熷,讀作zēng或者zèng,本義為用燒煮正餐後的余火烘烤竹筒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熷
- 拼音:zēng zèng
- 部首:火
- 部外筆畫:12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熷
拼音:zēng zèng
部首:火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6
五筆86&98:OULJ
倉頡:FCWA
筆順編號:4334432524312511
四角號碼:9886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1B7
基本字義
-----------------------------------------------------------
● 熷
zèngㄗㄥˋ
1.把魚放在竹筒里乾烤。
2.<方>打。撿個石頭~爛天(比喻對某一事物沒辦法)。
字形字義分析解釋:本字從火從曾。“曾”義為“重複利用的”、“二手的”。“火”與“曾”聯合起來表示“重複利用的火”、“二手的火”,即“火的餘燼”。本義:用燒煮正餐後的余火烘烤竹筒魚。
說明:用火的餘燼烘烤竹筒魚,可以避免因火力太猛而使竹筒迅速燃燒,以達到慢火烘烤,使竹香滲透魚身的目的。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作滕切《集韻》咨騰切,𠀤音增。《廣韻》蜀人取生肉於竹中炙。◎按說文集韻本作𤎯。玉篇本作𤎰。
又《集韻》慈陵切,音繒。義同。〇按集韻本亦作𤎰。
又《集韻》慈陵切,音繒。義同。〇按集韻本亦作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