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

燃煤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

《燃煤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是2009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明厚、於敦喜、劉小偉。

基本介紹

  • 書名:燃煤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
  • 作者:徐明厚、於敦喜、劉小偉
  • ISBN:9787030230607
  • 頁數:315頁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6月1日
  • 裝幀:精裝
  • 開本:16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燃煤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精)》系統地闡述了煤燃燒過程中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燃燒後的排放特徵,簡要介紹了可吸入顆粒物的特徵、危害以及可吸人顆粒物形成與排放控制研究的最新進展與相關法規,論述了煤粉特性、煤焦特性、燃燒工況等對燃煤可吸入顆粒物形成的不同影響,詳細介紹了燃煤可吸入顆粒物取樣裝置、計算機控制的掃描電子顯微鏡(CCSEM)等分析方法在燃煤可吸入顆粒物研究中的套用、燃煤可吸入顆粒物形成模態識別的新方法等;同時,書中還對燃煤可吸入顆粒物形成的數值模擬方法與結果、實際燃煤電站鍋爐可吸入顆粒物排放特性的測試分析以及煤與生物質混燒中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特性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論述。大氣可吸入顆粒物是目前我國城市空氣的首要污染物,不僅對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而且對人體健康等造成了廣泛的損害。煤的燃燒是大氣可吸入顆粒物的主要來源之一,燃煤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控制的研究已經成為燃燒研究中的一個新興而前沿的領域,成為政府部門和科研工作者愈來愈關切的熱點。
《燃煤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精)》可作為高等學校熱能工程、工程熱物理、環境工程、化學工程等專業的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學和學習用書,也可供電力科研院所、大氣環境保護部門、火力發電廠等單位從事能源、環境、冶金、建材、化工等專業的相關科研、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
《燃煤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精)》為燃燒源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控制技術基礎研究學術叢書之一。

