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鳴集

燕鳴集

《燕鳴集》是作者張志萍的散文作品選,大部分作品都發表在報刊雜誌上,獲得業界好評。並有許多篇散文都取得了大大小小的獎項。《燕鳴集》中發表在“解放日報”上緬懷作者父母親的散文《最貴承歡父母膝下時》還被上海作家協會與《東方新聞網》聯合主辦的《文學會館·精華文摘》等所轉載。

基本介紹

  • 書名:燕鳴集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311頁
  • 開本:16
  • 作者:張志萍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264494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燕鳴集》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輯情懷
最貴承歡父母膝下時
成長與快樂
天道與敬畏
又見梁山
我與你
嘀嗒

海的尋追
弄潮兒·同命鳥
當愛來時——一個“桑雨辰”的自白
第二輯實錄
二十個質量檢測站正在建立——本市鄉鎮企業產品質量將嚴格控制
本市審計工作出現四大變化——既要查錯防弊又要為企業服務
不容忽視的問題:上海殯葬行業急需改造
招商陷阱——契約裡面淘金
鐵路上海站的一條亮麗風景線——記市公安局閘北分局交警支隊二中隊
49份評刊表的來歷
高溫下,建設者們在行動
惠民之舉和諧之路
“擇校費”折射出什麼?
勤業進取二十年——記上海電影製片廠優秀青年導演梁山
“只有工作才使人年輕”——訪本市西點名師陳慶根
“孝子”周全相
“國門雄鷹”周長國
邊檢站內黨旗紅——記上海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黨委書記、站長張仕昌
助世博工程建設一臂之力——世博園區黨建聯建工作系列報導之三
幫助孩子走好每一步——靜安區愛國學校“黨員之家”側記
奉獻碧水藍天服務綠色世博
關懷溫暖志願者的心
笑迎世博“空中客”——上海機場邊檢站優質服務世博紀實
聯合的力量——浦江國際金融廣場黨建紀實
崗位奉獻站排頭
開門納諫聽民聲——虹口交警第四中隊開展“大走訪”開門評警活動
給消費者實實在在的“承諾”
用忠誠打造第一關
學黨史知黨情增黨性
擦亮“視窗”樹形象
老黨員新青年共話成長——上海市愛國學校主題座談會側記
一次別開生面的黨員活動日——強生公司黨總支推出《車間員工團隊合作健身拳法》
“氣象站”里接地氣——上海第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設立“企情民意氣象站”見成效
醫者仁心煉就“金字招牌”
陽光國門鑄輝煌
中國石化啟動實施滬V汽油置換——上海石油1號等內環線內10座加油站率先翻牌
第三輯清風
受賄黑幕由他們揭開
檢察官助失足少年重揚生活風帆
十年,這裡的幹警乾乾淨淨——閘北區檢察院黨風廉政建設掠影
檢察幹警當上“居委幹部”
讓創新服務更出色——浦東新區檢察院服務大局紀實
辦案一線的“非常衛隊”——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法警支隊紀事
三份檢察建議助少年再起飛
維權,無鐵窗內外之分
綻放在公訴席上的鏗鏘玫瑰——記松江檢察院“80後”檢察官包莉娜
施淨嵐:法與理的檢察情結
司法之花絢麗綻放
身無法袍但應有為——記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馬慧林
行者無畏——記全國優秀偵查監督檢察官李磊
技術之星,綻放檢察之光——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檢察院技術科小記
夢斷溫柔鄉
“古稀國企女巨貪”落馬的背後——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偵破吳小莉案紀實
瘋狂斂財的“土地爺。
“地板價”別墅背後的玄機
變味的親情
高利貸“遊戲”
高價墓玄機
被“朋友”拖下水的發改委主任——原上海市南匯區發改委主任孫聯生受賄獲刑十一年
公私不分借貸中間人成公款挪用人
緣何老淚灑黃昏——職務犯罪“59現象”上升的警示
為好處費挪用巨款獲刑
建築設計師的“黑色”發財路
第四輯心思
為什麼我的運氣沒有小李好?
溝通是最好的潤滑劑
30歲的焦慮天子驕子要學會彎腰
面對痛苦的妻乇和傷心的老父母,我該怎么辦?
“90後”,我的未來還有夢嗎?
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過年的煩惱
為什麼我一直沒有歸屬感?
自信,被同學聚會打敗
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我該怎么辦’
面對25O0元的月工資,我去,還是不去?
我一直在努力,為什麼成功還是離我越來越遠?
我越是退讓,她越是得寸進尺,我該怎么辦’
第五輯論理
黨刊“漫畫小品”傳播魅力探析
“理性·真實·有用”——改版後上海《支部生活》辦刊理念淺析
傳統美好“官德”的現實意義
時代呼喚深度報導——《觀察與思考》的崛起
《吶喊》、《彷徨》初探
附:獲獎版面
俺就拿這個
貪官價值變幻記
包養二奶的苦果
為了樹立一個典型
醉駕醉漢鬧大街
人事經理“冒領工資”吃官司
惠民之舉,和諧之路
各自為政,此地無銀三百兩
玉器和瓦罐
跌倒在“石榴裙”下的鬧劇
幫助孩子走好每一步
勤業進取二十年
本刊“漫畫小品”特約作者代表作品(按姓氏筆畫排名)
天呈《左手“情感”,右手詐欺》
余熊鶴:《栽進“錢眼”險囹圄》
陳明:《被貪污侵蝕的環保局長》
鄒勤《被賭博改變人生的“80後”》
謝振強《身陷“老鼠倉”案的基金經理》
魏克:《微博,幫被冒名的弟弟正名》
後記“心若在,夢就在”

