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熊懋獎(1719—1788),字特欽,號勵亭。豐城張巷瓘山村人。習讀文章,精通五經,為國子監學生。清乾隆十一年(1746)授例捐納吏目,十三年(1748)選為甘肅直隸階州吏目,升補皋蘭縣丞。後選授湖南巴陵縣縣丞,升巴陵縣知縣。爾後,歷任湘潭、澧洲、楊州、桂州知縣。二十年(1755)升任永綏廳同知,權署辰州,沅州府知府。
熊懋獎拆修岳州城垣,徙城於內,又另闢西門,叫小西門。岳陽樓也加以維修,原址仍未移動;又另建望仙閣於樓右。他將村民捐獻的仙梅原跡鉤摹入石置亭中,於乾隆四十一年捐資修葺,復其舊觀。並撰有《仙梅亭記》。其石、其記現存仙梅亭中。四十六年,升任湖南永綏同知。
熊懋獎為官蒞事十州縣,在治理政務、管理經濟、辦理案件以及戰備用兵等方面,悉有方略,受到皇帝累次恩敕。乾隆十六年至五十年間,皇帝敕曰,設官分職,恩施熊懋獎之父熊明臨為辰州府直隸永緩同知奉政大夫;其母黃氏,授予宜人;恩賜其祖父、叔父為文林郎。乾隆五十三年因督運閩省軍糧,因勞成疾,於是年七月二十二日,病逝於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