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後肺不張

任何原因引起的肺無氣或氣量減少,伴有肺組織萎縮、肺體積縮小,稱為肺不張(atelectasis)。肺不張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而是由各種病因所引起的病理形態改變。燒傷後肺不張的主要原因是支氣管內腔阻塞。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燒傷後肺不張
  • 所屬科室:內科 - 呼吸內科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否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檢查方法,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1.症狀和體徵 大部分症狀和體徵取決於支氣管內腔阻塞的速度、受影響肺臟的範圍和是否有感染這3個因素。堵塞迅速伴有大面積肺萎縮時,尤其是有感染時,則出現患側胸痛、突然呼吸困難和發紺、血壓下降、心搏過快、體溫上升和休克。胸部檢查發現病變部位叩診濁音或實音,呼吸音減弱或消失。病變部位胸廓運動減弱或消失,氣管和心臟向患側移位。緩慢發展的肺不張則可沒有症狀,或只引起輕微的肺部症狀。中葉肺不張也可無症狀,不過右下肺和中葉支氣管刺激可引起劇烈乾咳。
2.胸部X線檢查 可發現無空氣的肺區,其大小和位置依累及的支氣管而定。如病變在肺段,其陰影呈三角形,其頂端向著肺門區。如果是若干小區域受累,則周圍的組織膨脹使之呈不規則圓盤狀。如大葉性肺不張,則整個一葉無空氣,氣管、心臟、縱隔均向患側移位,膈肌上升,肋間隙變窄。

用藥治療

1.病因治療 當懷疑有機械性支氣管內腔阻塞時,首先採取刺激其咳嗽或吸引等物理治療措施,包括:
(1)臥位時患側向上,利於病變部位引流。
(2)進行適當物理治療。
(3)鼓勵咳嗽
(4)進行濕化療法。
(5)鼓勵患者定時翻身、俯臥位,使病變部位細支氣管得到充分引流。
2.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治療 當支氣管內腔阻塞時,要認識到阻塞必然存在局部感染。通過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直視氣管、支氣管及細支氣管,並可獲得病原學檢查標本及通過局部吸引、沖洗去除黏液堵塞物、膿稠的分泌物或異物,必要時可配合支氣管肺泡灌洗,使病變部分重新充氣。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治療貴在及時,但對已有呼吸困難、缺氧的患者,應在動脈血氧與外周皮膚血氧飽和度監測下,通過支氣管鏡側孔,邊給氧邊檢查,必要時可在高頻通氣支持下進行。
3.抗感染治療 在未明確肺部病原菌之前,應先按抗生素經驗治療,可全身或局部聯合套用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β內醯胺類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並結合濕化治療。積極採集痰標本進行病原菌檢查,一旦確診病原菌,即採用敏感抗生素進行針對治療。

飲食保健

飲食宜清淡為主,注意衛生,合理搭配膳食。

預防護理

積極採集痰標本進行病原菌檢查,一旦確診病原菌,即採用敏感抗生素進行針對治療。

病理病因

肺不張的病因有多種,包括炎症、異物吸入、胸腔壓迫等。燒傷後肺不張的主要原因是支氣管內腔阻塞,以吸入性損傷、肺感染最為常見。支氣管內腔阻塞後,遠端肺泡內的氣體被血循環逐漸吸收而形成肺不張。但是當肺段或亞肺段以遠細支氣管阻塞時,由於有肺泡間孔其他側通道存在,不一定都形成局限的肺不張。其次,當燒傷並發肺水腫、ARDS或氧中毒時,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損,使肺泡表面張力顯著增高,大量肺泡陷閉而形成肺不張或萎陷。燒傷合併肺栓塞,脂蛋白的產生可能受到影響,亦可造成肺臟無氧的肺不張。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其他輔助檢查:

發病機制

在某一支氣管阻塞後,周圍肺泡中氣體為循環血流所吸收,隨之肺臟回縮,幾小時內即產生無氣狀態。肺臟可能完全回縮或萎縮,而無感染。早期血液流過無氣肺臟,結果出現動脈血氧過少。毛細血管和組織缺氧可導致體液漏出和肺水腫,使肺泡腔充滿分泌物和細胞,不張的肺臟便不能完全收縮。雖然未受侵犯的周圍肺臟的膨脹可以部分地補償肺容積的減少,但是如果萎縮面積過大,則膈肌上升,胸壁變平。整側肺不張所造成的容積減少,可引起心臟和縱隔向患側移位。當大面積肺不張時,PaO2下降。由於流向不張部位的血流減少,其餘正常肺實質換氣加強,在最初24h內PaO2會有所改善,但PaO2最終會下降。
如果阻塞解除,則空氣可進入肺臟回縮的部位。感染消除後,肺臟亦可恢復到正常狀態,其恢復時間長短受該部位感染的程度所決定。如果阻塞不解除並有感染存在,則無氣狀態和循環缺乏將導致纖維化。如果這些病變持續存在,則可發生肺纖維化和肺不張。即使沒有支氣管阻塞、局部換氣不足及缺氧、氧中毒或各種毒素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形成障礙,也會造成小區域的肺不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