熥,部首為火部,部首畫為4畫,筆畫為13畫,讀音為tēng。釋義為烘烤或把涼了的熟食再加熱。為北方方言,常出現於安徽、河北、河南、山東及甘肅部分地區。另可用作名詞,火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熥
- 部首:火部
- 部首畫:4畫
- 讀音:tēng(方言)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熥
部首:火部
部首畫:4畫
筆畫:14畫
讀音:tēng(方言)
釋義:〈動〉烘烤,使熱量穿透物體。
把涼了的物體再加熱或烤熱 [heat up by steaming]。
如:1、你的衣服濕了,脫下來在火上熥熥。
2、熥饅頭:指把蒸好的涼饅頭放在籠屜里,使其被加熱。
〈名〉火熥,古代一種取暖器具。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他東切,音通。以火煖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