎。
該村清朝末年出現了幾位民間藝人:張尊山,以說書聞名,方圓百里無人不知;王如吉,擅長木偶戲,其表演栩栩如生,在當地頗有名氣。
近年來,王保青,吹拉彈唱無所不能,以吹嗩吶,扎紙草聞名鄉里,經常到商河、臨邑、惠民、濟陽、樂陵等地演出,深受民眾歡迎,人送外號“吹破天”。2000年曾獲得商河縣民間藝術大賽三等獎。
風景名勝
商河遺址,
商河在營子村南,河寬235米,河西陳村北,滿家村北有明顯的遺址。據記載,商河是西漢時河堤督尉許商帶人在高唐(
禹城)西北鑿河入海,以泄渤海、清河、信都三郡湓溢之水。現已乾涸,只存有遺址。
著名人物
張北華(1911-1975),原名張訓榮,又名張恩堂、張維之。商河人。曾任中共山東省臨時省委書記。1927年入益都山東省立第四師範學校讀書。1930年經教師馬安石介紹加入
中國共產黨,任學校黨支部書記。1931年6月因反對學校當局壓抑學生進步活動,被國民黨省黨部通緝。6月10日,國民黨省黨部密令益都縣黨部急速逮捕省立四師共產黨員張北華、馬安石、吳風桐等人。張北華等人得知後,分頭逃出後,由青島輾轉到北平,與北平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繫。同年7月被派往平漢路長辛店,以賣燒餅為掩護開展工運工作。1932年2月,奉命到山東任共青團濟南市委書記。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不顧個人安危,與孫善帥等人深入工廠、學校開展工作。在工人、學生中發展黨團員,領導濟南津浦大廠工人開展了發還欠薪和支援上海“一·二八”抗戰將士的鬥爭;在正誼中學,組織發動學生反對當局解聘進步教師和開除進步學生的鬥爭;在濟南鄉師發動學生開展“驅李反托”鬥爭;在省立一中發動學生罷課,反對學校當局壓制學生的愛國運動。 1932年7月共青團山東省特委決定,正式建立共青團濟南市委,張北華任書記。1932年10月,中共山東省臨時委員會成立。1932年11月改稱山東省委,張北華調任中共山東省委秘書長。1933年2月,中共山東省委等機關遭敵破壞,省委書記任作民、組織部長王仲和(向明)、共青團山東省特委代理書記孫善帥等20餘人被捕。面對省委遭到破壞的情況,原秘書長張北華在濟南主動組織起中共山東臨時省委,並任書記。臨時省委成員分別到魯南、魯東、魯北等地,恢復和建立各地黨的組織。1933年7月由於叛徒出賣被捕,在獄中堅持鬥爭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1937年7月獲釋出獄。1938年1月1日領導了泰(山)西抗日武裝起義,組建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任主席。1938年12月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政委。1939年10月,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赴延安,由於七大延期舉行,後在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4月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946年2月至1948年9月,任中共魯中區黨委委員兼濟南市委書記。濟南解放後,於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任中共濟南特別市委副書記。後調任中共徐州市委書記、市長,全國總工會第一機械工會主席,國家計委勞動工資局、幹部局副局長、局長等職。1958年調任中共甘肅省委工交政治部部長。1963年9月,任甘肅省委常委、省監察委員會書記。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迫害,被開除黨籍。1975年7月2日含冤病逝。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得以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