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歷史沿革,
基本信息
全鄉有12個村民委員會,128個自然村,129個村民組,3270戶,14944人,人口密度為316.4人。1985年耕地總面積28143畝,人均1.9畝,總人口中除回族1人外,均為漢族。2000年煤窯鄉更名為黃鹿山鄉。2005年,撤銷黃鹿山鄉,其行政區域劃歸小浪底鎮管轄。煤窯鄉雖居淺山區,但距深山區高度標準僅差14米。地勢西高東低,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最高處海拔481米。1956年煤窯鄉建立。1958年與橫水合併為橫水人民公社。1969年分為煤窯公社,1984年改為煤窯鄉,2000年又更名為黃鹿山鄉。2005年,撤銷黃鹿山鄉,其行政區域劃歸小浪底鎮管轄。
煤窯鄉多石山,可作建築材料,有待開發。有少量的煤藏和耐火陶土,只宜小型開採。山間多坡地,水土容易流失。橫水和清河兩條小河從山溝流過,水量不大,難收灌溉之利。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穀子、紅薯、菸葉為主。建國後隨著耕地條件的改善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糧食產量大幅度上升。1984年平均畝產392斤,總產達1342.7萬斤。經濟作物以菸草為主。煤窯鄉是全縣最先種菸草的一個鄉,從1978年開始,種植面積迅速擴大,1985年達4129畝,有不少村民靠種煙脫貧致富。山區林果品種較多,主要有柿子、棗、梨、桃、杏、蘋果等。其中蘋果是1965年以後發展起來的,1985年有蘋果園142畝,1983年後又培植山楂樹數萬株。材林以桐、楊、刺槐為主。1985年末植樹達14.1萬株。
歷史沿革
1969年,鄉建立了農技站。1984年農技站開設農藥、種子門市部和農業技術諮詢站。小麥、玉米、紅薯、花生、高粱、芝麻等農作物,已基本實現了良種化。
1969年建立了農業機械管理站,到1985年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480.1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1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機5台,農用汽車2輛,農用排灌機械73台,水泵53台,噴灌機6套,農機產品加工械399台,膠輪小平車2044輛。背式噴霧器758部,機動噴霧器7部。
由於水源缺乏,嶺上居民歷來以缺水為苦。建國後開挖水渠,興修水利。1985年,全鄉已有大廟溝和於家嘴兩座水庫,蓄水43萬立方米,水渠11公里,灌溉面積1774畝。1971——1979年共建提水站35個。1980年——1985年又建水窖2809個,可蓄水11萬多立方米,全鄉人畜用水問題基本解決。
由於山間坡地,機械耕作不便,大牲畜向來受到重視。隨著政策的調整和畜牧獸醫技術的提高,大牲畜已從單純役使逐步轉向為役肉兼用。同時,豬、羊、禽也有較大發展。1985年末有大牲畜2910頭,羊1627隻、豬3030頭、禽77629隻。
1969年,煤窯有社辦機械廠一個,各大隊都有加工廠。1982年後,鄉成立企業辦公室,1984年又成立了經聯社,領導鄉村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到1985年,有鄉辦企業4個,村辦企業10個。
1969年煤窯與橫水分開以後,商業也隨之發展,供銷社建起了9個門市部和13個購銷點。進入80年代後,個體商業發展較快,各村都有若干私人開設的小商店,集市貿易也初具規模。
建國前,煤窯山區只有兩條可通鐵輪牛車的道路,運輸靠肩挑人抬。建國後,交通條件有所改善。1965年修通了妯娌至橫水及煤窯經楊坪到卞家莊的兩條石子路,1969年又加寬了這兩條幹線和通往各村的道路。1974年,煤窯經縣城至洛陽始通公共汽車。1976年修通了曾家和步家的兩座大橋,公共汽車通往最北的妯娌,運貨汽車各村可到。
1969年,鄉設立郵電所,有工作人員5人、電話總機1部,開展郵政、電報、電話、匯寄和報刊發行等業務。
1972年建立電管站,1975年新建電管所。至1985年,全鄉有10千伏輸電線路35.9公里,400伏輸電線路57.7公里,配電房23座,變壓器35台,2065千伏安。農村用電量15.6萬度。
鄉政府所在地設有銀行、信用社、稅所、糧店,辦理信貸、稅收和糧油購銷業務。
建國前,煤窯鄉各村設有初級國小,煤窯村設有中心國小(建國初改為孟津縣立第十完小)。建國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教育事業也有所發展,至1985年,全鄉有國小12所,國中5所,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12所國小均設有幼兒班。幼兒入學率96.3%。另外還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1981年縣教育局對全鄉1052個掃盲對象進行了檢查驗收,全鄉達到了無盲標準。1983年上梭欏溝、下梭欏溝、妯娌、煤窯等村辦起了10個科技班。學習有關農業、醫藥衛生、縫紉、果樹栽培、菸草種植和烘烤等技術,參加學習的達5867人次。煤窯鄉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激發了人民奮發圖強精神,外出修鞋、木匠、石匠、水泥匠和跑生意者多。妯娌村在外求學謀職者比比皆是。
鄉文化事業設有專職幹部管理。1978年建成影劇院一座,可容千人以上。上梭欏溝、下梭欏溝、楊坪都有鼓樂隊,每逢春節上街表演。
1955年,煤窯村、崔嶺村先後成立了中西醫聯合診所,1958年各大隊建立醫療站。1969年又建立公社衛生院,1984年改為煤窯鄉衛生院。1985年,衛生院有醫務人員16人,病床12張。
自1983年後,煤窯鄉一直是全縣計畫生育的先進單位。下梭欏溝還曾出席中央計畫生育雙先代表大會。1985年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1.54‰。