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蝶(鱗翅目昆蟲)

燕尾蝶(鱗翅目昆蟲)

燕尾蝶又名柑橘鳳蝶。燕尾蝶昆蟲分類學上不存在,相近的有鳳尾蝶鱗翅目鳳碟屬。是體形最大的一類蝴蝶。顏色以黑色為主,配以艷麗的藍、紫、紅、黃、橙、綠等花紋。

基本介紹

鳳蝶科,外形特徵,成蟲,卵,蛹,生活習性,棲息環境,生長繁殖,交尾,產卵,報導,

鳳蝶科

鳳蝶科是蝴蝶中最引人喜愛的類群,體大型,翅展達70~100mm,最大的亞歷山大鳥翼鳳蝶Ornithoptera alexandrae(Rothschild)翅展達到280~300mm,其次,維多利亞鳥翼鳳蝶Ornithoptera victoriae (Gray)翅展達到200mm。色澤艷麗,底色多為黑色、黃色或白色,有藍色、綠色、紅色等鮮艷的斑紋,協調搭配,常常為人類服飾的模擬設計提供了良好的原型。前後翅三角形,中室閉式,前翅有徑脈(R)5條,臀脈(A)2條,一般僅有1條基橫脈(cu-a),後翅只有1條臀脈(A),肩角有1條鉤狀肩脈(h),大多數種類第三中脈(M3)常延伸呈一長的尾突,狀如燕尾,“燕尾蝶” 的名稱由此而來,有的種類有2個以上尾突。很多種類雌雄形態不同,呈現明顯的雌雄二型現象,形態各異的雌雄兩性飛舞嬉戲於花叢之中,成為青年男女美好聯姻的象徵,梁山泊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最終化為蝴蝶,在浙江寧波地區傳說化為玉帶美鳳蝶Papilio polytes Linnaeus,在台灣等地區傳說化為美鳳蝶Papilio memnon Linnaeus。由於以上特徵,蝴蝶成為詩人、畫家描敘的主要對象,詩詞歌詠、美好傳說等文化內容在風蝶中最為豐富。
燕尾蝶
卵近圓球形,表面光滑或有不明顯的皺紋。多散產在寄主植物上,也有聚產在一起的。
幼蟲體粗壯,多光滑,少數有肉刺或長毛,體色因齡期而變化,初齡多色暗,以後各齡多綠色或黃色,有紅色、藍色或黑色斑紋,受驚時從前胸翻出黃色或紅色的 “Y”形或 “V”形腺體,釋放出臭味,有警戒禦敵作用,故屬於鱗翅目幼蟲中的 “丫腺型”。腹足趾鉤中列式,2序或3序。由於幼蟲取食植物,是一些經濟植物的害蟲。
蛹表面粗糙,頭端二分叉,中胸背板隆起,化蛹時以一絲橫縊在植物枝條上,故稱 “縊蛹”。
寄主主要為芸香科、樟科、傘形花科、馬兜鈴科等。
全世界共記載550多種,被列入《國際貿易公約》Ⅰ級保護瀕危野生動物4種,Ⅱ級保護瀕危野生動物1屬5種;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02)69種;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Ⅰ級保護的野生動物1種,Ⅱ級保護的野生動物3種;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令《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00年8月1日第7號令公布,以下略)的6屬6種。

外形特徵

成蟲

體長25~27mm,翅展70―86mm。體翅淡黃綠色,背上有l條較寬白勺黑縱帶,長達腹端,腹側有1條窄黑帶,腹部腹面有2條窄的黑條紋。翅脈黑色外緣具黑色寬頻;帶內具2列新月形斑,外列黃綠色明顯,內列暗藍色,前翅每列8個,後翊每列6個,雌前翅內斑列多不明顯。前翅中室內基部具4條似帶橫刺樣的黑色縱紋,端半部有2個明顯的黑橫斑。後翅臀斑雄性橙色;雌性黃綠或微帶橙色,斑中央常有一個黑點。春型較夏型體小,色較深。

圓球形,直徑約1mm。初產時淡黃色,近孵化時變成黑灰色,微有光澤,不透明。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35~45mm,黃綠色,後胸背兩側有蛇眼紋,中央有黑紫色斑點;兩側氣門下有1個白色斑帶。老熟幼蟲體色隨所食寄上葉八個同常行變化,綠色至暗褐色,側面有3條藍黑色斜帶。