後記

後記
“心若在,夢就在”
張志萍
孩提時代,每天下午放學,就是翹首盼望在報社工作的父親快快下班,因為在此時,我就可以看父親帶回來的很多報紙,有時還有《支部生活》。
女承父業。1981年3月,19歲的我有幸進入“解放日報”。
參加工作後,我邊工作,邊學習。到工交財貿部(現經濟部)編輯的《上海經濟信息》實習:還經常向黨政部投稿。記得在1989年5月4日,那天“解放日報”上只有一則社會新聞,即由我和楊浦區公安分局的同志撰寫的《影劇場螢幕上竟出現淫穢鏡頭》,稿件見報後,引起強烈反響,結果是那家影劇場停業整頓一個月。
“不做總統,就做廣告人”。1987年4月30日,我和新聞界同仁到海鹽採訪步鑫生回來後接到通知:5月2日到廣告部報到。14年的廣告編輯生涯,收穫頗豐,我不僅結識了不少大名鼎鼎的企業家,還為上海洗衣機廠等不少知名企業創作廣告詞。其中為“水仙牌”洗衣機創作的廣告詞,分別在《解放日報》及《新民晚報》上刊登。我親歷了我國報紙廣告業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過程,這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
“雁過留痕”,這是我在“卓越亞馬遜”的用戶名。因為喜愛寫作,因為是新聞專業畢業,又因為讀了中文專業專升本,我喜好寫作的步伐一直沒有停頓:《解放日報》、《新聞記者》、《上海經濟信息》、《解放日報市郊版》、《青年報》、《社會報》等近10家報刊都留有我的“痕跡”。那時,雖然不在新聞崗位,但童年美好的夢想一直延續著,如同我手中的筆,雖然斷斷續續,但還是一直不斷地前行著:
小時候,看《支部生活》,就是看封底圖文並茂的“漫畫小品”。
天遂人願。
2001年3月,始終沒有放棄新聞理想的我,終於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來到了中共上海市委黨刊——《支部生活》。2005年,我有幸從老一輩黨刊人手裡接過了有著50多年歷史的傳統品牌欄目“漫畫小品”的接力捧。承繼著其辛辣、幽默的風格,並與時俱進,努力探索新時期“漫畫小品”的創新和發展。9年過去了,“漫畫小品”欄目一如既往,深受各年齡階層讀者的喜愛,我個人因此多次獲獎,其中2次榮獲全國黨刊研究會優秀稿件一等獎。
如今,我在編輯部承擔著品牌欄目“漫畫小品”、“辣手”、“警鐘長鳴”、“心事”、“書記手記”、“組工論壇”、“要刊選粹”、“互動平台”、“往來”等欄目的編撰工作。2005年4月14H發表在《解放日報》“朝花”版上緬懷我父母親的散文《最貴承歡父母膝下時》,被上海作家協會與《東方新聞網》聯合主辦的《文學會館.精華文摘》等所轉載;2011年1月29日發表在《解放日報》“朝花”版散文《又見梁山》,被光明日報社主辦的“光明網《作品·美文)副刊文萃”、鳳凰網“娛樂”頻道、上海戲劇學院官網、酷6劇場《專題》轉載;2012~,以針砭時弊見長的漫畫欄目“辣手”刊出不久,多次被《報刊文摘》轉載。
經歷風雨,終見彩虹。
從出版編輯到如今的新聞編輯,一路走來,有汗水,有歡笑:2010年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責任編輯證》;2011年,我編輯的新聞漫畫《俺就拿這個》榮獲第20屆上海新聞獎三等獎:2010年,《貪官價值變幻記》榮獲2009年度全國黨刊研究會優秀稿件一等獎;2011年,《包養二奶的苦果》榮獲2010年度全國黨刊研究會優秀稿件一等獎;2009年,《為了樹立一個典型》榮獲全國黨刊研究會2008年度優秀稿件二等獎;2012年,《醉駕醉漢鬧大街》2011年度全國黨刊研究會優秀稿件二等獎;2013年,《人事經理“冒領工資”吃官司》榮獲2012年度全國黨刊研究會優秀稿件二等獎:2007年,《惠民之舉,和諧之路》榮獲全國黨刊研究會2006年度優秀稿件三等獎。