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強度分析

熱強度分析

熱強度分析是研究結構在熱環境下承受載荷和耐受熱環境的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強度分析
  • 定義:研究結構在熱環境下承受載荷環境
  • 核心:熱強度
  • 方式:分析
簡介,形成,影響,內容和方法,

簡介

研究結構在熱環境下承受載荷和耐受熱環境的能力。研究還包括結構在熱環境和載荷作用下的應力、變形、穩定性、振動等各方面的性態。熱強度研究是飛行器結構強度學科中形成較遲的一個方面。它包括熱強度分析和熱強度試驗

形成

飛行器高速飛行時,流經飛行器表面的氣流由於摩擦等原因受到阻滯,動能轉變為熱能,溫度急劇升高,產生氣動加熱現象。氣動加熱與飛行高度有關,飛行高度越低,空氣密度越大,氣動加熱越嚴重。例如在30公里高空,當飛行馬赫數為3時,溫度可達300°C左右,飛行速度增加到馬赫數5時,溫度高達900°C。太空梭重返大氣層時表面溫度可升到1200°C以上。高溫給飛行器設計,特別是結構強度帶來嚴重的問題,技術上稱為“熱障”。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V-2火箭已遇到這一問題。戰後出現了高速飛機,熱強度的研究更受到人們重視。除氣動加熱外,還有其他熱源,如發動機的釋熱、太陽輻射、核爆炸時的高溫輻射等,都構成熱環境。

影響

在熱環境中,結構材料的機械性能明顯下降。由於材料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受熱結構各部分的熱膨脹受到約束而產生熱應力,溫度分布不均勻時尤為嚴重,使結構承載能力降低。蠕變是熱環境下的另一個問題,它是一種隨時間發展的非彈性變形,溫度越高,載荷越大,發展越快。蠕變也使結構的極限強度降低,容易發生屈曲。在熱環境中長期飛行時,由於永久變形的累積,飛行器的氣動外形受到影響。此外,結構的振動頻率與模態會發生變化,顫振的臨界速度會降低,結構剛度的減小還會引起變形發散等其他氣動彈性問題(見氣動彈性力學)。核爆炸時,在極短的時間內,爆炸點附近的飛行器結構受到高熱衝擊,產生類似衝擊力引起的動態效應,同時引起結構表面與內部之間極大的溫差,使表面或內部形成裂紋,甚至導致立即破壞,這對脆性材料尤為嚴重。在高溫下,材料的疲勞性能下降。交變載荷和交變溫度使結構產生熱疲勞,結構的斷裂特性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內容和方法

首先需要分析熱環境。氣動加熱計算是根據飛行狀態計算飛行器表面氣流的溫度,進而計算結構的熱傳導,確定結構的溫度場。溫度很高時,熱輻射的影響明顯,也應加以考慮。飛行狀態通常是非穩態的,當飛行高度和速度迅速變化時,結構溫度場具有瞬態的性質。對於其他熱源也需要根據不同的傳熱方式進行計算。確定熱環境後,可進行熱應力計算、熱剛度計算、熱結構動力特性分析、熱結構穩定性分析、大變形計算、蠕變失穩的臨界時間的計算、熱顫振、熱疲勞分析等,對結構耐受熱環境的能力作出評定。這些分析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材料的選擇、結構形式的選擇、熱防護設計等結合而反覆進行的。例如,根據不同的溫度範圍,選用鈦合金、不鏽鋼和金屬基複合材料結構蜂窩結構夾層結構等耐熱性能較好的材料和結構。熱防護通常分為吸收式和輻射式兩類。燒蝕式熱防護屬於前一類,採用燒蝕材料或塗層,例如樹脂、碳等在高溫下熔化、蒸發、升華或產生化學反應,吸收大量的熱,然後被高速氣流帶走,從而保護內層結構。一般燒蝕材料或塗層的導熱性很差,故又能起隔熱作用。輻射式熱防護是在飛行器表面覆蓋輻射能力很強又能耐熱的絕熱層,結構受熱時熱流被絕熱層阻擋,飛行器表面溫度很快升高,通過輻射使熱量散失。陶瓷、石墨等都可以作為輻射式熱防護材料。套用電子計算機的結構分析系統已成為熱強度分析的有力手段。通過熱強度分析和熱強度試驗,綜合研究各種因素,還可對熱環境下工作的飛行器結構進行最佳化設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