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舞(東至花燈舞),安徽省東至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東至花燈舞是皖南山區民間舞蹈中的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主要在安徽省東至縣張溪、洋湖、官港、木塔等鄉鎮的二十多個大姓家族中流傳。東至花燈舞的演出以家族為單位,一般從正月初二開始,至正月十五結束,最長的表演要到二月初二圓燈才停止。
2008年6月7日,燈舞(東至花燈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Ⅲ-4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燈舞(東至花燈舞)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安徽省東至縣
- 非遺編號:Ⅲ-45
- 保護單位:東至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主要分支,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花燈,又叫“彩燈”或“燈籠”,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民間傳統工藝。唐朝社會穩定,經濟繁榮,花燈藝術更是大放異彩。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愛花燈,每逢喜事、節日,都要掛起各種樣式的彩燈以增添熱鬧喜慶的氛圍。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的東至縣,至今仍傳承著獨具特色的花燈舞藝術。
東至舊制地處金陵、武昌之間,民間文化十分豐富,有古老的地方戲文南詞、目連戲、雞公調,也有熱鬧的花燈舞。東至花燈舞主要流傳於東至縣的石城、張溪、木塔、高山、洋湖、官港等鄉鎮的二十多個大姓家族,以家族為演出單位,以請神祭祖、驅邪納福、祈求太平盛世為目的。
農曆正月十五是自古便有的賞花燈之期,每到這一天,東至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花燈,店鋪也會出售各式花燈。乾隆四十三年(1778)《建德縣誌》曾記載“立春先一日,邑合迎於東郊。上元日,張燈鬧花爆”,建德便是現在的東至縣。
舞蹈特色
東至花燈舞起來時會有鑼鼓和演唱相伴。其伴奏樂器早期主要以打擊樂器為主,後陸續加入嗩吶、竹笛等傳統樂器,演奏起來鏗鏘奔放、流暢高昂,配合著花燈舞烘托出熱烈的氣氛。舞燈時演唱的內容一般是東至縣的民歌小調或時下流行的曲目,如黃梅戲、文南詞等戲曲中的一些小唱段,有時還會模仿目連戲中人神共舞的場面來烘托熱鬧喜慶的氣氛。
東至花燈的種類十分豐富,主要由六獸燈、磨盤燈、八仙過海燈、五猖太平燈、龍燈、獅子燈、蚌殼燈、旱船等十多種形式各異的花燈組成,有些燈種根植於本鄉,有些則是從異地流傳而來,內在寓意及表演形式也各有不同,涉及東至縣的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民間手工技藝、民間美術和宗教信仰等諸多領域。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東至花燈舞是安徽農村重要的民俗活動,它匯集了東至縣原生或異地流入的工藝美術、戲劇、音樂、武術等多種民間技藝,保持著古樸粗獷的原始風貌,其表演融扎彩燈、唱文南詞、黃梅戲、敲十番鑼鼓等於一體,內中積澱了諸多歷史信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傳承狀況
磨盤燈是由皖贛邊界傳入東至縣,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一直為張溪鎮東湖村李氏家族傳承。因燈體罕見、道具重、雕刻裝點十分精緻,費料費工,耗資巨大,而且要有高超的製作技藝,只有東湖村這一個燈班。
