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創始人,方法,煨烏,煅紅,特點,
起源
福州壽山石鑑定專家方宗珪先生補充:在壽山石中被人叫作“煨烏”或“煅紅”的石材,其實不是品種名稱,而是傳統的一種煨煅改色技術。在古印譜里稱為“石焓火”的印章,指的就是它。據說煨烏之法始自明代傑出的印學家文彭。
創始人
文彭(1498—1573),字壽承,號三橋,別號漁陽子。江蘇省長洲(今蘇州)人。篆刻取法秦漢而參己意,婉潤流美,雄立印壇,與他的學生何震同時被稱為流派印風的開山鼻祖。他的篆刻作品完成之後,喜歡將印章置於火中煅燒,使外表較為黝黑如漆,而石質也變得堅硬奇脆,這樣的印章就不易被後人磨礱重刻,以求自己得意之作能夠長久流傳於世。這種方法很快在篆刻界得以推廣,成一時風尚。不少收藏家也對這類石章產生興趣,認為煨烏印章多佳作,倍加珍貴,有的商人還利用煨烏冒充“黑田”高價出售,清郭柏蒼《葭跗草堂集》中載:“另一種‘煨烏’,以高山、奇艮、黨洋之硬者,煨以穀殼,火色正,則純黑如漆。火色偏,則拖白若漢玉。火色過,則碎矣。石客選其光潤者偽‘黑田’。”到了民國初期,煨煅術更趨普遍,梁津在《福建礦務志略》中介紹“煅燒法”時說:“先取谷糠煨煅之,約二、三晝夜之久,石中水氣蒸發,所含各成分亦藉熱而分解化合,因而色澤亦變,如柳寒紫凍石,久煨之,則更成黑色。”藝人們在操作過程中,還發現原先石材黃色的部分,在一定的火候下,會變得紅艷亮麗,品位大大提高,於是又總結出了“煅紅”技術。
方法
煨烏
將石材置於燃著的稻殼爐中,恆溫保持在200~300℃之間,經過12至20小時後,稻殼燃燒時所產生的油煙燻染石表,遂成烏黑。假如沒有稻殼,也可以在石面上塗擦一層油脂,然後置火中逐步加溫,歷久,油煙滲透肌里,同樣能夠達到“煨烏”的效果。
煅紅
挑選黃色、橙色或淡紅色的壽山石,放置200~300℃爐中煅燒12至20小時,原有的黃、橙可變紅赭,淡紅色亦會增濃。假如是白色或其他淡色的石料,欲施煅紅術,應先在表層塗擦一層硝酸鐵溶液,待乾透之後再行加溫煅燒。
特點
凡經煨煅的壽山石,質地皆堅硬酥脆,難再雕刻,而且改色僅限薄層,故必須在作品雕刻完成之後方可煅燒。退火後最好能將作品埋於陰濕泥土中,數日後再取出磨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脆硬,同時還能增添石色的自然光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