2008年,《各自為政,此地無銀三百兩》榮獲全國黨刊研究會2007年度優秀稿件三等獎:2009年,《玉器和瓦罐》榮獲全國黨刊研究會2008年度優秀稿件三等獎;2010年,《跌倒在“石榴裙”下的鬧劇》獲2009年度全國黨刊研究會優秀稿件三等獎;20lO年,《幫助孩子走好每一步》榮獲2009年度全國黨刊研究會優秀稿件三等獎;2012年,《勤業進取二十年》榮獲2011年度全國黨刊研究會優秀稿件三等獎;2013年,《左手“情感”,右手詐欺》榮獲2012年度全國黨刊研究會優秀稿件三等獎。
今晚,2013年9月19日,在這個月圓人團圓的中秋之夜,坐在解放大廈19樓辦公室里,望著窗外月朗星稀,我感慨萬千,33年前進解放工作的一幕是那么的清晰,仿佛就在不久前。“小朋友”的稱呼尚未褪去,卻轉身已成為一名黨刊人。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必須時刻銘記在心的。如果說是我的父母把呱呱墜地的我從一個纖弱的嬰兒嘔心瀝血地養育到我長大成人,那么,在職業生涯的32年,是“解放”這個偉大的母親哺育了我,“解放”這塊肥沃的土壤滋潤了我,把我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孩,培養成為如今在支部生活聯繫政法條線遊刃有餘的一名編輯記者。所以,思來想去,本書用我緬懷我父母親的散文《最貴承歡父母膝下時》作為開篇,是最為恰當的,因為,我心中的這個“父母”,既是生我養我的父母,也是伴隨我人生旅途中漫漫長路的“解放”這個父母。對此,我只有心存感激、感謝!感謝解放日報原副總編輯余建華老師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我作序感謝解放日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支部生活》主編周智強老師給我的全面指導並為本書起了《燕鳴集》這個富有詩意和內涵的書名,這對我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感謝解放日報黨委原副書記兼《支部生活》主編施全根老師給我搭建了歷練自己並展現才華的舞台,使我能愛我所愛,樂此不疲地耕耘自己鐘愛的欄目感謝《支部生活》原主編徐仲達、副主編薛耀先在我人生旅途的關鍵階段,對我的提攜、扶持和點撥:我還要感謝執行主編童蒙志、臧利春等老師的言傳身教,感謝曾經在我人生歷程中無私幫助我的那些肝膽相照的師長和戰友。情長紙短,恕我無法把那么多的“感謝”全部羅列出來,但對我生活成長道路上的所有“貴人”們,我都將永遠銘記於心!
世事一切如白駒過隙。喜歡劉歡那盪氣迴腸的《心若在,夢就在》的歌詞,也正因此,我給自己新浪微博的暱稱設為“心若在”:
心若在,夢就在
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看成敗人生豪邁
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在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踏踏實實走好人生每一步,做最真實的自己,這才是我心中所希翼的。上蒼不負有心人一一“心若在,夢就在”!
寫於2013年9月19日中秋之夜

