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長卿

熊長卿(1852—1937),男,武術家,廣東梅縣城南白土堡(今梅江區三角鎮泮坑)人,家名起日,他十七歲隨父習熊氏易筋經,後來為使國人能強健體魄,把族內秘傳的熊氏易筋經向外界公開傳授,曾創辦廣東精武會(後改稱廣州精武會)、汕頭精武會和《潮報》,曾任上海精武會幹事,上海派駐佛山精武會國操部、遊藝部主任。熊長卿還曾是清朝的一位武官,1911年辛亥革命時,在肇慶率部歸附民國。參加同盟會後,曾任孫中山的國策顧問,後旅居香港。1937年逝世。

基本介紹

  • 全名:熊長卿
  • 所處時代:清末至民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廣東梅縣
  • 出生日期:1852年
  • 逝世日期:1937年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人際關係,

人物生平

清光緒十二年(1886)六月,鄺其照在廣州創辦《廣報》,館址設在華寧里。兩年後主筆為勞勝保,撰述武子韜、編輯朱鶴,繼有熊長卿。該報內容有著論、本省新聞、中外新聞及物價行情。
1906年,熊長卿創辦《潮報》,《潮報》是汕頭埠清末查有記載的十多家報紙之一。
農曆辛亥年九月十九日(公元1911年11月9日)隆世儲率駐肇慶府3個營,李耀漢率駐新興巡防營1個營,共4個營,還有革命黨人組織發動的民軍顏啟漢3個營、熊長卿2個營和孔祥輝的二三百人共同在肇慶舉事,宣布獨立,脫離清廷,歸附民國
1912年3月,陳炯明設廣東總經略處,同時,肇羅軍政分府改稱肇羅經略處,周之貞仍任肇羅經略。並將肇慶巡防營改為“肇軍”,肇軍正式成立。周之貞以民軍督辦名義遣散顏啟漢、熊長卿、孔祥輝等民軍。
1915年軍閥陳炯明主持粵政時,為籌措軍餉,欲將增沙總醫院產業變賣。這時紅十字會已改組為中國紅十字會廣州分會。陳炯明親臨醫院向紅十字會廣州分會熊長卿會長索要醫院產業執照,當眾撕毀後,又派憲兵來醫院催遷,紅十字分會據理力爭但無濟於事。半年之後只好將醫院業務結束,傷員出院。
1919年2月,國民革命軍“福軍”司令廣惠鎮守使李福林籌組廣東精武會,李福林、魏邦平、熊長卿、簡照南、楊梅賓為理事。1919年4月19日,廣東精武體育會正式成立。
1919—1920年間,私立廣東光華醫學院擴建,原大元帥孫中山的軍事顧問熊長卿慨捐萬金,醫社董事中如禰翩雲,社員如阮君鏡,畢業生如唐太平等,亦莫不分別認捐巨款,使改建工程得以順完利成。
民國19年(1930年)張杜鵑在廣州賦閒,以筆耕度日。當時摯友熊長卿等把他推薦給廣東省主席陳銘樞,陳委派張任儋縣縣長。

個人作品

《熊式易筋經》是武術家熊長卿先生經過多年的經驗改編而來的。熊式易筋經分三級,共三級共十四式,前兩級都非常適合老年人強身健體之用。每式從九個呼吸起,至八十一呼吸止。熊氏易筋經秘傳於禪門之內,直至民國年間,梅縣武術家熊長卿在社會上公開傳授。
“熊氏少林大易筋經”(熊氏大易筋經)是為熊長卿的家傳秘本,嚴格來說,因需要區別於少林或者其他派別的《易筋經》故命名為“熊氏少林大易筋經”。2020年5月,《熊氏少林大易筋經》被列入廣州越秀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22年,熊式易筋經進入廣州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人際關係

長子:熊韜(在兩廣大學堂備齋時名汝繩)
兒子:熊略
徒弟:李佩弦
有資料考據顯示,熊長卿是廣東一名著名的多妻者。中山收藏家張仲偉先生所藏文稿中,記有熊長卿自吟之詩一首—《熊長卿之詩》。從詩中可見,雖然熊長卿是一夫多妻制的踐行者,娶有少妾三十二人,且每妾年齡均不超過十六歲。但他也算是一名開明的人士。古人云,女子無才便是德。但熊氏的妻妾們卻經常“學書學劍”,熊長卿本人也時常對其親自指導。舊時婦女的活動範圍往往限制於閨房之內,但熊長卿的第十二位秀閨不僅留學日本,還曾經代表國家參加了遠東運動會,成為熊家第一位出洋競賽者。
新中國成立後任廣東省武術協會副主席的李佩弦,在1936年拜熊長卿為師學習熊氏易筋經,1947年李佩弦移居廣州,傳授熊氏易筋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