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介紹,印章材質,燈光凍印,
具體介紹
燈光凍,明代印璽中的珍品。印章是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產物,在古代社會主要用作身份憑證和行使職權的工具。它是隨早期的奴隸制社會發展,從陶、銅、玉質器皿及文字演進中產生的。周代印章便已有玉、金、陶等材質,周代末期,璽用於封檢,因此合稱周人印章為“印璽”。至秦代,用印製度規定唯有天子印方可稱“璽”,漢承秦制,皇帝稱璽,一般臣下稱印或章。此後,印璽制度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確立穩定下來。另外,印章還有一些別稱,如宋代的“記”、“朱記”、“契約”,元代盛行的“押”,明代有“關防”、“符”、“契”、“信”等。清代之後逐漸淘汰,唯印、章延續至今。在中國古代印章史上,還曾於秦漢和明清時期興起過兩次高潮,印章的材質,造型篆刻漸漸成為系統章法,流傳於世,為今日的印章鑑賞提供依據。
印章材質
燈光凍的礦物組成為葉蠟石,主要化學成分SiO2和Al2O3,摩氏硬度1.5,密度2. 84 g/cm3,半透明,蠟狀光澤,呈燈輝黃色,質地細膩、純淨、溫潤、呈凍狀。
依據朱選民2011年《青田石“燈光凍”品種的寶石礦物學特徵及其成因》研究表明,燈光凍的內部結構有序度高,鐵含量微少,其特有的燈輝黃色是由鐵、鈦和矽氧鋁空穴心共同致色。
燈光凍與封門青主要區別在顏色上,前者為燈輝黃色,後者為青黃色;透明度上,前者為半透明,後者為微透明;質地上,前者純淨、溫潤、呈凍狀,後者常含有隱形紋理。燈光凍與壽山田黃石的主要區別在礦物組成上,前者為葉蠟石,後者為珍珠陶石和地開石。
燈光凍印
這裡展示的是明代絕品“燈光凍”獅鈕印。青田石又稱“藍田”,是浙江一帶所產的石頭的通稱。青田石以溫潤細緻見長,軟硬適中,適於刻印,明朝嘉慶年間,印祖“文彭”就常用青田作印,開風氣之先。青田石色以青色為主,另有黃、豆青、白淡綠、黑褐、紅等,另外有一種紫青雜糅的“蘭花青田”,更令人喜愛有加。然而青田石中最為精彩的當屬“青田燈光凍”。據《香祖筆記中》載,“印章舊尚青田石,以燈光為貴,閩壽山石出,價與相奪,近崛日久,山脈枯竭。”可見明時,燈光凍確有出產,只是由於資源耗竭,迄今無存了。這枚明代絕品燈光凍石印,雕作蹲獅形,後足盤臥,前足支立,頭頸與身軀圓渾一體,首部左扭,作觀望狀。石材晶瑩通透,有溫潤光澤,呈淺黃色,有如桌案上溫暖的燭光。談及印鈕,《說文》釋“鈕,印鼻也”。是用來串繩佩系的,形狀似鼻,中間孔洞叫“穿”。因此,秦漢時期的鼻鈕形式保持了相當長的時間,成為印鈕中最原始的一個式樣。明代宮印鈕式大致承襲古制,皇帝之璽仍以玉為多,用龍鈕,以示地位崇高。明初鈕飾,不論宮私,均以肖形為主,但凡中國古代神話中傳說的瑞獸都為印鈕題材,以古樸見長。
圖中的明燈光凍印,極為珍罕。如若拍賣,價格估計可高達人民幣700,000~800,000元。保養時,光線、濕度都要留意,作為補養,定期打蠟,能使青田印肌膚朗潤。
青田石產於浙江青田縣,而燈光凍為青田石中的極品,從古至今是鐫刻家夢寐以求的稀世珍寶,據傳僅產於明代中期且產量極少,其價居諸石之首貴比黃金,流傳至今也只能知其名而不見其容了。
