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是《紅樓夢》中林黛玉所作,與薛寶釵的《燈謎詩·鏤檀鍥梓一層層》、賈寶玉的《燈謎詩·天上人間兩渺茫》都出自小說第五十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燈謎詩·騄駬何勞縛紫繩
- 作品別名:騄駬謎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紅樓夢》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曹雪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騄駬何勞縛紫繩?(1)
馳城逐塹勢猙獰。(2)
主人指示風雲動,
鰲背三山獨立名。(3)
(出自《紅樓夢》第五十回。)
作品注釋
(1)騄駬:亦作“騄耳”、“綠耳”,千里馬名,傳說為周穆王“八駿”之一。紫繩,指韁繩。
(2)馳城逐塹:賓士過城池,跨越過溝渠。猙獰,兇猛,驃勇。
(3)“鰲背”句:俗稱狀元或第一名為“獨占鰲頭”。鰲背三山,古代傳說,見於《列子》:渤海之東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原本隨波往來,天帝恐怕它們漂浮到西極去,就叫十五隻巨鰲(大海龜)來背著它們。又古時正月十五夜觀燈,京都中所搭起的燈山作鰲背神山形,上列千百種彩燈,亦稱鰲山。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紅樓夢》中林黛玉所作,與薛寶釵的《燈謎詩·鏤檀鐫梓一層層》、賈寶玉的《燈謎詩·天上人間兩渺茫》都出自小說第五十回。暖香塢中所制的燈謎,每個燈謎詩有一個假謎底、一個真謎底,並且對於他們的思想進行了暗示。
黛玉《騄駬謎》的假謎底是走馬燈,真謎底則是作者最終所放棄的仕途顯達之路。按:騄駬,古之千里馬名。《淮南子·人間訓》:“騏驥騄駬,天下之疾馬也。”相傳為周穆王西遊崑崙時,所駕八駿之一。“騄駬何勞縛紫繩,馳城逐塹勢猙獰”:說的是一匹好馬,不需要主人的繩索鞭策,自可以猙獰之勢,馳過城市,越過溝壑。“鰲背三山”,海上三座高聳入雲的仙山,相傳由十五隻大鰲相馱,故名。這裡指代天下的名山。“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名”:主人一指,好馬如風雷一般飛騰而動,於是,在天下的名山上留下自己的美名。王希廉,周春俱猜之以“走馬燈”,這是相對合理的一個答案。因走馬燈上所畫駿馬,確實不需要繩索鞭策,燈體一轉,畫上駿馬也自然有那么一點奔騰的模樣。“鰲背三山”,此處也可以解釋為燈會上紮成的燈山。但對之以“主人指示風雷動”一句,“走馬燈”這個答案,就未免顯得氣勢不足而有些牽強了。所以,這仍是一個假謎底。那么,真謎底又是什麼呢?請注意,“騄駬”二字,正諧音“祿耳”也!高官、厚祿、美名,這正是官場佼佼者們所孜孜以求的人生極致。又,千里馬為王者所驅駛,即所謂“甘效犬馬之勞”也。這就不能不使人聯想到曹雪芹與所謂“經濟仕途”的關係了。這個真謎底,就是作者曾一度嚮往,卻又最終放棄的官場仕途!曹雪芹的一生固然鄙視功名利祿,也沒有走官場仕途,但如甲戌本《凡例》中所述,他在窮困潦倒之際,於內心深處又何嘗沒有對當初“背父母教育之恩、負師兄規訓之德,已至今日一事無成、半生潦倒”的一絲悔意呢?那秦鐘臨死前的勸悔,即為明證呵!他作為皇室包衣(家奴)出身的曹氏子弟,其心中未必就完全沒有效法祖輩,通過替“主人”(即皇帝)效“犬馬之勞”,以致顯達的願望!“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名”:他曾經是多么希望能在這世上留下自己不朽的功名呵!但曹雪芹又畢竟是曹雪芹,世事的無常,家庭的速敗,還是使他堪破了功名富貴的虛幻。他沒有入仕,而是選擇了走小說家的道路。或者,可以這么說,《紅樓夢》一書,連同書中的什麼“通靈寶玉”、“太虛幻境”,都正是作者拿自己一生的前程而換得。所以,作者此處將這首黛玉制謎,同前面寶釵、寶玉制謎安排在一起,就不是什麼隨心所欲的胡亂設定了。
《騄駬謎》又對應林黛玉老師賈雨村的《詠月》詩: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與“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名”,都含有“攀高”、“立名”的意味。這也暗點了賈雨村同林黛玉的師生淵源。
概況地講,就是寶玉的《天上人間謎》所謂“音鶴信須凝睇,好把唏噓答上蒼”,標明了其關心的是來自道家仙境的訊息。寶釵的《鏤檀鍥梓謎》所謂“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點明了她感嘆的是世人不能理解佛法、禪宗的真諦。一佛一道,正好遙相呼應。惟有林黛玉的《騄駬謎》所謂“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名”,表現出強烈的儒家入世的追求。而在《紅樓夢》中,一僧一道往往攜手出現,卻從未有儒者與僧、道聯袂。所以,這也就再一次映證了脂硯齋在庚辰本第21回雙行夾批中提出的那一個觀點:“釵、玉二人形景較諸人皆近。……二人之遠,實相近之至也。至顰兒於寶玉似近之至矣,卻遠之至也”、“釵與玉遠中近,顰與玉近中遠,是要緊兩大股,不可粗心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