序言

一疊厚厚的書稿放在我的書桌上。
張志萍女士希望我為她的作品選寫個序,我不知寫些什麼為好,看了她的《最貴承歡父母膝下時》和她的《後記》,忽然感覺有點感想。
張志萍可以說是“解放日報的女兒”,這樣說並不為過。她的父親是解放日報的老職工,她從小在解放日報的宿舍區長大,從小受到她父親帶回家的《解放日報》和《支部生活》的薰陶,耳濡目染,解放日報的文化和傳統影響了她。
張志萍十九歲進了解放日報,這是很特殊的。當時,大量知青回滬,在就業上遇到困難,上海採取了一條權宜之計,讓他們的父母自願退休或提前退休,空出編制讓他們的子女頂替進單位。剛剛中學畢業的張志萍趕上了這個好時機。她的父親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讓張志萍頂替進入解放日報。於是,報社出現了這樣一個群體,起初都安排在工廠和後勤部門工作。但是,他們中不少人嚮往著編輯部,嚮往著當記者、編輯,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當時記者、編輯確是非常令人羨慕、充滿挑戰的職業。於是,他們上業大,攻讀大專,拚命把文化知識的堡壘一個個攻下來,“夢,夢,夢,苦,苦,苦,電大三年,夢的三年,苦夢的三年,三年的電大”,張志萍這段詠嘆式的文字,流露了她當時的心路軌跡。後來他們又讀專升本,終於,其中有一些人進入了編輯部,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應當說,他們付出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努力,我的印象她為此患過心肌炎,而作為女性,張志萍這段時間還經歷了為人妻、為人母,可想而知,她付出的往往是加倍的。進入編輯部前,她就向記者、編輯學習,寫稿投稿:進入編輯部後,勤於筆耕,孜孜於分工的那塊園地,一晃幾十年過去,放在面前的這疊厚厚的書稿,便是她辛勤勞動的結晶。
“在職業生涯的32年,是‘解放’這個偉大的母親哺育了我,“解放’這塊肥沃的土壤滋潤了我”,張志萍的這番話,是發自肺腑的。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如果沒有感情,那肯定是做不好的。在解放日報,解放人大都對自己的報紙懷著深厚的感情,尤其是許多老報人,那真箇是以社為家,青燈白報,焚膏繼晷,嘔心瀝血,永遠是我們的楷模。
當前,紙質媒體遇到了網路媒體的衝擊,如何去應對,報社一些員工不免為職業的前景擔憂。我想報社集中了這么多優秀人才,將來總有一天會突出一條新路,咱們不能自亂方寸。因此,由張志萍的書,引出這么一些感想,我認為,那份對報社的感情非常非常珍貴。解放日報原副總編輯余建華
二0一三十一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