《中國印章傳奇》第七頁如是說:“燈光凍又名‘燈明石’、‘燈光石’,為封門石的一種。”明郎瑛《士修類稿》云:“今天下盡崇州處燈明石,溫潤可愛。”明屠隆《考簄餘事》云:“青田石中有瑩潔如玉,照之若燈輝,謂之燈光石,今頓踴貴,價重於玉,蓋取其雅,易刻而筆意盡也。今也難得。”明甘暘《印章集說》云:“石有數種,燈光凍為最。”鄧散木《篆刻學》云:“燈光石微黃,純潔,半透明,堅緻細密,價等黃金。”據山口《林氏宗譜》記載“自官洪洞至此,皆連頭岩壁中,鑿出上者映燈透亮,統稱燈光凍”。可見燈光凍並非產於封門洞一處,但比較少見。滬上印石鑑賞專家袁慧敏認為燈光凍石是青田石中最負盛名的珍稀品種,名氣如雷貫耳,目前收藏界人士對於燈光凍石的認知狀態僅停留在因為明代文人當時對燈光凍石在透明度、凍凝度描述的理解上,如今傳世的明坑燈光凍極罕見,故大多數印家都未目睹謎一樣的燈光凍石,連博物館也未見其影!關於青田燈光凍,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慧敏兄還告訴我,2006年秋天,西泠拍賣公司曾經在首屆印石專場中拍過一方方去疾舊藏眉伯刻青田燈光凍石章,邊款刻有:“舊青田以燈光凍為無上品,近來極罕,收藏家或有之,溫潤堅靜可寶也,眉伯篆並識”。此印外觀則是一方舊氣十足的老坑青田石章。早年,我曾聽陳巨來先生說,燈光凍是印石中的頭等好貨啊!田黃不稀奇,他從前玩過好多,唯獨燈光凍,僅記得在吳湖帆家中看到一塊,燈下觀之,燦若蜜玉,煌煌熠熠,絕美之石!筆者近讀《梅景書屋隨筆》,發現吳湖帆先生也對青田燈光凍石大感興趣,他寫道:“世傳燈光凍石為石章中至寶。據前人記載每言其神,然所見者皆普通凍石之較明者,竊有惑焉。余歷見南北藏家中從未見之,僅憑傳說。總之,較田黃凍、田白凍更為罕見名貴”。原來在民國年間,某年夏天,吳湖帆與諸友小聚,一個叫朱鏡波的人,從身上摸出一塊小石章,問藏石多,又精於印石鑑賞的郭仲易,這是塊什麼石頭?我不識,郭接過印章,左觀右看,躊躇再四,後叫大家一起來鑑賞,當時對石章素有研究的陳巨來、錢鏡塘、孫幫瑞都在場,眾人品味此石,石色金黃,凍如琥珀,石高半寸,紐制並不甚工,眾人初步認定這是塊罕見的真燈光凍,定為神品之石。邊款“月廠”,平齋者,朱鏡波別號,這是友人送他的。後來鏡波將此石轉贈給吳湖帆,湖帆大喜,特作《記真燈光凍石章》小文一篇。
古時在青田封門諸礦中產出一種比現在我們看到的封門青更有透明度,更有靈氣的老坑絕佳凍石,即是傳說中的罕見燈光凍石。
青田燈光凍,產于山口一帶,又名燈明石,青色微黃,溫潤純潔,為青田最上品,被譽為“中國印石三寶”之一。燈光有暇即魚凍,故魚凍即是有斑點、雜質、格紋的燈光凍。
"家有章而順,室有石而雅"。我國印石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使用,元明以前,趙孟頫、王冕、文彭等著名文人,套用青田燈光凍石刻章,引發纂刻領域以石冶印,流派紛呈,而風靡天下。明代後期至清代帝王、皇室紛紛將名石作璽印,視璽印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徵。"青田燈光、壽山田黃、昌化雞血"被並尊為三大印石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