目錄

《燃燒源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與控制技術基礎研究學術叢書》序
前言
1 緒論
1.1 可吸人顆粒物的特徵及其危害
1.1.1 可吸入顆粒物的基本特徵
1.1.2 可吸人顆粒物對人體及環境的危害
1.2 可吸入顆粒物排放控制的相關法規
1.2.1 國內對可吸入顆粒物排放控制的相關法規
1.2.2 國外對可吸入顆粒物排放控制的相關法規
參考文獻
2 燃煤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研究進展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2.1 煤中礦物質的空間分布及其轉化機理
2.2.2 亞微米顆粒(PM1)的形成
2.2.3 殘灰顆粒的形成
2.2.4 電廠顆粒物的形成與排放
2.3 本書關注的科學問題
參考文獻
3 煤焦特性對顆粒物形成的影響
3.1 實驗研究
3.1.1 實驗與分析
3.1.2 結果與討論
3.2 模擬研究
3.2.1 煤焦破碎模型的建立
3.2.2 煤焦初始孔隙分布
3.2.3 煤焦破碎與燃燒反應性
3.2.4 顆粒物形成模型的建立
3.2.5 無孔煤焦燃燒時顆粒物的形成
3.2.6 多孔煤焦的破碎與顆粒物數目的關係
3.2.7 多孔煤焦的破碎與顆粒物粒徑的關係
3.2.8 顆粒物粒徑隨轉化率的變化
3.3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4 煤粉特性對可吸入顆粒物形成的影響
4.1 引言
4.2 煤粉粒徑對可吸入顆粒物形成的影響
4.2.1 實驗方法
4.2.2 煤粉粒徑對超微米顆粒物排放量的影響
4.2.3 煤粉粒徑對亞微米顆粒物排放量的影響
4.3 灰中元素含量對可吸人顆粒物元素構成的影響
4.3.1 灰分含量對超微米顆粒物排放量的影響
4.3.2 灰成分與顆粒物元素構成
4.4 煤粉密度對可吸人顆粒物形成的影響及其機理分析
4.4.1 浮沉實驗方法
4.4.2 煤粉密度對顆粒物排放量的影響
4.5 元素鈉賦存形態對亞微米顆粒物形成的影響及其機理分析
4.5.1 實驗方法
4.5.2 熱解過程中Na元素賦存形態對其氣化行為的影響
4.5.3 燃燒過程中Na元素在亞微米顆粒物中的分布
4.6 特定外在礦物質破碎對可吸入顆粒物形成的影響
4.6.1 煤中主要礦物賦存形式
4.6.2 特定外在礦物質的化學轉化
4.6.3 特定外在礦物質的破碎實驗
4.7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5 燃燒工況對可吸入顆粒物形成的影響
5.1 引言
5.2 爐膛溫度對可吸入顆粒物形成的影響
5.2.1 爐膛溫度對超微米顆粒物排放量的影響
5.2.2 爐膛溫度對亞微米顆粒物排放量的影響
5.3 燃燒實驗系統燃煤顆粒物元素構成
5.3.1 顆粒物元素分布
5.3.2 亞微米顆粒物和超微米顆粒物元素構成的對比分析
5.3.3 爐膛溫度對元素氣化程度的影響
5.3.4 元素氣化形態的化學熱力學研究
5.4 氧氣含量對可吸入顆粒物形成的影響
5.4.1 氧氣含量對超微米顆粒物排放量的影響
5.4.2 氧氣含量對亞微米顆粒物排放量的影響
5.4.3 氧氣含量對顆粒物元素構成的影響
5.5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6 燃煤可吸入顆粒物模態的有效識別
6.1 引言
6.2 實驗方案及樣品分析
6.2.1 實驗系統
6.2.2 煤種選擇及基本特性
6.2.3 實驗工況及過程
6.2.4 樣品分析
6.3 顆粒物的質量粒徑分布
6.4 顆粒物三模態的有效識別及其形成機理分析
6.4.1 理論基礎
6.4.2 基於A1元素粒徑分布的顆粒物模態識別
6.4.3 燃煤顆粒物中間模態的普遍性
6.4.4 超細模態的形成機理
6.4.5 粗模態的形成機理
6.4.6 中間模態的可能形成機理
6.4.7 顆粒物模態識別理論的合理性驗證
6.5 主要結論及其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7 中間模態顆粒物的形成機理
7.1 引言
7.2 實驗過程及樣品表征
7.2.1 物理篩分
7.2.2 密度分級
7.2.3 實驗系統及實驗工況
7.2.4 樣品表征
7.3 顆粒物模態的分布特徵
7.4 煤粒破碎在中間模態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7.5 煤中細小顆粒的燃燒轉化對中間模態的貢獻
7.6 煤中外在礦物顆粒的燃燒轉化對中間模態的貢獻
7.7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8 燃煤亞微米顆粒物形成的數值模擬
8.1 燃煤過程中礦物質氣化的模擬研究
8.1.1 燃煤過程中礦物質氣化數值模擬的研究現狀
8.1.2 煤中礦物質氣化模型
8.1.3 煤中礦物質氣化影響因素的模擬研究
8.1.4 單角爐內煤灰氣化的模擬
8.2 燃煤過程中亞微米顆粒形成的模擬研究
8.2.1 熱力學平衡計算分析
8.2.2 燃煤過程中亞微米顆粒動力學特性
8.2.3 亞微米顆粒形成、生長的數學模型
8.2.4 四角切圓鍋爐燃煤過程中亞微米顆粒形成的計算
參考文獻
9 燃煤顆粒物形成的CCSEM研究
9.1 引言
9.2 樣品製備及CCSEM分析
9.2.1 樣品的製備
9.2.2 CCSEM樣品準備
9.2.3 CCSEM分析過程
9.2.4 CCSEM數據處理
9.3 煤中礦物含量與空間分布的非均一性
9.4 煤中礦物粒徑分布的非均一性
9.5 礦物的物理轉化與顆粒物的形成
9.6 礦物的化學轉化與顆粒物的形成
9.7 主要元素的燃燒轉化與顆粒物的形成
9.8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10 燃煤電站鍋爐可吸入顆粒物的排放特性
10.1 燃煤電站鍋爐顆粒物的取樣方法
10.1.1 EPA的標準取樣方法
10.1.2 新型取樣方法
10.2 燃煤電站鍋爐顆粒物的排放特性
10.2.1 燃煤電站鍋爐顆粒物的質量粒徑分布
10.2.2 燃煤電站鍋爐除塵器入、出口的顆粒組成特性
10.2.3 除塵器對不同粒徑煤灰顆粒的脫除效率
10.2.4 燃煤電站鍋爐運行工況對顆粒物排放的影響
10.3 燃煤電站鍋爐顆粒物的物理化學特徵
10.3.1 物理特徵
10.3.2 化學特徵
10.4 排放因子的研究
10.4.1 國內外有關排放因子的研究
10.4.2 排放因子的計算
10.4.3 顆粒物排放因子的影響因素
10.4.4 對我國火電廠顆粒物新排放限值的建議
10.5 主要結論
參考文獻
11 生物質與煤混燒過程中可吸入顆粒物的形成及排放
11.1 生物質燃燒過程中PM的形成與排放
11.1.1 生物質組成特性
11.1.2 生物質熱解及燃燒特性分析
11.1.3 生物質燃燒PM排放特性分析
11.2 煤與生物質混燒過程中PM的形成與排放
11.2.1 燃料特性
11.2.2 實驗裝置及條件
11.2.3 煤與生物質混燒生成的PM10質量粒徑分布
11.2.4 燃燒氣氛對煤與生物質混燒後PM10排放的影響
11.2.5 煤與生物質混燒後PM10中典型元素分布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