長30~32mm,紡錘形,前端有2個尖角。初化蛹時淡綠色至淡褐色,漸變為暗褐色。

生活習性

寒山區1年發生1代,東北1~2代,黃河流域2~3代,長江流域3―4代,福建、台灣4~5代,廣東、海南、廣西5~6代。以蛹在枝條上越冬。4~10月均有成蟲、卵、幼蟲和蛹出現。在河北石家莊市區4月中旬即可見到成蟲。成蟲白天活動,以晴天無風白勺上午9:00~10:00最為活躍,飛翔能力強,飛舞於花木間,吸食花蜜,陰雨和風天則隱蔽於花叢內。卵散產於口卜背或枝梢嫩葉尖端,卵期7天左右。幼蟲孵化後先食卵蓋,再取食嫩口十,將葉面咬成小孔,成長後將葉片咬缺刻鋸齒狀,以5齡幼蟲食最最大,1天能食數片葉,可將葉片食盡,僅剩主脈或葉柄。幼蟲受驚動即由前胸前緣伸出橙黃色肉質臭角,放出強烈臭味。老熟幼蟲選擇枝葉隱蔽處,吐絲固定其尾部,然後吐絲在胸、腹間環繞成帶,至秋末冬初化蛹越冬。蛹期天敵有鳳蝶金小蜂和廣大腿蜂等,寄生率很高,對其有較大的抑制作用。

棲息環境

熱帶或溫帶
燕尾蝶(鱗翅目昆蟲)

生長繁殖

交尾

一般蝶類的雄蝶比雌蝶要早一點羽化。之後,雄蝶到處飛翔,覓尋羽化不久的雌蝶,捷足先登地追逐交尾。一隻棲息在葉上的雌蝶,如果是已經交尾過的,當雄蝶飛臨時,它就平展四而將腹部高高翹起,絕不起飛,這是雌蝶不接受交尾的表示,因此雄蝶繞飛一陣,也就只好舍之他去;反之即行交尾。有時一隻不需要交尾的雌蝶,當其在空中飛翔時,可能遇到好幾隻雄蝶追逐求愛,緊逼和繞圈飛舞,難解難分,一起上升到高空,這時雌蝶突然挾翅而下,急速降落,這種逃循使雄蝶如墮迷途,不知雌蝶所在,因而雌蝶得以脫身。雌蝶的這種“逃婚”本能頗為有趣。
還有一些蝶類如絹蝶科的大部分種類,雌蝶在交尾之後,在交尾囊開口處的基部,生長出各種各樣的交配後的衍生物(封瓣)一枚,成為阻止再交尾的障礙物,蟲各一型。是鑑別蟲種的一大特徵。
蝴蝶交尾的方式,是尾部相接而頭部分向兩端,如小褐斑鳳蝶,在交尾過程中,如遇驚擾則雌蝶主動飛翔,而雄蝶則安靜地倒懸在下方,任其拖著飛逃。

產卵

蝶類產卵各有其所,絕不亂產,最為常見的是將卵產在葉片的反面。一般是每產一粒,如柑橘鳳蝶。也有產卵成片的,如絹粉蝶。許多蝴蝶在植物上產的卵各有其特定的部位和特殊的排列方式,如朴喙蝶的卵產在朴樹的嫩芽上;豆莢灰蝶的卵產在扁豆花蕾的基部;黃邊醬蛺蝶產大量的卵在楊樹細枝上,並且排列得很有規律,繞成一環;更有趣的是蒙蛺蝶的卵往往4~5粒、多至十數粒壘積成串。
此外有一些蝶類將卵產在寄主植物附近的其他物體上,無尾銀蜆蝶就是一例。而最有趣的產卵方式,要算是枯葉蛺蝶,有時雌蝶產卵不直接產在寄主植物——馬藍等的葉片上,而將卵間接地產在寄主植物上方半米左右處的樹枝上,當幼蟲從卵中孵化出來以後,不久,就會吐一遊絲下降,依靠風力吹動蕩漾而達到寄主植物的葉面上,象這種頗有“遠見”的產卵習性,在蝶類中也並不多見。
其他爛果或蛀樹滲出的汁液,甚至人畜鳥獸的糞便,這說明蝶類食性是廣泛的。

報導

別樣角度拍攝的動物攝影大作
2016-03-05 11:38:00 來源:網易藝術(北京)
燕尾蝶(鱗翅目昆蟲)
Tim Flach,英國攝影師,出生於1958年,現居倫敦,以關於動物的概念攝影作品著
稱,http://timflach.com/(他的官網首頁很有趣)。
以上是蝴蝶的蛹,依次是金邊燕尾蝶(Battus polydamas)、藍閃蝶(Morpho menelaus)及蛺蝶(Salamis parhassus)
燕尾蝶(鱗翅目昆蟲)
蝴蝶的蛹,依次是大帛斑蝶(Idea leuconoe)、金斑蝶(Danaus chrysippus)及蛺蝶(Tithorea tarricin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