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角地點
- 外文名:the Re Jiao locality
-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
- 所處時代:舊石器時代
熱角地點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熱角村南約50米,海拔約4380米。該地點的地貌屬於溝口洪積扇,地面為礫石砂土,無植被覆蓋。石製品共24件,均為地表採集,採集範圍約100平方米。石製品原料均為灰黑色矽質岩、角頁岩,類...
西藏舊石器時代遺址多位於海拔4 000米以上,在世界範圍內是比較罕見的。從第四紀以來,青藏高原由於地殼的大幅度上升,自然環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舊石器遺存的發現,說明更新世的自然條件遠比當今優越,適於遠古人類的生存。在西藏已發現的舊石器地點中,定日和申扎兩處石器的製作工藝具有一定的共性,類型比較固定,表明...
蘇熱的舊石器年代,根據其加工方法及技術看可以初步定在舊石器中晚期,大約距今5萬年。發掘於西藏南部定日縣南約10公里的蘇熱山南坡第二階地上,海拔4500米。共採集石器製品40件,原料主要是片磨岩,也有一定數量的石英砂岩及少量石英岩。石片的台面較小,呈三角形或月牙形,石片角平均116。。石片上的半錐體大...
距今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謀人石器、呌文化、藍田人文化以及東谷坨文化(見東谷坨遺址)。距今100萬年以後的遺址更多,在北方以周口店第1地點的北京人文化為代表,在南方以貴州黔西觀音洞的觀音洞文化為代表。總起來看,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基本上是類似於奧杜韋文化的類型,似乎沒有西方的...
1986年4月~1987年3月,對甜水溝(DT18)、育紅河(DY11)、育紅村(DY15)三個重要地點進行了科學發掘。這一階段工作的收穫是,發現石製品6000餘件,發現大規模的舊石器地點群及較多的動物化石。同時北京大學進行了鈾子系年齡測定,西安地質學院作了孢粉分析和熱釋光年齡測定。1989年10月,“古人類學國際第四紀...
根據石器技術類型學研究,扎那曲加地點屬於石片石器工業,與熱角、夏達錯遺址較為接近。扎那曲加地點的年代可能稍晚,大致屬於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石製品組合 採集石製品共69件,原料為灰色矽質岩、角頁岩等。石製品類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殘片斷塊等,所有標本不見水流沖磨痕跡。石核:原料均為...
卻得淌地點是西藏發現的第7個舊石器時代遺址,與哈東淌地點具有相似性,其石器技術與之前發現的蘇熱、珠洛勒、各聽等遺址較為不同。卻得淌地點以礫石石器為主,修理方式以兩面加工為多,器型以砍砸器為主,是西藏罕見的礫石石器工業,與中國西南地區舊石器文化呈現出一定的相似性,很可能與雲南、四川等地有時空...
哈東淌地點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南哈東溝北側,海拔約4070米。該遺址的地貌位於哈東淌中部偏南、靠近階地前緣處,地表為砂礫層,有少量蒿草類植物。根據石器技術類型與地貌位置判斷,這批標本的大致年代可能屬於中更新世末期至晚更新世,石器類型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的氣候較為溫濕、樹木茂密。石製品組合 採集石...
多格則地點位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申扎縣多熱藏布河左岸二級階地上,海拔約4830米。石製品分布於階地前緣與階地後緣泉水出露處。目前並未開展系統發掘,根據石器技術類型及相關對比研究,該地點可能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較晚階段乃至中石器時代,可能在距今1萬年前後。石製品組合 石製品共76件,均為地表採集。石製品原料...
背部多有棱脊。5.不規則刮削器:形狀不規則,遠端正向加工為刃緣,多呈弧形。其中一件在遠端斷裂後,再加工成凸刃。學術價值 原研究者將該地點的石製品歸為細石葉技術,然而根據石製品描述,其中缺乏典型的細石核、細石葉,也未見雕刻器、端刮器等工具類型,其石器技術可能與石核-石片技術的關聯更高。
包括14地點(細石器)與8地點(石片石器),前者分布在珠洛河右岸二級階地上,後者分布於附近山麓洪積扇前沿地表。根據石器技術類型分析,細石器應當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或中石器時代,石片石器應當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石製品組合 細石器工業產品共45件(圖1),其中楔形石核15件(圖2)、錐形石核24件(圖3-4)...
另外,在西藏、新疆和青海地區也發現了一些屬於這一時期或稍晚的舊石器文化地點。總起來看,這一時期文化的主要特點是,除少數地點外,石葉工藝和骨角器生產不很發達。中石器時代 定義: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用磨製石器的時代叫中石器時代,距今15 000~10 000年至8 000年,以石片石器和細石器為代表工具,石器已...
貢崩地點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昂仁縣昂仁湖西北岸第三級階地,海拔約4340米。第三級階地上部為黃土階地,年代可能屬於晚更新世。從地貌學角度分析,其附近二級階地的硅藻土與熱角地點的類似,因此位於三級階地的貢崩地點應當早於熱角地點硅藻土的年代,即早於11700±180a BP。然而從石器技術來看,貢崩地點應當晚於熱角...
中華曙猿化石地點,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上黃鎮水母山,海拔61.6米,屬於舊石器時代遺址。1985年~1994年,中美科學家在中華曙猿化石地點進行科考發掘,發現了距今大約4500萬年的哺乳動物化石上萬塊,包括1500多塊牙齒化石。其中一種高等靈長類被命名為中華曙猿,是已知的高級靈長類動物中最早的一種,是中國20世紀...
