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唐君毅道德與文化思想研究》是2008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俊哲、段吉福、唐代興。該書主要闡述了中國儒學淵以及儒家的道統等內容。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儒學淵源於西周文化,創立於孔子。其發展有一個承前啟後、相繼更迭的統緒,這就是儒家的道統。關於儒家的統緒脈絡有各種不同的說法,甚至有人自稱承繼了儒家的道統。如唐代韓愈就說:“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熊十力的道德思想
第一節 道德之形而上論說:道德本體論
一、道德內涵之揭示
二、道德本體論之解析
第二節 本心之回歸:性習互見,返本斷習
一、性之本質
二、性之至善
三、發明本心,斷除染習
四、克治私慾,行於公道
第三節 道德之修養:內外交修,實現理想人格
一、儒家理想人格
二、內聖外王交修
第二章 熊十力的文化思想
第一節 文化思想之內在根據:體用不二,性量合一
一、形而上之根據:體用不二
二、認識論之根據:性量合一
三、熊十力哲學在文化思想上的功能與價值
第二節 文化建設之主張:固本接枝
一、文化觀
二、文化建設主張
第三節 文化建設之理路:合之兩美,離則兩傷
一、中國文化統攝西方文化是否可能
二、文化建設理路之是非得失
第三章 唐君毅的道德思想:道德自我之建立
第一節 道德自我之根據:真實至善的心之本體
一、生命的道德之維
二、道德自我與現實自我之區分
三、心之本體:“內部之自己”
四、真實至善的心之本體
第二節 純粹之道德意識:純粹之愛
一、人是一種超越時空之精神存在
二、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精神活動
三、純粹的愛的活動即純粹之精神活動
四、自覺地求不陷溺
第三節 道德之生活:自己支配和改造自己的絕對自律
一、道德生活之本質:“自覺的自己支配自己”
二、道德心理之本質:“自己超越”
三、“最高的生活即為文化的道德生活”
第四節 道德之實踐:明體以達用
一、心本體與道德實踐
二、“當下一念的自反自覺”
三、道德實踐與生活之理性化
第四章 唐君毅的文化思想
第一節 文化之形而上根據:人文世界的心靈開創
一、文化之內涵
二、文化之構成
三、文化是精神活動的創造和道德理性的分殊表現
第二節 人類文化之道德至上性:道德理性為體,文化意識為用
一、“人文”成立之進路
二、道德理性為體,文化意識為用
三、心性之學——了解中國文化的閥門
四、唐君毅道德文化觀中的問題審視
第三節 中西文化觀: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而相互融通
一、中西人文精神之比較
二、中西文化融通觀
三、中西文化融通之方式——判教
第四節 對人類文化發展之關照:未來人類文化發展之方向
一、西方文化下墮給人類帶來之嚴重後果
二、中國文化精神之重建
第五章 熊十力、唐君毅的道德與文化思想的共通與異同
第一節 儒家主位論
一、熊十力儒家主位論及其人生成就
二、唐君毅儒家主位論及其人生成就
第二節 熊十力與唐君毅中西文化融通觀之區別
一、熊十力中西融通觀之個性風格
二、唐君毅中西融通觀之個性傾向
第三節 熊十力與唐君毅心性本原論之異同
一、熊十力心性學之特色
二、唐君毅心性學之個性特徵
第四節 傳創儒家文化的赤子之情
一、熊十力以性智哲學為基點之文化觀
二、唐君毅以文化哲學為基點之文化觀
第五節 熊十力與唐君毅“新內聖外王之道”之比較
一、熊十力新內聖外王論之特點
二、唐君毅新內聖外王論之特點
第六章 熊十力、唐君毅道德文化思想的當代價值
第一節 熊十力與唐君毅道德思想與當代道德建設
一、道德理想主義之精神追求
二、對傳統心性學之繼承與發展
三、“明體達用”之道德實踐
第二節 熊十力與唐君毅文化思想與當代文化建設
一、中國的現代性追求與文化認同
二、對本位民族文化之呵護與維持
三、融通中西之不懈努力
四、返本開新與內聖開出新外王
第三節 熊十力與唐君毅道德文化思想的局限
一、唯心、唯我之本體論
二、泛道德主義傾向
三、“返本開新”之理論困境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作者簡介
劉俊哲,男,西南民族大學政治與社會學學院院長、哲學教授,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國現代哲學學會理事,四川省哲學學會與四川省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哲學與中國少數民族哲學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四項和省部級社科項目六項,撰寫並出版學術專著、編著二十餘部,發表論文四十餘篇,獲得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各一項。
段吉福,男,西南民族大學政治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一直從事中國傳統儒學、倫理學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和參加省部級項目三項,參加撰寫並出版著作四部,發表論文二十多篇。
唐代興,男,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當代企業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西南民族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從事生態理性哲學、倫理學和美學的教學與研究。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獨立撰寫並出版學術專著十部和編著四部,發表論文一百餘篇,獲得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