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磯(明末張岱散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燕子磯》是明代文學家張岱創作的一篇散文,作者用簡潔明快的筆墨再現了燕子磯的風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燕子磯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張岱
  • 作品出處:《陶庵夢憶》
作品原文,白話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燕子磯
燕子磯,餘三過之。水勢湁潗,舟人至此,捷捽抒取,鉤挽鐵纜,蟻附而上。篷窗中見石骨稜層,撐拒水際,不喜而怖,不識岸上有如許境界。
戊寅到京後,同呂吉士出觀音門,游燕子磯。方曉佛地仙都,當面蹉過之矣。登關王殿,吳頭楚尾,是侯用武之地,靈爽赫赫,鬚眉戟起。緣山走磯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舟下如箭。折而南,走觀音閣,度索上之。閣旁僧院,有峭壁千尋,碚礌如鐵;大楓數株,蓊以他樹,森森冷綠;小樓痴對,便可十年面壁。今僧寮佛閣,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歸浙,閔老子、王月生送至磯,飲石壁下。

白話譯文

我在途中多次經過燕子磯,這裡水流湍急,划船經過此處的人,都需要迅速用鐵釣鉤住岸邊的石頭並用鐵纜牢牢挽住,然後緊緊挨著像螞蟻一樣慢慢前行。從船篷的窗戶望去,岸邊的石頭稜角分明,層疊有致,撐船在水上前行去觀察,不僅沒有喜悅之情,反而陡生恐懼之心,我以前還真不知道岸上的景物會給我這樣的感覺。
崇禎十一年(1638)我到南京後,和呂吉士一起出觀音門,去遊覽燕子磯。我這才領略到這裡是人間仙境、佛祖聖地,而以前路過竟然錯過了。我們登上關王殿,前面是吳國,後面是楚地,都是諸侯用武之地,好像可以看到英雄豪傑手揮劍戟、英勇無畏的樣子。順著山路來到燕子觀的上面,坐在亭子中,看江水飛奔,船行駛得像離弦的箭一樣快。轉向南面,我們走到觀音閣,從索橋上過去。觀音閣旁的僧院,有懸崖峭壁高達千丈,聳入雲實,岩石堅硬如鐵;幾棵大楓樹與旁邊的樹木形成一片郁蔥蔥、綠樹成蔭的景象;倘若在樓中與懸崖相對而坐,便能面壁十年也不覺得枯燥了。如今僧房、佛堂卻故意背對著峭壁,這樣的布局僧人怎能忍住不起繁雜的內心呢?這一年,我回到浙江。閔老子、王月生送我到燕子磯,我們在石壁下暢飲。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79),字宗子,一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出生於仕宦世家,早年過著富裕的生活,喜愛遊山玩水,通曉音樂戲劇。明亡後張岱曾參加抗清鬥爭,見大勢已去,才隱居浙江剡溪山中,從事著述,不做清朝的官。他在散文上的造詣高,體裁廣,文字清新,能把大量民間口語融入到散文之中。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琅嬛文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