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黑夜

熟悉黑夜

《熟悉黑夜》是現代詩人弗羅斯特的作品。《熟悉黑夜》收入1928年出版的詩集《西流的小溪》(West-Running Brook)。全詩描寫了一個常在夜晚逗留的人的感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熟悉黑夜
  • 創作年代:美國現代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弗羅斯特
詩歌原文,詩歌中文,詩歌賞析,作者簡介,

詩歌原文

I have been 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
I went out in the rain -- and back,
I have outwalked the furthest city light.
I see this city the most miserable alley.
I passed the night watchman,
I lowered eyes, unwilling to speak more.
I stood, I hear no footsteps,
Play another street cross on the roof
In the distance an interrupted cries,
But not to call me back, not goodbye,
In the more distant, the unearthly height.
A o luminary clock against the sky.
Proclaimed the time was neither wrong nor right,
I have been 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

詩歌中文

我早就已經熟悉這種黑夜。
我冒雨出去——又冒雨歸來,
我已經越出街燈照亮的邊界。
我看到這城裡最慘的小巷。
我經過敲鐘的守夜人身邊,
我低垂下眼睛,不願多講。
我站定,我的腳步再聽不見,
打另一條街翻過屋頂傳來
遠處一聲被人打斷的叫喊,
但那不是叫我回去,也不是再見,
在更遠處,在遠離人間的高處.
有一樽發光的鐘懸在天邊。
它宣稱時間既不錯誤又不正確,
但我早就已經熟悉這種黑夜。

詩歌賞析

這首《熟悉黑夜》收入1 928年出版的詩集《西流的小溪》(West-Running Brook)。全詩描寫了一個常在夜晚逗留的人的感受。夜晚的一切常見事物——雨、街燈、呼喊、守夜人、小巷等等都能引起敘述者的沉思冥想,也體現了弗羅斯特的詩歌創作理念:“與眾相通的體驗,與眾不同的表達。”詩傳達了弗羅斯特的——也是人類的——孤獨、無家可歸的意識,進而闡發返回自身探尋事物真相的哲學觀念。
《熟悉黑夜》的情感基調是輕柔哀婉的,孤獨感深深地植根於主人公的心中,他曾獨自冒雨出去又歸來,曾“到過街燈照不到的郊野”。開篇,“雨夜”和“郊野”裂調了主人公的生活處境。在讀者感受層面上,淒冷的“雨夜”與黑暗荒蕪的“郊野”同繁華都市裡的“淒涼的小巷”同樣給人以孤清冷寂之感,讀來幽幽斷腸。此外,我們熟知的“巡夜更夫”通常獨自在夜晚穿梭於大街小巷,守夜人不僅為夜晚塗抹上孤寂的色調,也暗示了我們每個個體的生存狀態——有時,我們就像守夜人那樣獨自穿梭在黑暗的夜晚中。這種感受在第三、第四節中達到高潮:腳步停下,沉默升起,此外別無他者的腳步聲,夜的靜謐嚴密地籠罩在主人公周圍。他是徹底孤獨的,與世隔絕。斷斷續續的呼喊聲越過屋脊打遠處傳來,此刻他止住前行的腳步,似乎有所期待,然而這呼喚卻與他不相關——“不是叫我回去或說再見”。“斷續的呼喊”是種隱喻,這喊聲既不是為了將主人公召回,也不是為了與他說再見,在這呼喊聲中敘述者的孤獨感傳遞得更遠。他不認識那喊聲的主人,與人群也失去了聯繫,儘管他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這種聲音。之這兩句寫出了他遠離社會的徹底的孤獨與隔絕,也寫出了人類生活於繁華都市中卻無家可歸的通常體驗。
在這首詩中,我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主人公的孤獨寂寞,一併進入我們想像域的還有弗羅斯特的孤獨感與無家可歸的意識。他對代表俗世生活的需城市持否定態度,他嚮往代表自然世界的“郊野”,那裡沒有城市中無處不在的“燈光”。就如詩歌里的主人公,他常於夜晚出行,“到過街燈照不到的郊野”。弗羅斯特是新英格蘭田園風景畫的大師,他善於在詩中描繪自然景物,進而表達他對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的思考。羅斯特的傳記中都能看到,詩人自願放棄浮華名利,與家人生活在田野鄉間,以便尋找心靈的安寧。然而我們不能不猜想,自願選擇孤獨的生活方式的詩人其實感受最深的就是孤獨、隔絕的體驗。
在主人公接下來的旅行中,城市裡不再有“燈光”,唯有“遠方一個神秘的高處/有隻發亮的鐘襯映著天幕”。有人說,這隻“發亮的鐘”其實指月亮。月亮也是孤獨的,它獨自高懸於廣闊的天空中;月亮是唯一的光亮,也許,月亮告訴主人公現在還不是走進人群的時候。這種解釋未免有些牽強,但這種孤獨的體驗確實是每個讀者都曾感受過的。這隻“發亮的鐘”也暗示了時間的冷漠。時間在他的旅途中沒有發揮指引的功用——“它宣稱時間沒錯,但也不正確”,它僅僅是在冷漠無情地向前流動。這是否暗示了主人公是與時間無關的人,暗示了人類沒有過去也沒有未米來的悲哀處境?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弗洛斯特筆下的人類有可能成為歷史的背叛者?
綜觀全詩我們發現,當詩人從自然與社會歷史兩個維度考察人類的生活境遇時,發現人類已經無法返回天堂樂園:人類既不能與自然和諧共存,又不能從歷史中汲取生活的力量與教訓。詩人由此產生了深深的疏離感。
在哲學層面,弗羅斯特認為要想尋找到真相必須排除一切干擾返回自身。詩人似乎在暗示,如果想在自身尋找事實真相,我們必須使自己與社會隔絕。然而矛盾的是,隔絕的體驗是可怕的,即便習慣於孤獨生活的詩人本身也是如此,隔絕並不是生活的真諦。
在遣詞造句上,弗羅斯特的功力無人可比。他用“熟悉”而非“習慣於”,表明他對這“黑夜”了如指掌。這是一種理性的認知,而非感性的直覺。最後一行的重複不僅使全詩形成迴環錳復的節奏,且強化了對於黑夜的熟悉程度及黑夜的一成不變。這首詩運用了旋律感較強的抑揚格五音步十四行詩的形式。弗羅斯特很重視詩歌的形式、聲音同意義傳達的關聯,他對詩歌的形式和聲音的痴迷達到少有人能比的程度。這首詩的技巧運用也很純熟,大量象徵的運用使這首貌似簡樸的詩歌讀來意蘊深遠。

作者簡介

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美國詩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父親在他11歲時去世。母親把他帶到祖籍新英格蘭地區的麻薩諸塞州。中學畢業後,在哈佛大學學習兩年。這前後曾做過紡織工人、教員,經營過農場,並開始寫詩。他徒步漫遊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羅伯特·弗洛斯特16歲開始寫詩,20歲時正式發表第一首詩歌。他勤奮筆耕,一生中共出了10多本詩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頓以北》(1914),《山間》(1916),《新罕布夏》(1923),《西流的小溪》(1928),《見證樹》(1942)以及《林間空地》(1962)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