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綬春(熊授春)

熊綬春

熊授春一般指本詞條

熊綬春(1907—1948),字霖生,江西南昌縣人。黃埔軍校三期學員,日本步兵學校學員、日本戶山軍官學校畢業。參加第二次東征和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排、連長。1948年,陳賡爭取熊綬春起義,熊的異常舉動被兵團副司令胡璉發現,他無法採取行動。在最後的總攻中,黃維兵團全部被殲,熊綬春陣亡。1950年8月被敗逃到台灣的蔣介石追贈熊綬春為陸軍上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熊綬春
  • 出生日期:1907
  • 逝世日期:1948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三期
  • 主要成就: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排、連長
  • 籍貫:江西南昌縣
人物履歷,參加過的戰役,人物生平,

人物履歷

熊綬春,1927年赴日本學習軍事,1931年回國,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特務第一團中校副團長、代理團長,軍事委員會幹部訓練班上校教育組長,中央步兵學校上校教官,軍委會南昌行營幹訓班上校組長,星子特訓班大隊長。河南保全處學兵團長,河南省保全第三團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鄭州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沙市警備司令部參謀長。第九戰區軍官大隊大隊長。渝北警備司令部參謀長。1939年春任第一0三師少將副師長。1942春任第八軍第一0三師師長,兼雲南河口警備司令。1945年1月任第十四軍副軍長,徐蚌會戰前,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中將軍長。1945年 6月授陸軍少將。先後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豫北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和滇西反擊戰。1946年起任整編第十師師長。徐蚌會戰前,熊綬春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中將軍長;1948年12月初在隨黃維兵團從河南駐馬店地區趕往徐州參戰。黃維兵團在雙堆集被人民解放軍包圍,他率部固守陣地,保護兵團司令部。陳賡採用了近迫作業的辦法將黃維部全部包圍,曾爭取自己的黃埔同學、十四軍軍長熊綬春起義。熊綬春猶豫再三,異常舉動被兵團副司令胡璉發現,使他無法採取行動。
1948年12月11日在人民解放軍最後的總攻中,黃維兵團全部被殲,熊綬春被當場擊斃,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沒有忘了這位黃埔三期學員,在1949年1月19日追贈其陸軍上將軍銜。
1950年8月被敗逃到台灣的蔣中正追贈熊綬春為陸軍上將。

參加過的戰役

第二次東征、北伐戰爭、抗日戰爭(“一·二八”淞滬抗戰、豫北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和滇西反擊戰)、徐蚌會戰。

人物生平

熊綬春(1905—1948)
生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江西南昌人,字霖生。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日本陸軍戶山學校、千葉陸軍步兵學校中國將校班肄業。
1926年1月軍校畢業後派任國民革命軍第2師(師長劉峙)排長、連長。
1927年12月選派留學日本。
1928年9月考入日本戶山學校學習。
1929年8月轉入日本千葉步兵學校中國將校班學習。
1931年9月因“九一八”事變發生,中止學業回國。12月派任第87師(師長張治中)獨立旅(旅長伍誠仁)第3團(團長王世和)中校團附。
1932年3月調升軍事委員會幹部訓練班教育組上校組長。
1933年4月調任陸軍步兵學校(校長王俊、教育長廖士翹)上校教官兼星子特訓班大隊長。
1934年11月調任河南省保全處(處長馮劍飛)學兵團上校團長。
1935年2月調任省保全第3團上校團長。
1937年8月調任鄭州警備司令部(兼司令郜子舉)上校參謀長。
1938年7月調任中央軍校第7分校第14期第3總隊(總隊長)第5大隊上校大隊長。9月調升沙市警備司令部少將參謀長。
1939年3月調任渝北警備司令部少將參謀長。5月調任第103師(師長何紹周)少將副師長。
1940年7月19日敘任陸軍步兵上校。
1942年4月1日升任第103師(師轄三團)少將師長。
1945年4月1日調升第14軍(軍長余錦源)中將副軍長。6月28日晉任陸軍少將。10月10日獲頒忠勤勳章。
1946年5月5日獲頒勝利勳章。6月第14軍整編為第10師(師長羅廣文),改任中將副師長。
1947年7月17日獲頒四等雲麾勳章。
1948年2月升任整編第10師(轄整編第10旅、整編第83旅、整編第85旅)中將師長。9月15日整10師恢復第14軍番號,改任中將軍長。12月11日在安徽濉溪與人民解放軍作戰時陣亡。
1949年8月12日追贈陸軍上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