位於哈密市西80公里的三道嶺鎮(遺址現已被一大型露天煤礦建設消滅)。該遺址發現的細石器,包括用礫石打製成的刮削器、細長石片、錐形石核等。細石器的石料主要為瑪瑙和石髓,石器均為地表採集。時代距今一萬年左右。最早發現於本世紀三十年代,曾經被楊鐘建、德日進等調查過。七角井 分兩個點。第一地點位於...
初步年代測定距今約10萬年的大河茨托古文化遺址,位於富源縣城東南約17千米的大河鎮茨托村,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發掘出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石球、尖狀器、石片、石核等, 部分石器製作十分精美,該地點還發現了早期人類牙齒化石3顆。伴生的有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巨貘、猴、虎、黑熊、鬣狗、野豬、牛、鹿、羊...
馬格德林文化(Magdalenian),歐洲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法國西南部多爾多涅省蒂爾薩克附近的拉馬德萊納岩棚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法國、比利時、瑞士、德國、西班牙和波蘭等地。年代為距今1.7萬~1.15 萬年,始於末次冰盛期,晚於梭魯特文化。與馬格德林文化遺物伴生的人類化石,是屬於晚期智人 (見智人)...
2019年1月新發現20餘個160萬年前草原猛獁象腳印及大量古人類打制的石器、動物化石,為進一步研究泥河灣早期人類行為、生存環境補充了新材料。草原猛獁象是生活在北方嚴寒氣候下的一種古老哺乳動物,根據最新考古研究資料,其生存年代距今170萬至10萬年。考古人員近期在泥河灣遺址群馬圈溝遺址魚咀溝1號地點發現了草原猛獁...
2020年5月8-15日,吉林大學考古學院、農安縣文物管理所聯合在吉林省農安縣境內開展了舊石器專項調查。由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陳全家教授帶隊,任進成博士等人共同參與。農安縣地處松遼平原腹地,調查中總共發現舊石器地點8處,採集石器標本200餘件,初步判斷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本次調查填補了農安地區舊石器時代考古工作的空白...
5、日照沿海的舊石器:1983年起,先後在這一帶發現7處舊石器地點,7處地點的地層堆積大同小異。遺址類型 北辛遺址 一.北辛文化 1、發現與分布:1964年4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在滕縣北辛遺址調查中,採集到一批和大汶口文化風格不同的陶器,稱之為“北辛類型”。北辛文化主要分布於泰沂山系南、北兩側...
經過兩個月的普查與發掘,共發現含有舊石器的地點11個,編號從54:90到54:102地點,並對其中9個地點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發掘,對其他地點作了調查與採集。共發掘及採集石製品2005件,哺乳動物化石29種。在54:100地點,還發現了三枚“丁村人”牙化石。丁村遺址也在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5年夏季,...
2012年12月21日,在羅定華石鎮一個名為軍步灣的小村後山頂上,調查隊發現了20多件人工打制特徵明顯的石製品。這是南江流域可以確定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2013年1月,調查隊陸續在南江盆地發現了60多個舊石器地點,最重要的發現便是磨刀山。在磨刀山的地表、斷崖和沖溝中,調查隊採集到了手斧和手鎬等石器。2...
武山所處地區,舊石器地點分布很少;而涇川位於隴東,舊石器地點分布很多。涇川是關中通往河套的中間地帶,距陝西大荔、山西丁村、寧夏水洞溝等古文化遺址都不遠。古文化極有可能通過這一區域向西向北交流。這些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更新世晚期渭水流域和黃土高原人類的群內差異很大,人類演化程度有很大區別,有些地區...
50多年來,中國考古學家先後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安徽和縣等地發現了60多處古人類化石地點以及千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國部分歷史學者原先認為,以北京人為代表的直立人作為較早走出非洲的人類,在各地分別演化為現代人類,即多地起源說。然而分子人類學對此提出了挑戰。根據1980年代出現的“單地起源說”,現代...
這些石器雖與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細石器有嚴格區別,但遺址中發現了柱狀石核,說明有細石器的存在。薩拉烏蘇文化的石器與比他早的北京人文化、山西陽高許家窯人文化,以及比他略晚的山西朔縣峙峪文化、河南安陽小南海文化的石器,有許多方面的相同之處。說明他們在文化傳統上都屬於周口店第一地點(北京人遺址)—峙峪...
經過長期的積累,陝西舊石器考古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年代序列,以藍田直立人為代表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蜚聲中外,洛南盆地花石浪龍牙洞遺址及曠野類型舊石器地點群石器工業和聚落形態的綜合研究更是全球矚目。近年發現的距今2萬年至1.5萬年的宜川龍王辿遺址,對於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國北方旱地農業的起源,以及黃河中游...
藍田猿人是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遺址。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位於西安市東南藍田縣東15公里處的公王嶺和縣西北10公里處的泄湖鎮陳家窩兩地。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公王嶺挖掘出土的人類頭骨化石;陳家窩挖掘出土的人類下頜骨化石。還有一起出土的動物化石和舊石器,包括刮削...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距離北京約50千米,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 。周口店遺址共發現不同時期的各類化石和文化遺物地點27處,出土人類化石200餘件,石器10多萬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遺蹟及上百種動物化石等,是人類化石寶庫和古人類學、考古 文旅中國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官方賬號 46 周口...
陶器在古印度梅赫爾格爾(Mehrgarh)時期二期(前5500年-前4800年)及三期(前4800年-前3500年)被使用,當時為陶瓷新石器時代或紅銅時代。陶器,包括那些稱為ed-Dur容器的,源自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文明不同的地點發現。陶器前1,500年至前300年的發展 在地中海地區希臘黑暗時代時期(前1100年—前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