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斗寅,祖籍江西豐城,1926年12月28日出生於江蘇揚州。1950年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法學院經濟系,由青年團上海市委調團中央國際聯絡部參加工作。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熊斗寅
- 出生地:江蘇揚州
- 出生日期:1926年12月28日
- 畢業院校:上海震旦大學
工作經歷,科研成果,學術成就,教學業績,社會兼職,
工作經歷
熊斗寅,祖籍江西豐城,1926年12月28日出生於江蘇揚州。1950年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法學院經濟系,由青年團上海市委調團中央國際聯絡部參加工作。1952年調中華體育總會建立外事部門,後轉為國家體委國際司。1960年調國家體育科研所任職。先後榮獲新中國體育開拓者獎章和體育工作貢獻獎。被授予國家體委系統社會主義積極分子和優秀共青團員稱號,在體育科研所曾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並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貢獻津貼證書。
科研成果
他在體育科研所工作期間,出版《體育現代化》、《比較體育》、《熊斗寅體育文選》等專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出版《聖火在燃燒》,選錄他退休後發表的論文和文章共60萬字。此外,他合著有《2000年中國體育》、《新技術革命與體育》和《奧林匹克運動》等25本著作以及回憶錄《衝浪人生》;同時在各種報刊發表論文和文章約250篇200萬字以上,;給國家體委領導和全體幹部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體育幹部和體育院校做巡迴學術報告120餘次,聽眾達上萬人次,因此在國內體育界有較大影響。他曾擔任國家體委戰略委員會委員,參與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計畫綱要》和《奧運爭光計畫綱要》。由於他在體育科研上的成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全國優秀科技情報獎1次;國家體委科技進步獎及其他獎項11次。退休後還獲得中國老教授協會頒發的老教授優秀科教工作獎和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老有所為優秀獎以及在科研所建所50周年頒發的科技貢獻獎。
學術成就
他的主要學術成就是在我國首先參與創建體育科學體系,參與建立體育社會科學並引進和建立體育信息學和比較體育;在我國首先提出“體育現代化”這一概念並進行了系統研究;多年來他在奧林匹克理論研究方面有所建樹,曾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教材的編寫工作,並為《中國學校體育》雜誌編寫了《奧林匹克教育講座》和《奧林匹克理論系列講座》以及通俗讀物《顧拜旦的故事》;為《體育與科學》雜誌和《體育文化導刊》分別編寫了《顧拜旦體育思想研究》和《顧拜旦與奧林匹克運動》 ;同時還先後在幾本雜誌發表了《論奧林匹克主義》等系列理論研究論文。在悉尼奧運會前後發表了10多篇文章並協助出版了資料論文集《點燃水中夢想——解讀悉尼奧運》。 在雅典奧運會期間,他應邀在電視台和報紙發表意見並在《體育與科學》雜誌發表了兩篇文章:《從雅典展望北京》和《參加比取勝更重要——試論殘疾人體育與殘奧會》,對當時的一些認識和做法提出了意見。在奧林匹克理論研究方面,他特彆強調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意義和奧林匹克運動在北京奧運會後紮根中國的問題。為廣泛進行奧林匹克教育和宣傳奧林匹克運動,為北京奧運會做貢獻,他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開設《奧運漫談》專欄,並為中央電視台和北京電視台做專題節目。多年來,他除在體育理論研究方面取得成績外,還多次為國家體育決策提供了建設性意見和科研成果。如曾給國家體委黨組寫了《關於加速發展我國體育事業的幾點意見》,受到王猛主任的重視,以《值班簡報》形式印發全體司局長參考,其中一些意見已付諸實施。1994年他組織全國10省市協作完成的委管課題《科技興體戰略對策研究》和2003年參與總局下發的課題《關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研究》,均為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獲得了領導好評並分別獲得了科技進步獎和科學技術獎。他還給總局和中國奧委會領導提出建立奧林匹克學院的建議。
教學業績
在教學工作方面,他曾在體育科研所等單位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並在中國科協研究培訓中心和北京師範大學任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並在杭州大學、揚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天津體育學院任客座教授。目前仍應聘擔任中國老教授協會奧林匹克專家委員會主任、首席專家 。他曾多次在歐、美、亞洲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做主題報告,獲得國際比較體育學會貢獻獎。他還被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研究中心聘為通訊研究員。至少有5本以上世界名人錄和體育名人錄刊登了他的名字及其學術成就,國際咨訊網站 Google網列出關於他的詞條達18000餘條。
社會兼職
他還多次從事學會工作和編輯工作。曾擔任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理事。北京市體育科學學會委員和北京市社會學、科學學、情報學學會會員。曾擔任《世界青年》雜誌、《國外體育動態》雜誌、《生命在於運動》雜誌、《中國學校體育》雜誌、《體育論壇》雜誌、《世界體育用品博覽》雜誌的主編、編輯或編委。還曾任《國際比較體育學會學報》亞洲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