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灰爐炮台(Fortaleza de N. Sr. do Bom Parto)(或稱聖母炮台)是位於澳門西望洋山東南山麓之古老炮台,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燒灰爐炮台
- 外文名:Fortaleza de N. Sr. do Bom Parto
- 別名:聖母炮台
- 位於:澳門西望洋山東南山麓
景點介紹,歷史沿革,
燒灰爐炮台(Fortaleza de N. Sr. do Bom Parto)(或稱聖母炮台)是位於澳門西望洋山東南山麓之古老炮台,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
燒灰爐炮台(Fortaleza de N. Sr. do Bom Parto)(或稱聖母炮台)是位於澳門西望洋山東南山麓之古老炮台,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
燒灰爐村(葡萄牙文:Povoação do Chunambeiro)是澳門一個已消失的古老村落,位於澳門半島風順堂區東部、西灣與南灣之間,北端出口接南灣大馬路,南端接民國大...
昔日的伯多祿炮台與嘉思欄炮台、燒灰爐炮台以城牆相連,聯合防禦南灣的沿海地區。伯多祿炮台沿革 編輯 伯多祿炮台約建於1622年(即明天啟二年),其後於1775年(即...
1623年(明天啟元年),澳葡當局藉口防禦荷蘭的進攻在澳門建築了—道城牆,起於今西望洋山聖母堂附近,分東西兩翼延伸,東翼城牆循東面山坡一直到燒灰爐炮台止;西翼...
東翼城牆沿東面山坡蜿蜒而下,直至燒灰爐炮台;西翼城牆,分為南北兩幅。南幅城牆止於西望洋山聖母堂的西南山脊上,北幅城牆一直伸到那時還是海濱的媽祖閣海鏡石...
澳門古炮台之一。位於南灣與西灣之間的竹仔室村。初建於16世紀末。竹仔室炮台曾於1622年(明朝天啟二年)荷蘭入侵澳門時,與燒灰爐炮台和西望洋山炮台相互配合,...
東翼城牆沿東西山坡順勢而下,直到燒灰爐炮台;西翼的城牆,分為南北兩個走IN,北向一直延伸到當時還是海濱的媽閣廟海境石,從一些有關歷史圖片,還可以看到當時西...
望廈炮台燒灰爐炮台東望洋炮台及燈塔大炮台聖地牙哥炮台馬交石炮台聖方濟各堡壘及圍牆﹙加思欄﹚關閘拱門總督府市政廳大樓仁慈堂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