東至花燈舞僅靠口傳身教的方式傳承。隨著老藝人的故去,原有的精湛表演技藝已部分失傳,加上年輕人對這一民間藝術的價值認識不足,東至花燈舞后繼乏人,急需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黃杰海,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東至花燈舞的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917年,原東流縣民間藝人鄭天寶從原至德縣大田村(現木塔鄉)學來六獸燈舞,並開始在家鄉演出,後至德縣和東流縣合併成為東至縣,這種燈舞便又在東至縣流傳開來。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燈舞(東至花燈舞)項目保護單位東至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主要分支
六獸燈
六獸燈又叫“六獸太平燈”,主要流傳在東至縣官港鎮境內。東至縣靠近九華山,民間習俗受佛教文化影響頗深。九華山以及東至縣寺廟中常見到地藏菩薩坐騎獨角獸、文殊菩薩坐騎青獅、普賢菩薩坐騎白象,以及麒麟、鹿、獐等祥瑞之獸的塑像,居民常把這六種神獸視為吉祥物,以它們為原型扎制彩燈懸掛在門前,六獸燈便受此影響而形成,用“六”字也是取六六大順之意。
六獸燈的製作是以竹篾為原料,紮成若干圓環形成首尾身軀,再用蠟繩將圓環連住,用不同顏色的蠟光紙、皺紋紙、垂邊紙等加以裱糊。麒麟兩前足捧錢箱,獅子捧彩球,獨角獸捧書箱,其餘三獸則各捧一花盆,盆中插花。六獸的頭、頸、腰、尾內各點燃紅燭。獸的胸下、肚下部各裝一根尺余長的木棍,表演者兩手持棍,將獸舉起,獸的耳、頸、鼻、腰、腿、尾能隨舞蹈動作自然活動。表演時,動作豐富,細膩傳神,通過“抖毛”“伸腰”“晃頭”“大翻身”“引獸”等動作表現六獸的行進、跳躍和向人們祝福的神態。參加表演的燈班由農民組成,每班分六獸和武場兩部分,常在晚間表演,花燈與燈場上的各種彩燈相互輝映,群獸騰躍,色彩飛舞,加上鑼鼓喧鳴。
磨盤燈
磨盤燈因主體形似磨盤而得名。木製的道具加上雕刻彩繪,再用彩綢、鮮花等加以裝點,花團錦簇。磨盤燈主要分為上下兩個圓盤,安裝在中心軸上,軸下連線著燈座,軸的頂部裝有亭閣,以竹為架,蒙上鑲了白邊的綠布。兩圓盤沿邊蒙著彩幔,再用各色花卉、慈禽善獸裝飾。表演時,上盤站兩個男孩,一人扮老韃子,頭戴戲曲表演時用的獅子盔,口戴白扎,穿黃色衣,腰系白色大帶,穿紅彩褲,蹬黑薄底短靴,右手握紙扇燈,扇柄有鐵環,燈內燃燭。另一人扮小韃子,八字鬍須,黑色眼鏡,頭戴頂子,穿羊皮短襖、紅彩褲,蹬黑薄底短靴,右手拿長桿菸袋。下盤四個男孩扮成女性,提著花燈,頭戴漁婆罩,上穿紅色大襟褂,外穿黃色飯單,下穿綠色百褶裙,腳上穿紫紅色彩鞋,右手挑荷花燈,燈內點燃蠟燭。兩位身強體壯的男性在下盤推動磨盤,兩盤或同向或反向或快或慢。上盤演員演唱,下盤演員與之應和,並根據唱詞內容自由舞動。所唱內容多為老徽調《賀府》《陳德借兵》等折子戲唱段。臨夜,磨盤燈上百盞燭火被點燃,人物在彩燈里旋轉、舞蹈、歌唱,燭影搖曳、歌聲蕩漾、鑼鼓震天,情趣橫生。
五猖太平燈
五猖太平燈又叫“太平燈”,由東至縣洋湖鎮金塔村胡村村民組和官港鎮秧畈村集體傳承,距今已經有100多年。太平燈起源於祖先為了除病消災、求得太平而跳的一種類似儺的舞蹈,多在農曆正月初八至二月初二的夜間進行。為了增加喜慶氣氛,先人們將獅舞與之結合,使之成為一種有燈有戲、有舞有唱、有獅有神的古樸的民間藝術形式。《易經》記載五猖神是傳說中保一方平安,驅邪、消災的眾神,村民們非常敬重和信仰。五猖太平燈在表演時,通常以天官賜福和招財進寶的排燈引導,雌雄雙獅開路,以戴有青、黑、白、赤、黃五彩面具的五猖神(青龍、白虎、朱雀、鉤陳、玄武)壓陣。七十多盞形狀各異的彩燈走村串戶,遠遠望去,如黑夜中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流水、浪淘沙等獅子鑼、十番調響徹原野,聲震山鄉。太平燈不走回頭路,每到一個村莊,打燈籠的領隊首先與當地德高望重的長者一起到村子裡的廟堂舞動獅子尋珠、獅子拜月、雙獅戲球,精彩動人。然後出場的是身披盔甲、手執鋼鞭、騎著猛虎的玄禪大仙和頭戴神秘面具、身著彩服、手持花燈與馬叉的五猖神,土地神隨後,眾神齊吆喝,衝進廳堂造型亮相。玄禪大仙的說唱一落,眾神便在急促的鼓樂、聲中,穿過房屋,手舞足蹈,長彩聲更是一人上口,百人叫好。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7月8日至11日,池州學院東至花燈口述資料整理調研實踐團師生一行七人前往東至泥溪、官港、查橋等地開展田野調查,尋訪花燈傳承人。
2024年1月1日,在東至縣人民廣場上舉行東至縣花燈展演活動,官港鎮非遺“六獸燈”演出人員共24人參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